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最优模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垃圾产业市场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系统的最优模式:垃圾生产子系统、垃圾分类收集子系统和垃圾最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子系统。提出居民初步分类与政府组织下的“拾荒者合作社”精细分类相结合,按照处理技术的不同,将城市生活垃圾分成5种类型。通过对各类型生活垃圾流向的系统设计,保证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最后讨论了政府在垃圾产业最优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政府可以借鉴的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管理措施12项。  相似文献   

2.
浅析城市垃圾综合处理与再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城市垃圾综合处理与再利用的优点、可行性,指出城市垃圾综合利用是加深垃圾再利用的关键,对如何促进城市垃圾综合处理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论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生活垃圾的组成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城市垃圾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城市拉圾产生的机制入手,分析了城市垃圾污染产生的原因,并对目前所采取的主要处理方法人季简要评述,在此基础提出了实现城市垃圾最小量化,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中化监督管理等几点城市垃圾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内外近期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的处理模式和存在的缺点,指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对垃圾的预处理,提出了基于垃圾预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系统,介绍了废塑料制作建筑板材的工艺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贵州省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及省情,得知省内有较好的条件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处理,可以达到城市生垃圾的“三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吴鸿钧 《环境保护》2000,(12):14-16
城市垃圾的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本文论述了城市垃圾埋、堆肥、焚烧三种处理技术的利用现状及不足之处,提出了综合处理的发展方向;批出垃圾分选是综合处理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垃圾的气流分选设备,介绍了国外垃圾分选综合处理的方法;提出了适用我国国情的简易综合处理技术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洁  涂保华  张雁秋 《环境科技》2002,15(4):31-32,34
概述了国内外城市垃圾管理和处理的现状,探讨了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分析了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利用,并着重分析了城市垃圾的成份随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变化,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曹桂荣 《山东环境》2000,(7):140-141
本文简述了城市垃圾的危害及资源化途径,同时,在分析了东营市城市垃圾资源和处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东营市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技术选择,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建议。最后,举例说明了城市垃圾资源化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能源化与资源化利用成为我国城市固废处置的有效途径。然而,城市固废来源广泛、种类复杂、成分多变,可对处置城市固废的设备稳定运行造成影响。通过综述锅炉与工业窑炉处置城市固废现状、运行过程腐蚀现象、机理及影响因素,概括了目前针对性防腐措施,介绍了S、Cl、碱金属元素对锅炉与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城市固废工艺的影响,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进一步探究的方向,为城市固废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大中城市人均日垃圾产生量约1Kg,井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底,生活垃圾清运量1.52亿t,垃圾的集中处理率约为51%。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一个需要迫切解决问题。解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根本办法。一是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二是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基础;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是降低生活垃圾无害化成本,节约资源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及资源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大中城市人均日垃圾产生量约1Kg,并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底,生活垃圾清运量1.52亿t,垃圾的集中处理率约为51%.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一个需要迫切解决问题.解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根本办法,一是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二是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基础;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是降低生活垃圾无害化成本,节约资源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特征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收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地级市、县、中心镇三个层次总结了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的特征、处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可燃组分、热值逐年上升,含水量基本保持稳定,容重、碴石含量呈下降趋势;目前江苏省填埋、焚烧、堆肥和综合四种处理方式中均有一些问题,且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很少;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缺少资金,减量化、资源化尚未引起重视,法规不健全,混合收集,废品回收率低,处理模式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这些都使控制垃圾产生、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并确定其处理方式,以及进一步推动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主要温室气体及VOCs排放的变化特征,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浙江省市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推荐的方法,估算了2005-2016年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温室气体及VOCs排放量.结果表明:2005-2016年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占绝对主导地位,VOCs排放只占极少一部分.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温室气体和VOCs排放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与2005年相比,2016年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了68.8%,VOCs排放量增长了134.0%.从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来看,杭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远高于焚烧处理方式,但填埋处理的VOCs排放量却低于焚烧处理方式(2007年和2008年除外).杭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和焚烧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为0.72~0.86、0.18~0.23.从排放贡献和排放强度来看,采用填埋处理方式有利于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VOCs的排放,而采用焚烧处理方式更有利于温室气体的减排.随着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上升,无论是温室气体还是VOCs,杭州市人均垃圾处理排放量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研究显示,深入垃圾分类回收、控制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优化垃圾焚烧处理方式,可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温室气体和VOCs的协同减排.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北京市近几年来生活垃圾的产量及其变化趋势,对北京市近年来生活垃圾处理状况,垃圾处理场建设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最后针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北京市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现状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垃圾随意堆放会影响城市景观,而且占用土地;这是由于垃圾在堆放过程中由于在腐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和碱性的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仅污染环境并溶解出其中的重金属,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现状,阐述了将来的发展趋势,并针对目前中国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工业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城市生活垃圾安全处置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必须重视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本文论述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董玥  梅凤乔 《环境工程》2017,35(8):112-115
为解决"垃圾围城"困境,在充分考量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特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能力以及垃圾处理可行方案的前提下,提出以干湿分类为基础,并对干垃圾进行二次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于此分类体系,对既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优化调整进行了探讨,提出优化调整原则。最后,以郑州市为例,给出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优化调整的具体方案,并证明了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以及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优化调整,在提高垃圾资源化率和减少填埋量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综合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分析了各类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结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性,提出了今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应走综合处置和清洁能源化为主的道路。通过不同处理方法和技术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利用传统焦化工艺系统来实现煤与生活垃圾高温炭化处理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