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取典型表层岩溶泉域内的土壤剖面和表层岩溶泉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GC-μECD)对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有机氯农药在岩溶区上覆土壤中的垂直迁移以及对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所有土壤剖面中,HCHs和DDTs均有检出.HCHs和DDT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77~18.3 ng·g-1(平均5.16 ng·g-1)和0.34~226 ng·g-1(平均16 ng·g-1).研究区土壤中的HCHs和DDTs峰值主要出现在土壤亚表层.在一年的观测期间,4个表层岩溶泉中均有HCHs和DDTs检出.泉水中HCHs和DDT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09~60.1 ng·L-1(平均12 ng·L-1)和N.D~79.8 ng·L-1(平均9.16 ng·L-1).后沟泉、柏树湾泉、兰花沟泉的HCHs和DDTs含量以及水房泉中的HCHs含量均呈现出雨季高于旱季的特点.泉水中的HCHs、DDTs含量与泉域内土壤中的HCHs、DDTs含量并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TOC、土壤含水量、黏粒含量、p H均对后沟泉域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垂直迁移产生抑制作用,致使后沟泉域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虽然在4个泉域中最高,但泉水中的含量却最低.而在水房泉泉域,这4个因素对有机氯农药的垂直迁移均没有抑制作用,因此水房泉泉域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虽然最低,但泉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却较高.  相似文献   

2.
舟山青浜岛水体及海产品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和富集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舟山青浜岛采集了14个生物样品及对应点位的3个海水样品,利用气相色谱(GC-ECD)测定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浓度,分析不同点位水体及水产品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与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舟山青浜岛HCHs和DDTs检出率高达100%.海产品中HCHs含量范围0.09~11.51 ng·g-1,平均值为2.02 ng·g-1,DDTs含量范围0.02~56.15 ng·g-1,平均值为12.36 ng·g-1;海水样品中HCHs含量范围0.07~0.20 ng·L-1,平均值为0.13 ng·L-1,DDTs含量范围0.23~0.41ng·L-1,平均值为0.34 ng·L-1.整体而言,研究区样品中DDTs残留高于HCHs残留.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区域相比,青浜岛水生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处于较低水平.对照相应标准可以看出,所有样品均未超过国家相应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3-2012、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通过比值法来源分析得知,青浜岛海域HCHs和DDTs主要为外源输入.OCPs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显示,海洋上升流及其锋面的变化是影响OCPs分布的主要因素.水体中OCPs分布与青浜岛的特殊地形有关,且人类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是水体OCPs的贡献方式之一.健康风险评价表明,该区域居民通过食用海产品OCPs平均日摄入量远低于FAO/WHO限定的每日可摄入量(ADI),说明该地区居民食用海产品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有机氯农药在海河菹草根际和非根际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杰  郑岩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9):1978-1983
于2008年3~5月对海河干流沉水植物菹草根际和非根际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布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菹草根际沉积物中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的含量分别为6.95~31.55ng·g-1(均值16.43ng·g-1,下同)和13.99~42.57ng·g-1(23·77ng·g-1),非根际沉积物中HCHs、DDTs的含量分别为1.80~8.09ng·g-1(4.66ng·g-1)和3.27~26.51ng·g-1(14.81ng·g-1);;除1个数据点外,菹草根际沉积物中OCPs含量均比非根际沉积物有明显的增加;;菹草根际沉积物中β-HCH、p,p′-DDE分别是HCHs和DDTs的主要组成成分,而非根际沉积物中β-HCH和p,p′-DDE和p,p′-DDD是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4.
