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环评法》的颁布实施,环评市场不断扩大,本文针对杭州市余杭区环评价格高低有错、环评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分析了环评机构间的环评价格博弈关系、环评机构与环保管理部门间的环评质量博弈关系,并指出环保管理部门适当融入到环评市场中有利于突破"囚徒困境"及"小偷与守卫"博弈,引导环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5月27日,记者从河南省环保厅获悉,由于在去年考核中出现问题,20家在豫备案的环评机构被通报批评并分别做出处理。这20家环评机构有的超越资质评价范围承接项目,有的在环评中弄虚作假,有的在环评中对项目污染物防护措施分析不到位,有的公开与无环评资质的机构合作开展环评业务。(5月28日《河南日报》)建立环评制度,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通过事前控制,既可以有效预防环境损害的发生,也能够将环境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环评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保部门着力推动环评机构脱钩改制工作,我国大部分原来属于事业单位法人的环评机构将转变为企业法人。尽管环评机构的公司化改制有利于环评市场的充分竞争,提高环评的质量,但是环评机构作为一种轻资产的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组织,其承担环评执业风险的能力存在疑问。本文在分析了环评机构的法律责任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分别对公司制和合伙制的环评机构的特点及其法律责任的承担进行了研究。尽管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了环评机构的连带责任,但公司制的环评机构因其轻资产和法人有限责任仍有可能导致其承担连带责任落空,无法实现立法所欲达到的惩罚、预防及补偿的目的 ;而采用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合伙制的组织形式更符合环评行业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其效率的提高和自律的实现,也有利于连带责任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环评机构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逐步完善的环评市场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对我国环评机构提出了挑战。文章在SWOT分析法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环评机构的内部优势及劣势和外部机会及威胁,提出我国环评机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波 《环保科技》2014,(1):26-29
针对目前我国环评机构鱼龙混杂,环评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建设项目环评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本文就环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剖析,并就如何提高建设项目环评质量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内     
《环境保护》2013,(2):4-5
环保部:88家环评机构被查出违规问题环保部近日通报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专项执法检查的情况,对存在问题的88家环评机构分别提出取消资质、限期整改、缩减评价范围、通报批评和内部整改的处理意见,并对49名向环评机构出借个人证书、主持编制的环评文件质量较差、超越专业类别从业的人员给予通报批评。2012年6—10月,环保部对全国501家环评机构"资质、人员、质量"情况进行了现场抽查。经抽查发现,部分机构存在环评质量审核体系不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环评专职技  相似文献   

7.
环境影响评价是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制度和工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国家级环评技术机构在推动环评实践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对美国、荷兰、加拿大和中国的国家级环评技术机构的概况、职责、地位、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荷兰环境评价委员会和加拿大环境评价署都有较强的机构独立性和工作独立性,环评数据库公开。从技术地位来看,美荷加三国环评技术机构的领导地位明显,且荷兰环境评价委员会在国际环评领域很活跃。从发展方向来看,美国、荷兰和加拿大都把新兴议题纳入到环评中,同时三国还在推动环评效率的提升。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中国的国家级环评技术机构提出了提高独立性、提高环评效率和公众参与有效性、增强应对新趋势的能力,以及提高技术影响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2015,(7)
今年1~4月,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对2014年度在广东开展业务的183家环评机构进行了年度考核。在考核工作中,省环境保护厅在环评机构自评、各市环保部门初步考核的基础上,对19家环评机构编制的30份环评文件(其中17份报告书,13份报告表)进行了抽查。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2017~2018年近5个季度生态环境部环评技术复核工作中抽查的环评文件数量、区域分布、行业分布比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环评从业机构、环评技术和管理人员予以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关于环评法的执法检查报告,报告提出目前环评机构与环评报告审批单位存在利益关系,影响环评公正性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环评机构要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除了与环保部脱钩,关键仍在于如何更为彻底地摆脱地方权力的干预和经济利益的诱惑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公布的数据,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现状特点是:环评机构的主要类型以科研院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公司,最少的是高等院校;区域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经济发达地区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少;评价范围特点是从事社会区域类别的环评机构最多,其次是化工石化医药类。同时,结合中国地区经济数据和市场化的要求,指出中国环评机构的数量与区域经济状况不对称,部分环评机构的评价范围与区域产业结构不匹配,环评机构市场化程度不高。最后,提出优化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环评机构编制环评文本的质量及效率不仅直接影响了环评结论的可信程度,也影响了环评审批的速度,因此,规范环评机构的服务行为是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量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分析环评市场现状--利益扭曲、鱼龙混杂、机制不健全,借证环评、转包环评等现象时有发生,并论述其对环评质量所造成的危害,提出成立环评招投标机构,开展环评招投标,促进环评市场的健康发展,为环评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经济发展战略对环评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云南省环评从业人员较少、环评机构内部体系建设不完善、环评市场运行机制体制不健全等现状严重地制约了环评行业的良性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环评对经济良性发展的“杀手锏”、“控制阀”、“调节器”作用,必须采取系统的解决方案,加大市场培育力度,理顺环评市场中各利益方关系,建立健全环评市场监督机制,有效提高环评质量,确保环评有效性和公正性,提升环评应对特定时期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及时性和相应力度。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环境部最近发文通报指出,多家环评机构和工程师存在编制环评文件质量较差、质量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资质申请中隐瞒相关情况等问题,将被作为重点监管对象。通报显示,环评文件质量较差占到问题总数的九成,16家环评机构连续两年被通报。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  相似文献   

16.
摘要: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起着拳足轻重的作用。酸锌电池行业环保门槛的提高,国家在区域空气污染严重的重点地区实行煤炭总量控制作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等都足以说明了这一点。环评单位要担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使命,真正为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就要在蓝海战略转型中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优化,提高机构整体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和服务意识。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项目管理经验,在环评管理中引入安评管理风险分析的管理理念,供同行们勇于尝试并不断完善,使我们环评事业再上新台阶,更好为企业和管理部门服务。  相似文献   

17.
声音广场     
《环境》2015,(4)
<正>关键词:环评去"红顶"3月25日,环保部正式宣布,今年内,8家有环保部背景的环评机构必须全部脱钩,各地有环保部门背景的环评机构要在2016年年底前全部脱钩。环评风暴再次刮起,只不过这一次刮向了红顶中介。  相似文献   

18.
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进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在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背景下,国务院和环保部通过下放环评审批权限、优化审批程序、推进环评审批公众参与和监督、切断环评审批机构与环评机构的利益关联、禁止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等措施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在环评审批监管方面,需强化宏观管理,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完善环评审批监管法律制度;为解决改革措施与现行法律规定的冲突,需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条文进行相应修订;对保留环评审批前置的具体项目、环评审批程序改革的具体操作,还应及时出台细化的、统一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深入剖析,阐述加强管理对提高规划环评水平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规划环评中加强管理是必要的,是提高规划环评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管理渗透到规划环评的全过程,无论是规划环评单位内部的业务水平提高,还是从政府行政部门有效监督,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视.管理促进规划环评的发展,在规划环评中加强管理,对于促进当前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国务院全力推进简政放权背景下,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积极推进简化环评审批程序和下放审批权限这两个关键方面的环评机制改革,在环评机制改革过程中带来的监管问题也亟需解决。本文将以珠海市为例,审视珠海市环评机制改革带来的监管问题,从规范环评审查与强化监管、引进第三方技术评估、加强环评管理能力建设、实施环评机构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四个方面提出监管措施,亦可为国内地级市应对环评机制改革的监管举措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