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和法律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向可持续发展过渡,是摆在每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前的共同任务。中国在环发大会之后,根据《对世纪议程》精神和要求,立即制定了忡国对世纪议程》,这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是指导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的一种正确选择。目前,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我国面临著严峻形势,存在着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倘若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从现在起,按照《中国对世纪议程》的要求,转变传统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08,(8):15-18
当前,由于人口、资源、经济高速增长的巨大压力以及政策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严峻,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切实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中国环境部及相关部门也积极采取措施,以减缓农村污染问题的加剧。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在环境决策中的作用.但在现实中,公众参与普遍存在着"走过场"的情形,公众的意见往往无法被决策者认真考虑,更不要说被其采纳了.作者认为,就中国的环境执法而言,群众才是根本,群众才是基石.因此,重视公众视野中的环境问题,了解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真实看法,环境执法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环境执法的效率才可能提高,中国的环境问题才可能真正得以解决.因此,作者以《北京公众视野中的环境问题与公众的环境意识》为题在北京地区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试图借此机会从源头上为政府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正面对着这样的现实:一方面是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很严重,另一方面是环境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究竟如何去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解决环境问题,除了要搞好宏观调控之外,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靠科技的发展和投入的保证;二是靠严格的环境管理。我国早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上,就将“强化管理”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茂之一。当时把强化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V读是,我国经济实力还不强,一时还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环境治理.同时相当一部分环境问…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环境资源人口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把它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甚至是首要的措施。中国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要求我们不仅要解决环境问题,更要解决发展问题。核心是如何发展,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发展造成的,应该由合理的发展去解决。这也就要求我们从环境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不只局限于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更重要的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概念有效地落实到学校教育、企业合作和社区发展等项目中,教育要成为促进社会变革、自然保护的途径、方法和制度保障。为此,本刊特设立此栏目,旨在一起探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同时,也能让我们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6.
江晓原 《绿叶》2010,(Z1):55-58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不可能依靠科技手段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未来世界最大的政治是环境问题,中国已经加入了全球激烈的环境资源竞争之中。为保障自己的发展权益,对外我们要争取更多的资源,对内我们要主动"绿色":探索绿色科技,倡导绿色生活——少追求物质生活,多追求精神生活,才是最环保的。  相似文献   

7.
在用市场手段解决环境危害与资源利用问题中,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是不完全相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为了揭示这种矛盾性,从市场对环境的失灵,社会与个人利益,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资源开发技术的变化与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分析了市场经济在环境、资源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法律手段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比市场手段更有效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庞大的人口数量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与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今日中国推行环保工作的“瓶颈”。一提到新中国的人口问题,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其实,早在马寅初之前,就已经有知识分子注意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著名的学者、政治家、民主人士邵力子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今日被列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是由邵力子最早提出的。  相似文献   

9.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拉开了世界循环经济的序幕。中国的环境问题很严峻,但正在被某些人有意无意地忽略并进行常态化处理。由此产生出巨大的悖论:不发展经济万万不可以,发展经济必然会污染环境,而环境治理是长期、艰巨、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靠什么来拯救中国的环境?循环经济!它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且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资。  相似文献   

10.
江晓原 《绿叶》2010,(1):55-58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不可能依靠科技手段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未来世界最大的政治是环境问题.中国已经加入了全球激烈的环境资源竞争之中。为保障自己的发展权益.对外我们要争取更多的资源,对内我们要主动“绿色”:探索绿色科技,倡导绿色生活——少追求物质生活.多追求精神生活,才是最环保的。  相似文献   

