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何翔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4):36-38,45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对气体样品和固体样品中几种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分离。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性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讨论了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进行样品预处理的条件选择:超临界流体的选择,列举了数种常用的超临界流体,详尽介绍了CO2的特性及其在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范围;萃取条件选择的预测方法,试验方法,萃取压力的选择,, 同类别物质的以,不联机及联机的收集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超临界流体色谱的进展,特点、原理及影响超临界流体色谱测定的主要因素。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色谱与其他测定仪器的联用技术。列举了该技术在分析环境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如分析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酸酯及农药的残留组分,多环芳烃,芳香烃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基本性质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工作原理,指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和超临界水的特殊价值和优点,并详细讨论了超临界CO2萃取(SFE)技术和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的研究历程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原理.仪器组成、操作条件的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及其在土壤、水和空气等环境介质中有机污染物分析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铀矿采冶和加工过程中引起的放射性环境污染的修复是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难题,新兴的植物修复技术在放射性环境修复中具有潜在的优势。该文实验研究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植物修复中所产生的富铀植物中的铀。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螯合剂种类、压强、温度、时间对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植物中铀的影响。结果表明以HNO_3-TBP作为螯合剂,超临界CO_2流体可以有效萃取植物中的铀,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强20 MPa、温度50℃、萃取时间45 min,铀萃取率达到90.56%。超临界CO_2流体可望回收植物修复中所产生的富铀植物中的铀。  相似文献   

7.
以乙醇为超临界溶剂,采用恒容加温法研究煤焦油洗油馏分中的氧芴在超临界乙醇中的溶解度。通过GC检测分析萃取余液的,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为255℃、压力为7.0MPa时.氧芴在超临界乙醇中的溶解度达到0.01652g/mL,萃取效率达到106.5%,实验效果明显。研究得出,温度与压j々对于固体物质的超临界溶解度的具有明显的选择调节性.其中温度对于溶解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对超临界萃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内容包括工艺流程、实验设备、影响因素分析、基础数据、案例分析与评价、模型化等.认为超临界萃取技术作为绿色工艺适合于进行污水处理,指出直接萃取、夹带剂萃取以及吸附萃取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强调应以系统性综合工艺评价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依据.对含污水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多元体系的燕力学分析、相平衡测量、相互作用参数、模型化以及同吸附萃取相关的含有机物超临界流体复杂介质在多孔材料孔道内的渗透扩散行为、过程模拟等均属于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水是处理难氧化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很好媒介,因为在超临界状态下有机污染物和氧化剂能够互溶而加快反应速度,具有去除率高,反应时间短且无污染等特点,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概述了超临界水氧化的特点、机理、工艺流程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当前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难降解污染物的效果、动力学、催化剂研究等情况,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一、绪言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固体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有毒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中的一些亚类,如固体污染物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中的油类,有毒污染物中的重金属离子、放射性物质和生物污染物中藻类、细菌、病毒等,都可用磁分离法或微生物一磁分离法(细菌磁选)有效排除,这是近年来废水处理技术的新进展。工业废水磁处理的目的是净化废水和污染物的利  相似文献   

11.
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环芳烃(简称PAHs)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畸及致突变的持久性污染物。可靠的PAHs检测方法是研究其环境行为的重要保证。实验采用超声萃取、用固相萃取柱(SPE-C18)进行净化处理土壤样品,用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技术对美国环保署(USEAP)优先监测的15种多环芳烃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15种PAHs的最低检出限为0.231μg/kg-3.846μg/kg,回收率为51.48%-69.84%,相对标准偏差为6.84%-11.92%。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两种方法对左炔诺孕酮的萃取效果,为含左炔诺孕酮水样分析预处理提供参考.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4种有机溶剂和StrataTM-X(60 mg,3mL)固相萃取柱对左炔诺孕酮的萃取回收率;萃取回收率分别为:乙酸乙酯(97.22%)>二氯甲烷(91.89%)>正己...  相似文献   

