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对突发事件及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分析了国际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及我国应急管理的主要特征;概述了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从应急组织体系、制度体系、预案体系、保障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对应急管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表明:国际社会已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机制和战略对策;我国政府在生产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4种类型突发事件应对上已具有一定的能力;中国石油应急管理在应对各类型重大突发事件中成效明显,并形成相对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油田零散井放空天然气CNG回收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偏远零散单井伴生气放空问题。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通过反复调研和论证,采取CNG技术回收放空的天然气,不仅实现了节能减排,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石油积极应对国际油价低位震荡、资源劣质化矛盾突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局面,继续保持了石油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国内外油气当量产量达到2.6亿t,新增探明油气当量储量连续9年超过10亿t。中国石油负责人说,中石油在异常困难的环境下能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科技创新是重要的支撑和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高度重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集团总部和所属企业均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文章首先探讨了数字化应急预案的概念,分析了中国石油对数字化应急预案系统的具体需求。其次,从总体框架、技术架构、内部接口三个方面对中国石油数字化应急预案系统进行了框架设计。最后,根据中国石油业务实际和信息化现状,提出了中国石油数字化预案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国家对现代化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的新要求的基础上,总结了某中国石油在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研究建立企业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资源共享机制等建议,为下步中国石油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完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基础性工作,是企业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国家对现代化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的新要求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石油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研究建立企业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资源共享机制等建议,为下一步中国石油生态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完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6月1日,在第45个世界环境日到来前夕,中国石油召开"绿色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石油2015年环境保护公报》,以及"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业务发展、油品质量升级和环保技术相关报告,全面展示了中国石油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做法及成果,充分体现了国有能源企业的"绿色担当"。绿色发展,是中国石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石油践行央企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的重要体现。过去五年,  相似文献   

8.
殷玉婷 《环境教育》2008,(11):62-62
8月30日,环保部周生贤部长对朔州市环保、消防联手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做出重要批示“山西朔州环保、消防联手的作法很好,值得推广和宣传”。10月23日,环保部应急中心副主任张迅率调研组赴山西省朔州市进行调研。朔州市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环保、消防联手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做法,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环保部门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提高快速处置能力探索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石油石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原则及循环经济发展等的分析,结合近年来中国石油开展循环经济相关工作的调研,提出了石油石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基础依据,中国石油行业在环境标准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石油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简述了国际、国内环境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石油行业对环境标准化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问题。环境公益诉讼从制度层面上找寻出了解决环境案件的措施,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验证,然而我国并没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首先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对其概念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国外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以此来完善我国法律中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弥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保护执法不到位、行政不作为、执法难、执法软等现象,不仅损害了环境法律的严肃性和环保部门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环境违法行为,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存在,又使环境执法难成为各地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环保部门应尽快制定措施,完善法规、健全机制、强化执法力量、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在环境信息计量、成本分配、环境会计准则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并借鉴国外环境信息披露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从健全环境会计法规、形成合理的环境价格体系、加强环境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等方面消除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障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国际环境法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际环境法的内涵、基本原则和发展过程,报告了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立法趋于逐渐完善但滞后性明显的现状,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法存在执行不利的问题,建议以推进国际环境法的实施和完善为契机,制定明细的配套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加强各行政机关间的交流与合作,统筹应对复杂的环保形势;发达地区扶持不发达地区发展环保事业,推进我国环保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指把公司各种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向外部社会公开.本文主要围绕"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这一主题, 简要介绍了中外各国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上的政策实践和法律规定,同时,本文梳理了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环境信息内容的界定;第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决定因素分析;第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效应分析.本文的介绍将帮助我们初步了解中外各国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上的政策差异,以及通过理论文献上的整理厘清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问题,找到未来中国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和政策实践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自身的发展、国家的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决定了企业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应当积极履行环境责任。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可使我国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过程少走弯路。针对我国现状,从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回收几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欧美诸国近年来相继推行的“供应链法”是完善跨国公司环境治理机制的新路径,但存在侵犯主权独立等诸多隐忧。本文以加强跨国公司环境治理为出发点,探讨了跨国公司母国“供应链法”域外适用机制的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并从我国立场出发提出,鉴于“环境权”与“其他人权”存在法理差异及避免政治争议考量,我国学者和相关企业应当在国际层面积极呼吁将环境问题与其他人权问题分开处理。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应当吸取“供应链法”域外适用机制的有利经验,实现从行业协会引导到政府部门主导,从软法到硬法,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跨国公司治理的国内法域外适用机制。最后,我国主管部门应当尽早颁行《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的配套实施机制,以期将他国法律政治化域外适用对我国主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8.
Environmental accounts bring together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n a common framework to measur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o the economy and the impact of the economy on the environment. They enable governments to set priorities, monitor economic policies more precisely, enact more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design more efficient market instruments for environmental policies. This article uses examples from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programme in southern Africa to demon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s to policy-making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examples address the contribution of natural capital endowments (minerals and fisherie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Botswana and Namibia;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non-market forest goods and services in South Africa; and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 of current water allocation and pricing policies in Botswana, Namibia and South Africa. While there are many additional policy applications, these few provide a powerful argument for the use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s in all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9.
浅论环境影响评价在油田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地区的环境较为敏感,油气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围绕着油气田开发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文章介绍油气田开发环境影响特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油田环境管理的措施为:实施战略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前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在设计阶段严格执行环评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HSE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制定新疆油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生态执政能力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生态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内涵,认为生态执政能力是一个政党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安全等方面能否持续发展。生态执政能力的内容包括制定符合生态规律和环境保护要求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领导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能力;动员和组织政党成员及国民学习和实践环境保护知识、理念、行为和规范的能力;领导国民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的能力;领导国民和教育国民选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