谢文平  朱新平  郑光明  马丽莎 《环境科学》2014,35(12):4663-4670
利用气相色谱(GC-ECD)、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对广东罗非鱼主要养殖区鱼塘水体及罗非鱼肌肉中Cu、Pd、Cd、As、HCHs和DDTs进行检测,同时应用了不同评价模型对罗非鱼食用安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u、Pd、Cd、As、BHCs和DDTs在4个不同养殖区水体中含量范围分别为:nd~0.101 mg·L-1、nd~0.097 mg·L-1、nd~0.003 27 mg·L-1、0.012 1~0.081 27mg·L-1、2.63~37.18 ng·L-1和2.05~12.21 ng·L-1.主要罗非鱼养殖区水体中BHCs、DDTs含量大小依次为:茂名>广州>惠州>肇庆,仍有新的γ-HCH输入.罗非鱼肌肉中残留Cu、Pd、Cd、As含量均值分别为0.805 6、0.409 6、0.070 6、0.257 mg·kg-1,BHCs和DDTs含量均值分别为12.21 mg·kg-1和13.21 mg·kg-1;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EPA)推荐的评价模型对食用罗非鱼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As可能存在致癌风险外,Cu、Pd、Cd、HCHs和DDTs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均低于国际放射性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表明罗非鱼肌肉中HCHs、DDTs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利用气相色谱(GC-ECD)方法对珠江口水、沉积物及水生动物体内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该类污染物在水体多介质中的转移分配规律及对水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表层水中HCHs总量检出范围为1.12~8·91ng·L-1,平均值为4.25ng·L-1;;DDTs总量检出范围为2.61~16.86ng·L-1,平均值为7.66ng·L-1.表层沉积物(以干重计)中HCHs总量检出范围2.51~4.75ng·g-1,平均值为3.61ng·g-1;;DDTs总量检出范围为3.01~6.24ng·g-1平均值为4.33ng·g-1.水生动物中河蚬体内的HCHs和DDTs含量最高,分别为44.49和122.62ng·g-1;;虾类次之,为41.04和82.27ng·g-1;;鱼类最低,平均值分别为27.95和65.43ng·g-1.同国内外其他地区河流比较,珠江口水体和底泥中的HCHs和DDTs污染程度较低,但仍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林丹、三氯杀螨醇取代工业生产HCHs、DDTs,成为该水域有机氯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城区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FA-3型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采样,对北京和天津2个样点夏季大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上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分析.在所有分级样品中均检测出δ-HCH,p,p'-DDD和p,p'-DDT,其他有机氯农药只在部分样品中被检出.北京样中HCHs(α-HCH+β-HCH+γ-HCH+δ-HCH)含量为0.240ng/m3,DDTs(p,p'-DDT+p,p'-DDD+p,p'-DDE)含量为0.962ng/m3,天津样品中HCHs含量为0.581 ng/m3,DDTs含量为1.874ng/m3.天津样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明显高于北京样.大气颗粒物上的有机氯农药粒径分布特征为:北京样中HCHs和DDTs含量随粒径均呈单峰分布,而天津样中HCHs呈三峰态分布,DDTs呈较弱的单峰态分布.HCHs和DDTs两类化合物的质量中值直径和分散度分别在2.1~2.5μm和3.1~3.7μm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北京官厅水库周边土壤DDTs和HCHs暴露特征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围绕北京水源地官厅水库周边2~10km范围于2009年系统布点,利用超声-振荡提取技术,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析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DDTs和HCHs含量.并利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2009年官厅水库周边土壤中HCHs和DDTs的含量分别为n.d.~14.97ng·g-1(平均值0.73ng·g-1)、n.d.~64.91ng·g-1(平均值6.46ng·g-1).HCHs的残留以β-HCH为主,占总量的94.5%,DDTs的残留以p,p′-DDE为主,占总量的78.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有机氯农药残留也不同,表现为果园农田荒地的趋势.Levene'sTest齐性检验结果显示,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HCHs和DDTs的残留差异并不显著.空间分析表明,其暴露格局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基本呈库北高于库南的趋势,高风险区集中在东部延庆县、中部的北辛堡镇以及西部的怀来县城附近.通过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荷兰土壤修复标准对比,并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本地区土壤中农药类POPs暴露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8.
