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latile organic sulfur compounds,简称VSCs)是硫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化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于2017年9月运用冷阱捕集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法对东海海水与大气中3种重要的VSCs即羰基硫(COS)、二甲基硫(DMS)、二硫化碳(CS2)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并计算了它们的海-气通量.研究结果表明,秋季东海表层海水中COS、DMS和CS2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14±0.08)、(3.58±2.81)和(0.06±0.06)nmol·L-1.大气中COS、DMS和CS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14.9±107.4)×10-12、(39.7±29.9)×10-12和(92.9±55.6)×10-12,COS是大气中含量最丰富的VSCs.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水中DMS与CS2存在相关性,推测两者具有相似的来源途径.大气中COS和CS2的浓度相关性较为显著,显示大气中CS2是COS的主要源.此外,海水中COS、DMS和CS2都呈过饱和状态,海-气通量平均值分别为(0.45±0.58)、(13.15±12.66)和(0.20±0.22)μmol·m-2·d-1,表明秋季东海是大气中3种VSCs的源.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城区大气颗粒物及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5年深圳市大气颗粒物和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观测数据,深入分析了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变化及二次污染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深圳的大气颗粒物(PM10、PM2.5、PM1)浓度虽然低,但其中细粒子占比高,PM2.5/PM10的比值高达0.744,甚至大于广州典型灰霾过程中的粗细粒子比.大气颗粒物浓度季节变化明显,秋冬高,春夏低.其日变化特征明显受到交通高峰的影响,汽车尾气可能是污染来源之一.SO42-、NO3-和NH4+(SNA)质量浓度在PM2.5中的占比超过1/3(37.7%),且全年硫转化率都大于0.1,这说明深圳市细颗粒物主要来自于二次转化.深圳大气颗粒物浓度受气象要素影响显著,与气压正相关,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及风速负相关;若将风速、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降水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这些气象要素对深圳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大小是PM1 > PM10 > PM2.5.本工作不仅对深圳的大气环境管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还对空气相对清洁地区的大气颗粒物和霾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京郊区农田夏季大气颗粒物质量和离子成分谱分布特征   总被引:25,自引:14,他引:11  
赵鹏  朱彤  梁宝生  胡敏  康凌  宫继成 《环境科学》2006,27(2):193-199
农业活动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研究北京郊区农田大气颗粒物质量和离子成分的分布,探讨其来源,本研究使用8级串联撞击式采样器MOUDI采集了2004年夏季北京远郊菜地的大气颗粒物样品,测量了0.18~18μm粒径段颗粒物质量和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粒径分布.细粒子的主要离子成分是SO42-、NO3-和NH4+,与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相关,推测主要来自农田释放的NH3与光化学生成的酸性物种的反应.细粒子中的K+可能来自植物的排放和生物质的燃烧.粗粒子中Ca2+、Mg2+、NO3-和SO42-可能主要来自土壤颗粒物通过机械过程进入大气,以及其后酸性物种和土壤颗粒物表面的化学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的化肥和土壤可能是决定农田大气中颗粒物的重要因素,北京远郊菜地对大气颗粒物可能有着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针叶组织稳定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示踪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关晖  肖化云  朱仁果  郑能建  瞿玲露 《环境科学》2013,34(10):3777-3781
对贵州地区(贵阳)和云南地区(昆明、曲靖)的马尾松针叶组织中的无机硫(S SO4)和总硫(S T)的含量及其δ34S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贵阳地区针叶组织中的无机硫和总硫含量明显高于云南地区,各采样地大气SO2浓度和针叶无机硫含量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但和总硫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针叶组织无机硫含量的变化相对于总硫更能可靠地反映大气硫输入.贵阳地区针叶中无机硫δ34S平均值为-7.22‰,明显低于云南地区针叶中的无机硫δ34S(3.85‰),这与贵阳地区燃煤的硫同位素组成低于云南燃煤的硫同位素组成有关.无机硫和总硫含量在昆明钢铁厂和曲靖火电厂附近针叶中都表现为与离工厂距离呈反比,而δ34S则表现为在昆明钢铁厂附近随距离变大而偏负;在曲靖火电厂附近随距离变大而偏正,这主要是由工厂燃煤来源的大气硫沉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合肥市夏季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群落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气颗粒物的组分、来源和时空变化特征等方面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占大气颗粒物25%的生物气溶胶中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较少.