11.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32-37
1 人地平衡与环境演变人口问题是大农业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决定性因子,伊犁这样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出现森林退化、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和盐渍化、草场退化等环境问题,首要原因是认识的片面性和政策上的偏差,因此,人口的质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态环境演变的速度和方向。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并促其向有利方向演变的途径,所以人地关系是否协调,对环境演变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列出人口的数量与耕地面积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最近在谈到中国的基 本国情和所面对的发展挑战时提出, 目前中国面临着两大矛盾:一是不发 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 发展;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 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 需要科学发展。 温总理的这个表述是非常准确 的。中国目前面临的不是要不要发展 的问题,而是怎样发展的问题。我们 要花几代人的时间持续建设“绿色中 国”,而要建设“绿色中国”,就要求 我们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环境污染己成为当前国家经济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当前我们还不可能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治理污染,所以,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主要依靠法律手段。用法律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还为数很少。为什么大量严重的环境污染案件不能用司法程序解决而一拖再拖呢?除了因为我国环境保护法还很不完善和某些问题涉及到国家当前的体制问题外,很主要一个原因是环境违法案件比其它任何民、刑事案件复杂,难度大,办起来吃力不讨好,因此,司法部门不愿意受理这方面的案件。  相似文献   

14.
杨朝飞 《绿叶》2010,(10):19-28
环境责任保险机制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家政策,也是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把这个机制建立起来,一旦发生污染事故.保险机构就会主动介入.承担起污染理陪和降低环境风险的重要角色。目前,已在湖南、湖北等9个省(直辖市)开展试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这项工作也还存在着立法、政策、技术、工作机制滞后的问题。在国家层面上,应当重点研究解决以下政策.一是将企业缴纳的排污费按一定的比例补贴企业保费;二是对开展环境责任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给予营业税优惠,三是建立国家污染事故应急基金,或者是环境责任保险超限额保险基金。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环境信访数量庞大、来源各异、种类繁多,处理方式和结果也大相径庭。表面上看,环境信访问题是信访机构存在的人员不足、地位较低、手段有限、应对乏力等;从环境问题的大局和整体信访制度改革的大势考量,则是环境规制政策和信访制度的源头预防与过程控制不力导致末端治理力不从心,资源向上集中的现实与"问题解决在基层"的要求之间存在悖论,客观法秩序与主观满意度之间的矛盾造成强人所难,政策面上问题的凸显导致制度面上具体点的回应乏力。  相似文献   

16.
微博     
《环境教育》2012,(9):11-11
@王晶晶(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军说:环境保护的症结到底在什么地方,付出这样大的人力、物力为什么解决不了。我们最主要的矛盾不在于缺乏技术或资金,首先在于缺乏动力。环境执法是松懈的,环境诉讼是非常艰难的,资源成本是非常低的,所以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解决自己的环境问题。http://t.qq.com/aYixin/8月30日  相似文献   

17.
尾矿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条件及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矿产资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单一大型矿床少、共伴生和贫矿难选矿多、矿石自然品位较低等,加上采选技术、加工技术及设备落后等原因,矿产资源回收率低、单位矿产品的废弃物产生量大,造成我国可利用的资源不足等问题,所以尾矿资源的利用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但尾矿的利用必须以经济可行且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为前提.论述了尾矿资源化利用必须解决的问题,并就尾矿资源化利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如何解决资源压力过大和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上,潘岳先生对生态社会主义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我觉得走人文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更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中国现在出现环境和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是由于中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只顾强调发展经济,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经济增长至上,不注重保护环境,不注重相应的人文发展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如何寻求资源开发利用和人口增长之间的合理关系,使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特别是土地资源既是人类的生存基础。也是人类的劳动对象.其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如何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保护政策,协调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198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协助下,对发展中国家的土地潜在人口支持能力进行  相似文献   

20.
于宏源 《绿叶》2012,(8):55-64
全球环境问题是综合性问题,与人口、技术、观念和经济发展均有关,但在当今主要是国际政治问题。环境问题的国际政治根源是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不平等性。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国家在落后时采取赶超型发展战略,赶超必然导致发展的扭曲和不均衡,扭曲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2012年6月在巴西举行的里约+20峰会,在总结绿色发展经验和创新可持续制度的基础上,凝聚全球政治共识,促进治理创新。中国正在通过积极的环境外交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利益,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