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二十年来,全球发生了数十起重大群众性踩踏事件,造成大量人员死伤,且这些事件绝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按踩踏事故背景、起因,我们将这些事件大致分类梳理如下:庆贺、赛事、政党集会2014年6月29日,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附近一处海滩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至少24人死亡。2010年11月22日,柬埔寨首都金边钻石岛上的踩踏事件造成347人死亡。22日是柬埔寨传统送水节的最后一天,大批民众涌向金边钻石岛。金边市区连接钻石岛的一座桥产生  相似文献   

2.
2010年11月29日中午,在新疆阿克苏第五小学发生了踩踏事件,致使40余名学生受伤。在公共场所因为偶然事故引发群体灾难时有耳闻。前不久,在柬埔寨金边钻石桥发生的踩踏事件导致300多人死亡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防范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2000-2014年我国拥挤踩踏事故发生规律和诱发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次数及人员伤亡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秋季踩踏事故发生次数及人员伤亡最多,冬季次之,春夏季节最少;拥挤踩踏事故主要发生在内陆中南部、西北和西南边疆等地区; 学校、商场及节庆场地和楼梯(台阶)是踩踏事故易发场所位置;人为因素、场所因素、管理因素和自然因素是拥挤踩踏事故四大诱发因素。根据踩踏事故发生规律和诱发因素分析,构建踩踏事故防控的PPC模型并提出具体的防控策略,为相关部门预防和处置事故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预防地铁拥挤踩踏事故,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地铁拥挤踩踏事故,确定事故易发的脆弱性区域,揭示地铁拥挤踩踏事故孕育、发生、扩大的演化发展阶段,深入分析人群波浪效应、信息传递失真、空间阻碍导致的人流对冲等特征,探析预防控制地铁拥挤踩踏事故的关键阶段。基于预警系统工作原理,按照警源警情分析、警兆识别、警报设计与排警的工作机制,构建地铁拥挤踩踏事故智能化预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孕育阶段是预防控制地铁拥挤踩踏事故的关键阶段;智能化预警监控系统能够明确预警等级,显示不同人群状态及密度下的风险等级,具备地铁拥挤踩踏事故预警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大型、超大型建筑不断涌现,各种大型活动的举办越来越频繁,人员密集场所的人群流动密度和频率迅速增长,但相关防范措施和服务不到位,从而导致群死群伤的拥挤踩踏事故时有发生。2001年5月9日,加纳首都阿克拉有座足球场发生球迷骚乱,引发踩踏事故,造成126人死亡。2004年2月5日晚,北京市密云县元宵灯会发生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中小学校园踩踏事故发生规律,预防事故发生,收集、整理近10年来的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了中小学校园踩踏事故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的统计特征。发现存在"秋季学期"现象、"星期一"现象和事故易发生在教学楼1~2楼楼梯间。分析事故主要原因有:学生安全素质不高,学生安全教育不足,信息交流不畅,学校硬件设施设计不合理,学校应急管理不足。针对案例统计分析结果和原因,提出预防中小学校园踩踏事故的应对措施,为相关部门预防和处置事故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姜传胜 《劳动保护》2011,(2):112-113
2010年11月22日晚,在柬埔寨传统送水节最后一天的庆祝活动中,首都金边市区连接钻石岛的一座桥发生晃动,引起人们恐慌,导致相互拥挤踩踏,造成345人死亡、410受伤。  相似文献   

8.
为预防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发生,以拥挤踩踏事故为研究对象,结合系统安全理论和预警原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拥挤踩踏事故预警模型。以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故为实例,通过热力图预警分析、人群流向预警分析和地图搜索量预警分析,在事故发生前进行监测、识别、诊断和评价,得出存在事故早期征兆,属于Ⅱ级预警范围,应启动预警对控措施;并将预控对策与当晚实际事故发生过程中采取的对策进行对比,进一步说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拥挤踩踏预警对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性,相关预警技术和方法可为大型活动科学预防和控制拥挤踩踏事故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时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在群众自发进行的迎新年活动中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截至1日11时,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13人重伤。在拥挤行进的队伍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人群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那么一旦不幸遭遇踩踏事件,该如何预防并在危机中自救呢?踩踏事故一般源自四种现象:一是大客流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二是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在无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人员密集场所拥挤踩踏事故的影响因素及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级别与管控措施,通过统计分析2002-2018年间国内不同场所发生的拥挤踩踏事故原因,构建事故树模型,从人的因素、道路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4个方面提出人员密集场所拥挤踩踏事故的20个评价指标,建立踩踏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赋予权重,进而构建RCM-CS模型,并依据模型对事故风险进行分级评估。通过RCM-CS模型对已发生的踩踏事故风险等级评估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的区分不同场所的拥挤踩踏风险等级,对于预测人员密集场所风险级别及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型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在其活动举办过程中,人群聚集等情况复杂,加之活动场所内可能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疏漏,易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014年12月31日,上海市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9人受伤,震惊全国。2013年10月13日,印度达蒂亚一座寺庙当日上午发生踩踏事件,至  相似文献   