罗东霞  张淑娟  杨瑞强 《环境科学》2016,37(7):2745-2755
2012年8月采集了藏东南色季拉山阴坡和阳坡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其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包括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污染含量.土壤中Σ_(16)PAHs的含量范围为99.3~1 984 ng·g~(-1),平均值为1 017 ng·g~(-1);HCHs和DDTs的含量分别为0.37~2.07 ng·g~(-1)(平均值为1.15 ng·g~(-1))和0.70~43.9 ng·g~(-1)(平均值为9.87 ng·g~(-1)),均远高于青藏高原中部及西部土壤中相应污染物的含量,PAHs甚至可高达两个数量级.阳坡α-HCH和DDTs的浓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阴坡HCHs和DDTs的浓度随着海拔降低或无显著变化.阴坡土壤PAHs随海拔无升高或降低的变化趋势,而阳坡土壤PAHs的浓度在低海处呈现较高浓度,可能是存在局部污染源的排放.PAHs的组成以较轻组分(2和3环)为主,平均占总含量的85%以上,说明研究区域的PAHs主要来自大气远距离传输源.PAHs的特征单体比值表明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的低温燃烧是色季拉山PAHs的主要来源,同时阴坡也可能受到石油泄漏的影响.较低的α/γ-HCH比值表明,研究区域的HCHs主要是历史工业品HCHs和林丹共同输入的结果.p,p'-DDE/p,p'-DDT和o,p'-DDT/p,p'-DDT的比值显示,研究区域DDTs主要是由历史工业品DDTs和三氯杀螨醇共同贡献所致.根据研究区域污染物的浓度特征和藏东南的气象条件可知,研究区域的污染主要受印度季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白洋淀多环芳烃与有机氯农药季节性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白洋淀表层水体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和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的季节性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了白洋淀12个监测断面春、夏两季表层水体中17种PAHs和15种OCPs的浓度.结果表明,白洋淀春季表层水体中PAHs总浓度范围是35.38~88.06 ng·L~(-1),平均值为46.57 ng·L~(-1),夏季表层水体中PAHs总浓度范围是25.64~301.41 ng·L~(-1),平均值为76.23 ng·L~(-1);白洋淀春季表层水体中OCPs总浓度范围是0.69~4.50 ng·L~(-1),平均值为1.77 ng·L~(-1);夏季表层水体中OCPs总浓度范围是0.11~3.20 ng·L~(-1),平均值为0.90 ng·L~(-1).白洋淀春、夏两季表层水体中PAHs季节性污染特征表现为前塘、关城和安新桥等3个断面夏季PAHs总浓度要远高于春季,而其他9个断面则均表现为春季略高于夏季;OCPs季节性污染特征表现为关城断面夏季OCPs总浓度高于春季,而其他11个监测断面均表现为春季高于夏季.从白洋淀春、夏两季表层水体PAHs和OCPs组成特征来看,春季各监测断面PAHs主要以三环芳烃为主,占PAHs总浓度的比例为45.92%~61.36%(平均为52.60%);夏季安新桥、前塘和关城等3个监测断面主要以二环芳烃萘(Naphthalene,Nap)为主,其浓度分别占PAHs总浓度的比例高达84.91%、91.04%和78.10%,其他9个监测断面主要以三环芳烃为主,占PAHs总浓度的比例为37.14%~53.90%(平均为48.94%);白洋淀表层水体中只有HCHs和DDTs有不同程度检出,且呈现出以HCHs为主的污染特征,其中,春季各监测断面表层水体中HCHs均以β-HCH为主,占HCHs总浓度的29.94%~100%,平均比例为59.87%,而夏季大张庄、郭里口等5个监测断面表层水体中HCHs以β-HCH为主,占HCHs总浓度的57.55%~80.23%,平均比例为61.98%,其他断面以α-HCHs和δ-HCH为主.分析白洋淀春、夏两季表层水体中PAHs和OCPs的来源,PAHs同分异构体比值显示其PAHs主要来源于燃烧源,部分监测断面还存在石油源;而OCPs同分异构体比值显示其OCPs主要来源于环境残留和大气的长距离传输.白洋淀表层水体中PAHs和OCPs浓度不超过不同国家和组织制定的相关水质标准,但安新桥和圈头两个监测断面表层水体中α-HCH、p,p'-DDD浓度超过了美国环保署制定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表明α-HCH和p,p'-DDD可能会对白洋淀淀区居民产生潜在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马子龙  毛潇萱  丁中原  高宏  黄韬  田慧  郭强 《环境科学》2013,34(3):1120-1128
应用大气被动采样技术对新疆哈密地区城市、农村及林场点位大气和土壤中主要有机氯农药:HCHs和DDTs进行了1a的观测分析,对其大气、土壤残留现状和气-土交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哈密地区大气中HCHs和DDTs在1a观测期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7.1 pg·m-3和43.9 pg·m-3;大气中HCHs和DDTs浓度呈现季节性变化:夏、秋两季HCHs和DDTs的浓度普遍高于冬、春两季,推测为夏、秋季较高的温度造成更多的HCHs和DDTs挥发到空气中;大气中两类OCPs污染以HCHs为主,HCHs各类异构体残留以α-HCH为主,DDTs残留以p,p’-DDE为主.研究区大气中α-HCH/γ-HCH的值普遍在3~7之间,推测工业HCHs的使用或HCHs的大气长距离传输对该地区大气中HCHs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大气中(DDD+DDE)/DDTs的值在0.4~0.9之间,有71.4%的比值大于0.5,表明大气中DDTs主要来自于环境中的残留,近期没有新源输入.土壤中HCHs和DDTs含量范围分别为0.344~6.954 ng·g-1和0.104~26.397ng·g-1,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一级自然背景值;土壤中两类OCPs污染以DDTs为主,HCHs各异构体残留以β-HCH为主,DDTs残留以o,p’-DDT为主,根据(DDD+DDE)/DDTs<0.5,近期土壤中有新的HCHs和DDTs输入.土壤和大气中HCHs和DDTs的来源不一致,主要是由土壤和大气本身的不同特性以及哈密地区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导致的.气-土交换研究表明:哈密地区HCHs各异构体和p,p’-DDE的气-土交换主要以土壤向大气挥发为主;而o,p’-DDE、o,p’-DDD、p,p’-DDD、o,p’-DDT、p,p’-DDT的气-土交换则主要是由大气向土壤沉降.大部分DDTs的汇是土壤,源是大气;而HCHs和p,p’-DDE的汇则是大气,源是土壤.哈密地区土壤中HCHs的生态风险较低,哈密城市和林场土壤中DDTs可能对该地区鸟类和土壤生物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