本文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离子色谱仪(IC)分别测定了大气颗粒物中痕量元素和水溶性离子的含量,并结合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定量PCR分析了合肥市7~9月大气颗粒物PM1.0、PM2.5和PM10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来源.结果表明,不同粒径下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差异(ANOVA,P>0.05),雨天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均高于晴天,所有样品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均显著高于真菌群落多样性(ANOVA,P<0.01);大气中细菌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46.19%)、厚壁菌门(33.42%)、拟杆菌门(10.99%)、蓝藻门(3.33%)和放线菌门(2.11%),真菌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73.23%)、担子菌门(5.78%)、被孢霉菌门(3.41%)和毛霉门(0.10%);通过分析潜在源环境的指示物种,发现土壤、植物叶片和动物粪便是合肥市大气中细菌群落的主要来源,真菌群落的主要来源是植物叶片和土壤;细菌群落主要受K、Pb、Al、Fe、Mg、Ca、Na+、NO2-和风速(WS)影响,而真菌群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V、Mn、Sr、NO2-、NO3-、Na+、Cl-、空气质量指数(AQI)和PM10;此外,在细菌和真菌群落分析中鉴定到了不动杆菌属、链球菌属、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代夫特菌属、沙雷氏菌属、木霉属、链格孢属和曲霉属等9种致病菌,它们可以导致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多种疾病.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大气微生物的各种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后续研究和政府相应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毓秀  于兴娜  刘偲嘉  安俊琳  张程 《环境科学》2020,41(11):4803-4812
为探究南京江北新区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的污染特征,于2013~2014年进行了分级颗粒物样品的采集,开展了颗粒物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和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细粒径段的9种水溶性离子总浓度在秋冬季高于春夏季,而粗粒径段冬季最高.冬季颗粒物中[NO3-]/[SO42-]在粗粒径段最低;春、夏和秋季其粒径分布趋势一致.水溶性离子均呈双峰型分布,4个季节的NO3-均在0.65~1.1 μm出现峰值;夏秋季细粒径段的SO42-于0.43~0.65 μm出现峰值,冬季峰值位置向更粗粒子的方向移动;而Na+和Cl-主要存在于粗粒子中.由阴阳离子电荷当量表明,大气粗、细粒子分别呈碱性和弱碱性.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主要存在于细粒径段,均呈双峰型分布;秋冬季细粒径段中的二次有机碳(SOC)远高于春夏季.由比值判断法进一步表明,南京江北新区颗粒物中的碳质组分主要来源于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相似文献   

7.
氧同位素异常(Δ17O)常用来衡量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程度,也是目前研究大气CO2相关问题的有力手段之一。本文综述大气CO2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程度的表示方法(Δ17O)和成因;其次概括CO2中Δ17O的测量方法,并对比质谱法和光谱法测量Δ17O的优缺点;最后总结Δ17O在估算平流层向对流层输入的CO2通量、估算全球生产力和示踪CO2不同来源方面的应用,并对Δ17O在CO2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上海工业区大气颗粒物中硫的化学形态和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低压冲击式采样器 (DLPI) 采集了上海工业区和郊区大气中28nm~9.92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样品,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和X射线荧光分析(SRXRF) 对样品中硫的化学形态和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中的硫,大部分以硫酸盐形式存在;超细颗粒物中除了硫酸盐硫之外,一部分硫以低价的还原态形式存在,可能的化学形态为金属硫化物、噻吩类有机硫化物.细粒子中硫的质量浓度高于粗颗粒,约 70%的硫分布在细粒子中.硫的质量浓度呈多模态分布.工业区的超细颗粒物峰值出现在0.091~0.154μm;细颗粒的分布为积聚模,峰值出现在0.38~0.611μm;粗颗粒分布为粗模态,在1.59~3.98μm和6.57~9.92μm出现2个峰值.郊区的超细颗粒物中硫的质量分布不存在峰值;积聚模出现两个亚模态,分别为峰值在0.261~0.380μm的“凝结模态”和峰值在0.611~0.945μm的“液滴模态”;粗模态峰值在2.38~6.57μm.污染来源和颗粒物形成、转换机制以及不同采样时间的气象条件差异决定了2个地区颗粒物中硫的分布特性,工业区颗粒物中硫的来源有海盐源的贡献,而郊区较少受海洋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郊区大气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物中元素粒径分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用同步辐射X荧光光谱分析了上海市郊区大气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物(0.028 7~2.40 μm)中元素粒径分布、质量中值粒径、元素相关性和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富集因子.Ca、Ti主要分布于粒径>2 μm的颗粒物中,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933,富集因子在0.1~3.2之间,且与粒径无明显关联,主要来自土壤扬尘等自然来源.V、Cr、Mn、Ni、Zn、Cu、Pb、Cl、S等元素主要分布在0.1~1.0 μm颗粒物中,质量中值粒径在0.56~0.94 μm之间.V、Cr、Ni、Cu、Zn、Pb显著富集,且富集程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大.其中Pb在超细颗粒物(<0.1 μm)中的富集因子达2 023.7~2 244.2,远大于在细颗粒和 PM2.5中的富集程度.这些元素主要来自燃油、燃煤、冶金和机动车尾气等人为污染.Fe在>0.2 μm颗粒物中分布较均匀,质量中值粒径1.3 μm.除了局部污染源,远距离传输对该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表层土壤和苔藓硫含量及硫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男  肖化云  陈永忠  周丹  罗笠  吴代赦 《环境科学》2013,34(10):3782-3787
