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纳米零价铁(nZVI)做形态表征,考察不同实验条件下nZVI对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评价nZVI处理含铬污染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溶液中H+会促进nZVI对Cr(Ⅵ)的去除,去除过程符合拉格尔格伦二级动力学模型,前10 min nZVI对Cr(Ⅵ)的去除率在96%以上,1 h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nZVI对Cr(Ⅵ)的去除是先吸附后还原,并在nZVI颗粒表面形成Cr-Fe膜结构。实际电镀废水中nZVI投加量为20 g/L,反应1 h后水溶液中大部分重金属被去除。  相似文献   

2.
利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该材料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对水中Cr(Ⅵ)有良好的去除效果,25°C时其吸附容量可达200.6 mg/g;该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溶液pH对吸附性能影响较大,pH 2.0~5.0范围内吸附效果较好。利用1mol/L HNO_3洗脱液对吸附之后的共聚物进行脱附,脱附效率可达94.2%。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新试剂二安替比林对氨基苯基甲烷(DApAM)。在磷酸介质中,Mn(Ⅱ)和吐温-20协同存在下,DApAM和Cr(Ⅵ)生成红色产物,λmax=525nm,ε=1.05×105L·mol-1·cm-1。产物至少可稳定2h,Cr(Ⅵ)含量在4~320μg/L内符合比耳定律。用于含铬废水中Cr(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沸石在净水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活化沸石去除水中大肠杆菌、苯酚、氯仿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果表明:沸石去除大肠杆菌效果显著,去除率高达99.9%,滤速对去除效果有一定影响.同时,对是否采用活化剂进行预处理及活化剂种类对沸石吸附容量影响做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铬污染黄壤为研究对象,选择有机材料(泥炭)、pH值调节剂(沸石)、生物炭(鸡粪)3种不同种类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改良剂,采用正交试验L9(34)设计和室内盆栽试验,考察不同复合材料组对土壤中重金属铬形态、pH值、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的添加提高了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土壤可还原态、可氧化态铬含量;鸡粪的添加通过提高土壤pH值从而增加土壤可还原态铬的含量;泥炭的添加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可氧化态铬含量,降低了土壤可交换态铬含量。  相似文献   

6.
高氟水沸石除氟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态搅拌实验和恒温震荡实验,研究了接触时间、pH、温度及反复使用次数对沸石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沸石除氟效果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有上升趋势,除氟效果良好,适用于我国高氟水地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二安替比林基—(2—漠)本基甲烷(DAOBM)与铬(Ⅵ)的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在Mn(Ⅱ)的诱导作用下,其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82×105L·mol-1·cm-1。显色反应在吐温—80存在下的磷酸介质中进行,铬量在1.0~6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可用于电镀废水及处理废水中微量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改性泥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泥炭对重金属离子(Pb^2+、Cu^2+、Cd^2+、Cr^6+、Ni^2+)吸附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依次进行了溶液pH、振荡时间、改性泥炭投加量、溶液初始浓度等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泥炭在最适合的条件下,对这5种金属离子都有较强的去除效果,5种金属离子的最大吸附效率均在9096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牛骨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牛骨基炭,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牛骨炭对水中Hg(Ⅱ)的吸附效果并确定了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牛骨炭对Hg(Ⅱ)的最佳吸附时间约为2h、吸附温度为25℃、pH值为1、投加量为0.1g、吸附溶液的最大初始浓度为600mg/L,其最大吸附容量Q^0为43.1mg/g,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通过BET分析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表征了牛骨炭的孔结构参数及形貌特征,经分析,所制备牛骨炭的孔径分布为中孔。  相似文献   