风险评价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外风险评价技术的发展动态,并结合西北油气田分公司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太湖梅梁湾、贡湖湾和胥口湾水体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太湖梅梁湾、贡湖湾和胥口湾水体∑PAH8的等效浓度和ΣPAH8对水生生物的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s),分别采用商值法、概率密度函数重叠面积法、安全阈值法和商值概率分布法评价水体∑PAH8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同时进行方法学比较.商值法评价结果表明∑PAH8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表现为大型蚤(Daphina magn...  相似文献   

13.
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世界里,任何政策、环境政策的缺陷都将被放大和强化,都有可能酿成失误、失败的风险.可能产生巨大的环境危害。了解政策、环境政策风险生成一演变规律.适应风险规律.有效控制、分解、转换政策风险.降低政策风险概率和危害程度,提高(环境)政策适应性和效率。通过研究风险形成机制、风险传导机制、风险积累和发展机制、风险作用机制的方式,探讨风险生成一演变规律;研究政策风险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提出环境政策风险管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目前,黄土丘陵沟壑区等生态脆弱区生态风险评估已成为地理学与生态学应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热点之一。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米脂县为研究区,构建“风险概率—敏感性—损失度”(PSI)的三维评价框架,并以子流域为评价单元进行数据整合,分析了米脂县2009-2015年准则层与综合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及其重心转移,并基于风险主导因子给出米脂县风险防范分区及降险对策。结果如下:(1)2009-2015年风险概率分别为49.93%、52.92%,有上升趋势;生境敏感性分别为0.61、0.60,下降了1.6%,生境质量趋好;损失度分别为0.42、0.46,损失度增加。(2)生态风险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研究期间生态风险值分别为0.14、0.15,风险有所升高;风险重心向西南转移跃入银州川道且风险演化主体方向为西北—东南走向。(3)风险预警区、生态恢复区、预警恢复兼顾区、自然调控区面积占比分别为7.53%、6.57%、23.86%、62.04%。基于风险主导因子的风险防范分区可有效进行风险消解,促进区域生境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5.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particularly management of climate-related risks, has become central to the international policy agenda. Reducing hazard-related loss and damage relies heavily on scientific inputs. Science, in turn, relies on data—in this case 1) risk-related data on hazards, exposure and vulnerability, and 2) data on associated loss and damage outcomes. The latter, data on losses and damage, are also post-2015 international policy outcome indicators at the highest level, required for countries’ monitoring of progress in reducing disaster risk,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quant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loss and damage data are improving, a number of issues continue to constrain their potential. These include needs for more consistent cataloguing of hazards and extreme events, more systematic and accurate documentation of per-event losses and damage, more precise cross-referencing of hazard events with associated loss and damage, and improved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roperability among databases. We identify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in this regard, both for research purposes and for post-2015 internation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6.