12.
<正>踩踏事故是指在聚众集会中,特别是在整个队伍产生拥挤移动时,有人意外跌倒后,后面不明真相的人群依然在前行,对跌倒的人产生踩踏,从而引起惊慌、产生加剧的拥挤和新的跌倒人数,并恶性循环的群体伤害意外事件。许多国家都发生过严重的踩踏事故。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47人受伤;2011年2月21日,马里首都巴马科一座体育场发生踩踏事件,共造成36人死亡,64人受伤;2010年11月23日,  相似文献   

13.
校园楼梯间作为踩踏事故的主要发生场所,该场所踩踏事故预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校园楼梯间事故案例分析踩踏的影响因素,结合多维度因素,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踩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达到有效预警的目的。本文随机选取4所样本校验证预警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准确率达到90%以上,验证本研究有效,可为有效预警预防校园楼梯间踩踏事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2月27日,湖北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故,致4名小学生当场遇难,18人受伤。事后,关于事故的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学生在下楼梯时发生了踩踏事故;也有人说是学校施工一块水泥预制板掉下砸中了学生;而当地相关部门则称,事发时学生从宿舍去上早自习,关闭的宿舍铁门被学生挤开,从而发生踩踏事故。事故发生以后,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协调处理。初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对老河口市教育局局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件。截至1日上午11时,踩踏事件致36人死亡,47人受伤。上海"12·31"重大踩踏事件发生后,有媒体把事件发生的根源归咎为现场组织的不力,人数的超负荷以及突发性事件(撒钱事件)的诱发。究竟什么才是导致惨剧发生的真正"元凶"?为此,本刊梳理了众家观点力求为您还原出"踩踏事件"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6.
3月28日13时许,西工大附小组织学生到曲江海洋极地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当时一千多名孩子正乘自动扶梯,拥挤中一名学生摔倒,电梯突然断电,更多学生接连摔倒,19名学生受伤,两名孩子伤势较重.对事故发生原因的认定,校方与景区各执一词. 近几年,小学生踩踏事件频频发生,每次安全教育后,为何如此难以吸取教训呢?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痛定思痛.去年以来"小学生踩踏事件"似有上升趋势:2012年11月湖南长沙育英二小,2013年1月河南驻马店一小学,2013年02月湖北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都曾发生踩踏事故.踩踏事故屡屡发生,事故的起因也是大同小异,前面的学生摔倒,后面的学生拥上来挤成一团,于是悲剧就发生了.而此次学生踩踏事故发生在校外,学校组织学生到曲江海洋极地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本来好事,可是意外发生了.谁的过错?西安小学生这次踩踏事件,提醒我们校外安全教育更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17.
鉴于踩踏事件的突发性及其复杂性,应用FTA-Petri网的综合分析方法,建立集FTA评估和Petri网分析为一体的FTA-Petri网模型。首先利用FTA模型分析并确定导致麦加朝圣踩踏事件的人机环管等主要风险因素;然后,根据FTA因素分析确定对应的Petri网模型;最后利用综合分析方法的关联因素,计算得出麦加踩踏事件的因素关联矩阵,确定麦加朝圣踩踏事件的最小割集,并根据割集途径分析事故成因提出相应对策,为避免此类踩踏事件的发生作出了探索性研究,为拥挤踩踏事件的分析及预防提供新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安防科技》2004,(1):4-4
二月五日,中国农历元宵之夜,北京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踩踏事故,造成三十七人死亡、十五人受伤的惨剧.当三十七条人命在一座近百米长、三米宽的桥上被活活踩死、挤死时,许多家庭不得不在这个原本团圆的日子里忍受失去亲人的悲痛.  相似文献   

19.
人群聚集场所拥挤踩踏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7年人群聚集场所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伤亡人数均呈现随机分布,根据这些事故数据总结出此类事故发生的一般性原因,并提出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事故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江苏劳动保护》2011,(1):31-31
束埔寨政府日前确认,2010年11月22吕发生在金边的送水节踩踏事件伤亡者超过1000人。首相洪森承诺彻查事件,宣布11月25日为全国哀悼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