10.
铝—溴邻苯三酚红—乙基紫—明胶显色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明胶存在下,铝-溴邻苯三酚红(简称BPR)-乙基紫(简称EV)体系产生的协同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pH4.2~5.2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铝与BPR-EV形成离子型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615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4.05×104L·mol-1·cm-1,铝含量在0~10μg/25ml遵循比耳定律.方法选择性好,可用于茶叶和铝锅沸水中铝含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二安替比林对甲基苯基甲烷与铬(Ⅵ)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合成了新试剂二安替比林对甲基苯基甲烷(DApMM)。研究了DApMM和铬(Ⅵ)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Mn(Ⅱ)存在下,DApMM和铬(Ⅵ)反应生成橙色产物。λamx=485nm,ε=4.6×105L·mol-1·cm-1。铬(Ⅵ)含量在0.1~2.5μ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用于水样中铬(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乙酸铵交换-容量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过程中影响测定结果的关键分析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分析条件是:土壤样品粒径为20目,土壤样品与乙酸铵溶液的固液比为2 g∶50 mL,振荡频率为240 r/min、振荡时间为4 min,铵离子洗脱剂乙醇使用量为150mL(均分3次),水蒸气蒸馏的馏出液体积为120 mL,用盐酸标准溶液容量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1.0 cmol/kg,测定下限为4.0 cmol/kg,代表性样品(pH值=5.69~8.1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4.6%(n=6),土壤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说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满足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及农用地详查分析工作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混合型表面活性剂乳状液膜法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了使用混合表面活性剂乳状液膜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外水相(废水)的pH值为11.4%Span80和2%T151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内相硫酸浓度为18%、膜内比2:1、乳水比1:15、制乳时间10min、转速2400r/min、混合时间10min,对氨氮去除率达到99.9%以上。在此最佳条件下,用于实际水样的处理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尹家元  邬春华 《干旱环境监测》1998,12(3):131-132,148
研究了新试剂二安替比林邻烯丙氧基本基甲烷(DAoPM)与钻(Ⅵ)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Mn(Ⅱ)存在下,DAoPM和铬(Ⅵ)生成橙色产物,λmax=480nm,ε=3.53×105L·mol-1·cm-1。铬(Ⅵ)含量在0~100μ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铬(Ⅵ)和总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在H_3PO_4介质中,M_n(Ⅱ)存在下二安替比林苯基甲烷与铬(Ⅵ)生成桔黄色产物,而其λ_(max)为480nm,ε为6.2×10~5L·mol~(-1)cm~(-1),在此处试剂基本上无吸收。Cr(Ⅵ)量在0.5~2.0(μg/25ml)符合比耳定律。稳定时间长,灵敏度高。用于测定水中总铬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和磷酸生产废渣磷石膏为原料制备多孔陶粒,考察不同配比、烧结温度及烧结时间对多孔陶粒堆积密度、吸水率及盐酸可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与磷石膏混合比1∶4、烧结温度1 050℃、烧结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可制得堆积密度为685.78 kg/m~3、吸水率27.34%、盐酸可溶率11.38%的陶粒,该陶粒内部含有丰富的膨胀气孔,可用作水处理滤料或建材骨料。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便携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硬质聚氨酯泡沫和组合聚醚中一氟三氯甲烷(CFC-11)、二氟二氯甲烷(CFC-12)、二氟一氯甲烷(HCFC-22)及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的定性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色谱柱、顶空体系、顶空温度和顶空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B-WAX色谱柱对目标物质的分离效果最好,顶空温度为50℃、顶空时间为10 min条件下,目标物质的检测灵敏度最高。在优化条件下,硬质聚氨酯泡沫取样体积为1 cm3时,4种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6~0.8 μg;组合聚醚取样量为10 mg时,4种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5~0.6 μg。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定性准确,适用于实际样品的现场快速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为原料,通过超声波细胞破碎制备微生物絮凝剂。采用控制变量法考察污泥浓度、超声波破碎时间对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并探究絮凝液的投加量、pH值、温度、振荡时间、振荡频率、共存金属等因素对5 mg/L Cu^2+模拟废水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去除Cu^2+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污泥质量浓度为100 g/L,超声波破碎时间15 min时,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最好;当pH值为6.5,温度50℃,絮凝液投加量40 mL,振荡时间1 min,振荡频率200 r/min时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正丁醇、正庚烷和水自制微乳溶液介质中,汞(Ⅱ)与二溴邻硝基偶氮胂的显色反应,采用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共存离子并富集汞(Ⅱ),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汞(Ⅱ)的新方法。在pH值为6.0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汞(Ⅱ)与试剂形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30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8为3.3×10^5L/(mol·cm)。在显色液中汞(Ⅱ)质量浓度在8.00μg/L~60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03mg/L,水、牛奶、化妆品测定的RSD为1.4%~6.1%,加标回收率为96.8%~105%。  相似文献   

20.
采用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溶剂(体积比为2∶1)对饮用水源地水中阿特拉津、林丹、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滴滴涕(含4种)等8种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1次水样萃取,用气质联用法同时测定。试验表明,方法在25.0μg/L~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在0.006μg/L ~0.028μg/L 之间;空白水样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7.6%~109%,平行测定6次的 RSD<5.1%;测定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实际水样,未检出目标化合物,加标回收率为98.6%~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