13.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ants in Xiangjiang river was accomplished to evaluate their chemical stability through three different ways: (1) Chemical speciation by direct measurements; (2) Chemical equilibrium model simulation; (3) Sediment extraction experiments. Al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irectly bioavailable fraction was in a very limited amount. The metal bound to organic ligands, adsorbed particles and precipitated species presented a buffer for solution species. The majority of metals occured in the residues as solid particulates. It was inferred that the heavy metal pollutants in this aquatic system exhibited a high chemical stability. The critical limits of discharging load and pH values we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4.
提出利用能够模拟生物吸收过程的半渗透膜采样技术(SPMD)富集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然后进行生物毒性测试.这一方法在原理上不同于传统主动富集.生物毒性测试技术体系,能够模拟生物富集和产生毒性的过程.用三油酸脂半渗透膜采样技术对洋河和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水样进行富集,并采用海洋发光菌P.phosphoreum T3和青海弧菌V.qinghainesis Q67发光菌对原水样和经过富集的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毒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洋河水中存在导致急性毒性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宣化工业区,以取代苯类化合物(如:硝基芳烃)为主,相比于此类物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急性毒性的贡献不大.对高碑店污水厂进行的实验表明,用发光菌方法直接测定污水,很难解释急性毒性变化规律.而采用SPMD技术富集水中有机污染物后进行毒性测试,结果和化学分析数据相当吻合.结合SPMD的优点,推荐用该方法作为环境有机有毒污染物毒性监测和生态风险评价的样品前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水体有毒有机污染物毒性监测样品前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梅  王毅  王子健 《环境科学》1999,20(6):80-83
应用水样直接测试、CH2CI2萃取和被动透膜采样技术(triolein-SPMD)富集洋河宣化至官不库沿线水样中污染物,并进行P.Phosphoreum T3和Vibrio-qinghaiensis sp.NovQ67发光菌急性毒笥测试,分析探讨不同样品前处理方式对毒性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由原河水样品直接进行了发光菌急性毒性测试会受水体中共存物质的干扰,将毒性掩盖,表现为制激发光。采用CH2CI2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药及洗化行业的快速发展,PPCPs(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的生产和使用量增长迅速,已经成为自然环境中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的一类新型污染物.由于PPCPs在环境中浓度低、检测难度大、生态风险具有潜伏性,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方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比较了文献中常用的不同预处理方法〔液液萃取(liquid liquid extraction,LLE)、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SPME)、超声波溶剂萃取(ultrasonic solvent extraction,USE)、加压液相萃取(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PLE)、微波辅助溶剂萃取(microwave assisted solvent extraction,MASE)〕和检测方法〔GC/MS(气相色谱-质谱)、GC/MS/MS(气相色谱-双质谱)、HPL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高效液相色谱-双质谱)〕对地表水、沉积物、饮用水等不同介质中PPCPs检出限和检出浓度的异同,发现水样预处理常采用固相萃取法,其具有高回收和富集倍数、消耗有机溶剂少、省时等优点;固相样品预处理常采用超声溶剂萃取,其具有操作简单、适用性广等优点;HPLC/MS/MS检测方法具有广泛适用性,可检测大多数PPCPs,并且操作简单、灵敏度高.PPCPs会在水生生物体富集,并会表现出抑制酶活性、蛋白质及核酸合成、干扰藻类生长、影响动物活动等毒性效应.建议未来应加强环境中超低浓度PPCPs定量、定性分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加强其环境风险研究,为揭示PPCPs的环境归趋行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雌激素及烷基酚类化合物由于其对水生生物的内分泌干扰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沉积物作为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储存库,研究目标物在其中的浓度分布对于探明此类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沉积物中基质组成复杂而雌激素又痕量存在,这增加了前处理的难度.本研究从雌激素及烷基酚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入手,采用碱液提取、液液萃取和LC-MS/MS分析测定沉积物样品中的雌激素及壬基酚、辛基酚、双酚A.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方法对7种目标物的回收率介于61.9%~93.7%之间.该方法能有效去除沉积物中那些不溶于强碱和既溶于酸又溶于碱的有机污染物,同时操作简单、成本低,但回收率高、检出限低,可广泛适用于河流沉积物样品及土壤样品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18.
国外水环境标准与监测方法的发展(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国际卫生组织、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及日本最新公布的饮用水中污染物的规定标准、重点介绍了日本新增加的15控制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产量和用途、在环境中的行为和毒性等。以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为重点,评述了水中挥发性、半挥发性和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试样处理的气提一捕集、顶空法、溶剂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法,以及新的监测分析方法体系。并对日本1993年实施和1994年将要实施的水质监测新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卢昕妍  王菲  张丽敏  任晓鸣  于南洋  韦斯 《环境科学》2021,42(11):5284-5293
环境中新兴污染物层出不穷,已经成为当前环境研究的关键问题.为全面筛查太湖西岸武进和宜兴地区地表水中的潜在极性有机污染物,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和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进行非靶向筛查,利用精确质量数、同位素分布和二级碎片信息进行质谱库匹配共识别出162个有机物,包括46种农药、34种药物、8种个人护理产品、27种添加剂、17种有机合成中间体和30种动植物代谢物或天然物质,其中45个有机物经过标准品验证.对42种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对3种营养级模式生物物种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发现25种污染物具有中等风险以上,12种污染物具有高风险.非靶向筛查能够在无先验信息和标准品的情况下全面识别潜在未知污染物,不仅快速、准确和分析通量高,还能为后续生态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方法是用固相萃取法萃取水和废水中的多菌灵,取浓缩纯化后的有机相直接进样到高效液相色谱仪,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外标法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