为探讨土壤受大气硫源的影响,采集了江西省北部地区的表层森林土壤样品,分别测定了土壤不同形态硫(总硫、水溶态硫、吸附态硫和有机硫)的含量以及同位素组成.并随机采集土壤样品附近的石生苔藓样品,测定其硫含量和同位素组成,再与土壤样品进行比较.江西省苔藓组织硫含量平均为0.34%±0.20%,同位素组成除丰城外(-3.31‰),均偏正,平均为5.64‰±2.23‰.土壤总硫平均含量在189.0~793.5 mg·kg-1之间,有机硫是土壤硫的主要形态,水溶态硫含量最少.土壤总硫同位素值在4.45‰~10.28‰之间变化.各形态硫同位素值均偏正,有机硫同位素值最大,水溶态硫与吸附态硫的同位素值接近.土壤总硫含量明显低于苔藓硫含量,且与苔藓硫含量无明显相关.除有机硫外(R=0.50,P>0.05),土壤总硫、水溶态硫、吸附态硫均与苔藓硫同位素值有着较为显著的线性关系(R均在0.7以上,P<0.01),即随着苔藓硫同位素值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土壤总硫、SO2-4受大气硫源的直接影响较大,而有机硫受大气硫的直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燃煤锅炉的脱硫已势在必行,DCL型燃煤固硫剂脱硫技术是中科院“九五攻关”项目之一,其技术原理是通过添加助剂提高固硫剂的吸附表面及其活性,同时将SO2转化为SO3或使MeSO3转化为MeSO4,从而使CaO固硫率大大提高,本文介绍了DCL型燃煤固硫的技术特点,因硫原理,固硫工艺和固硫设备及其在广州石化热电站的应用效果,通过运行数据分析和成本比较,证实DCL固硫剂固硫技术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高硫煤炉内燃烧脱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济源高硫煤炉内燃烧脱硫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影响固硫率的主要因素,研制出了适于济源高硫煤炉内燃烧脱硫的固硫剂,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固硫剂可有效地减少燃煤过程中SO2的排放,对于以有机硫为主的济源高硫煤,炉内燃烧脱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脱硫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87-1989年春秋季在西南重庆、贵阳、成都和广元等地区采集大气颗粒物和雨水样品,测定了其中S和SO4^2-。探讨了颗粒物中S在粗细粒中的分布及水溶性S的百分比,估算了大气中S在气相(SO2)、液相(H2SO4)及固相(SO4^2-)中的分配比例,得知颗粒物中S对降雨的贡献率为18~50%。  相似文献   

14.
用苔藓组织硫含量、S/N比值探讨江西省大气硫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r"型酸控区19个采样点88个细叶小羽藓样品进行分析,发现在大气硫浓度高的地区苔藓组织硫含量也高,说明细叶小羽藓可以作为监测植物指示大气硫污染。江西省苔藓组织硫含量从南往北递增,赣东北苔藓组织有着高的硫含量。南昌市和贵溪市市区苔藓组织硫含量和其相应的郊区苔藓组织硫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市区苔藓组织硫含量明显高于郊区苔藓组织硫含量,说明这两个城市市区苔藓受到了点污染源的影响。对细叶小羽藓组织硫含量和大气SO2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细叶小羽藓的组织硫含量(y)和大气SO2浓度(x)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y=6.09x+0.16,R2=0.95,P=0.003)。用S/N=0.15把江西省采样点分为两组,贵溪市贵溪冶炼厂周围有着高的大气硫沉降量(组Ⅰ),其它采样点均是硫缺乏或者说是氮过量(组Ⅱ)。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新研制的高硫型煤固硫粘结剂及其生产的固硫型煤。试验表明:该固硫型煤不仅受冷,热强度高,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燃煤硫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焦化装置硫腐蚀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茂名分公司因原料含硫量提高,致焦化装置的原料含硫量超过设计值,使设备腐蚀加重的情况,分析焦化装置原料含硫量的影响、危害及焦化装置的硫分布,对装置硫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止硫腐蚀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气硫循环中的自然硫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当前可获得的与该课题相关资料 ,综述了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硫总量的贡献。第 1部分阐述了已熟知的自然硫源——海洋硫循环的了解。第 2部分给出了陆地硫循环的基本情况及各化学组分和源的相对重要性。第 3部分给出以前报导的各硫源的几种主要含硫气体的通量值 ,通过比较推导出对应各环境的代表性硫通量值。最后的第 4部分作为总结讨论了克服早先自然生态系统硫循环研究测定中的各种局限的方向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硫酸盐还原菌烟道气生物脱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利用硫酸盐还原菌 (SulfateReducingBacteria,SRB)生物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研究现状及碳源、烟气中氧气浓度对生物脱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处理硫磺回收装置高温掺合阀故障时发生的硫闪爆事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