岩溶塌陷是我国岩溶区主要地质灾害,它和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面沉降、地裂缝等构成我国六大地质灾害类型.随着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颁布和实施,不同灾种的风险评估已成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城市岩溶塌陷风险评估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塌陷项目组结合多年岩溶塌陷研究的经验,研制开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岩溶塌陷灾害管理与风险评估系统(GMRS).本文以水城盆地为例,全面介绍运用GMRS进行岩溶塌陷风险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最后,对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郝薛文  李力  王杰  曹燕  刘建国 《环境科学》2015,36(8):3106-3118
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国际学术界关于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的术语、范畴和应用物质的界定与变迁,以PFASs的环境危害性评估和暴露评估为重心,综述评析当前关于PFASs环境风险评估研究现状、不确定性和发展趋势.总体上,PFASs风险评估正面临着物质谱系复杂、种类众多、衍生关系复杂、商业秘密及风险不确定的复杂局面.尽管长链PFASs的环境风险已获广泛认可,但以其替代品形式大量涌现的短链PFASs及各类短链氟调聚物的环境危害性、环境行为和暴露风险则尚存很多的不确定性与研究空白,国际社会对于PFASs的风险控制范畴值得商榷.PFASs替代物质的结构和风险信息因商业秘密及市场竞争因素而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多数含氟和非氟替代品的环境风险尚有待识别.总之,国际上对PFASs风险评估研究呈现出由以全氟辛烷磺酸类化合物(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和全氟辛酸类化合物(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等为代表的长链全氟烷基酸(perfluoroalkyl acids,PFAAs)逐步扩展到短链PFAAs,再扩展到其他非PFAAs的PFASs物种的发展趋势.当前亟待解决及未来将持续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关于短链PFASs的生物累积性和环境迁移性等关键环境危害性的评估指标和方法的优化,以及其环境释放和多介质环境归趋;中性PFASs的环境归趋及其作为短链PFAAs潜在前体物质的转化与贡献;未来PFASs含氟或非氟替代品的风险识别和评估.  相似文献   

18.
Eleven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from Hangzhou section of Qiantang River and Jinghang Canal, west Lake the inland river were collected to investigate 17 polycycU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pollution in aquatic sediments of Hangzhou. 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ASE) was used to extract PAHs from sediments with satisfactory recoveri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total PAHs in the sediments ranged from 308.4 to 3037 ng/g dw, and PAHs pollution in sediments from Jinghang Canal were the heaviest. Lowest effect level(LEL) and severe effect level (SEL)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 were introduced to perform risk assessment for PAHs pollution in aquatic sediments. Only one sample in Jinghang Canal had adverse impact on benthic organism. 2-3 ring PAHs had a noticeable contribution to total PAHs, especially NA, PHEN. A quantity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ajor source, the results showed petroleum origin was the chief source to PAHs pollution in all sedi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sediments from Jinghang Canal where combustion sources had a larger contribution.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集广西北海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样品并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Cu、Pb、Cd、Zn、Cr、Hg、As 7种元素的空间变异系数都超过0.4,各重金属空间波动程度的顺序为HgCdZnAsCrPbCu;从空间分布上看,重金属含量的高值点大多数分布在离岸较近的海域,并受沉积物粒度效应的控制;表层沉积物中Cr的污染程度最大,其环境效应不容忽视;区域上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小顺序为AsHgCdCrPbCuZn;各采样站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r)均远小于40,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也远远小于150,属于低生态危害范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海南岛半干旱区农业土壤中重金属富集因素和污染状况,在感城镇采集1818件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其重金属含量和化学组成.采用相关分析、地累积指数(Igeo)、综合生态风险指数(RI)、危害指数(HI)、致癌风险指数(CR)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开展重金属风险评价和来源识别.结果显示,重金属ω(As)、ω(Cd)、ω(Cr)、ω(Cu)、ω(Hg)、ω(Ni)、ω(Pb)和ω(Zn)的平均值分别为22.7、0.128、33.4、14.5、0.032、9.32、32.5和43.3 mg ·kg-1,除Zn外,均高于海南岛土壤背景值.相关分析表明,重金属富集与土壤中Fe、Mn、Al和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Igeo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土壤主要受到As的污染,其次为Cd和Cu;RI结果显示,高风险以上的样品占比为29.4%,其中As是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者;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As、Cr和Ni对儿童存在致癌风险,需要引起注意.基于PMF模型,确定了研究区重金属的4种主要来源,其中Hg主要来自工业排放;As主要来自农业活动;Ni、Cu、Cr和Zn主要来自与成土母质密切相关的自然来源;Pb和Cd主要来自农业活动和机动车尾气的混合源.研究表明PMF模型与相关分析相结合,能够有效识别土壤重金属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