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银厂沟风景区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正确评估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确定其深度开发的意义,保持生态环境、从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区级别、旅游资源的综合价值3方面对银厂沟风景区的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银厂沟风景区属于省级旅游地,具有一定的潜在开发意义。指出,在旅游高峰期,该风景区的环境容量超标,产生了游客食宿不便、景区观赏点不足、设施损坏、环境负荷加重等问题,应引起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南通市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大,一旦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容量,将影响到南通市供水水源的安全性,因此,对长江南通段进行水环境容量核定及总量控制研究十分必要。探讨了适用于长江水体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和模型参数,对长江南通段水环境容量、污染物入江量及剩余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并提出控制污染物入江量、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湛江港湾富营养化评价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6-2001年6年对湛江港湾的定点监测资料,选用DIN、COD、DIP三项参数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港湾水中COO、DIP大体符合海水水质一类标准,DIN超过三类或四类标准;水体处于高N低P和富营养化状态,并会逐年加重,近两年更为突出;富营养化程度:平水期大于丰水期,丰水期大于枯水期,同时从湾顶到湾口呈逐步减轻之势。文中还就富营养化原因,提出完善和落实港湾环保规划,加强环境监测,促进污染治理,建设污水处理厂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苏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现状评价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评价了2010年度江苏近岸海域水质状况。结果表明,50%的海水水质测点已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迹象;影响江苏近岸海域的首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二者污染分担率之和近50%;现阶段造成江苏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来源于入海河流和直排海污染源的氮磷输入,与"十五"末相比,全省主要入海河流TN排放量增长约284%,TP排放量增长约451%。  相似文献   

5.
红枫湖富营养化模糊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红枫湖为例,论述水体富营养化模糊综合评价过程。结果表明,红枫湖属于中营养化,富营养化趋势得到遏制;证明模糊评价法应用于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是可行的;揭示湖泊富营养化评价应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使评价结果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6.
被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风景名胜武陵源位于张家界市,因该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威胁了这一著名风景区。近5年的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市区二氧化硫和烟(粉)尘年排放量分别达2687.6 t和778.0 t,加之盆地的地形、气象条件,使得污染物难以扩散、稀释,造成污染积聚,大气环境质量已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局部超过三级标准。大气污染纠纷时有发生,游客普遍反映市区空气  相似文献   

7.
滴水湖水质现状及保护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滴水湖的水源大治河水质较差,总体为V类。滴水湖生态系统脆弱,水体已呈富营养化,2006年—2008年连续3年的湖水年平均富营养化指数(TLI)均超过了70,透明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氮、磷是滴水湖污染最重要的因素。据此,提出了"立法先行、加强监管、污染控制、生态修复、硬件保障、科技创新"的滴水湖水质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8.
岳阳市南湖水体富营养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监测了湖南岳阳市南湖水体富营养化指标和纳污状况,分析了南湖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探讨了人工水产养殖对南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挖掘湖泊底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挖掘湖泊底泥是减少富营养化湖泊内源性氮、磷元素的主要手段,但若挖掘不当,则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导致水体氮、磷平衡破坏,富营养化加剧,从湖泊底泥挖掘可能导致水体营养元素平衡破坏的成因入手,探讨了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口子水库的生物学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大口子水库水质的污染状况及污染趋势,淮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九五”期间对大口子水库进行了生物分析指标的监测和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九五”期间,大口子水库的水质呈典型富营养化状态,且营养化程度有加重趋势;底栖动物群落的调查结果显示,化学毒性污染稍有好转,有机物污染占主导地位。提出,该水域不宜继续作为养殖基地进行水产养殖,对其污染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基于调查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兴凯湖中国区域水质及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兴凯湖为Ⅳ类水质,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浓度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分析其原因,穆棱河分洪水是兴凯湖地面水的主要来源,这部分水质远较其他入湖河流水质差,因此穆棱河湖北闸在洪水期的泄洪水是兴凯湖的一个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2.
湖泊富营养化机理模型是模拟和预测水质参数变化趋势和水体富营养化状态的有效工具,可为水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提供数据支撑与科学依据。在回顾湖泊富营养化机理模型分类及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总结了CAEDYM模型、PCLake模型、AQUATOX模型和WASP模型等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热点,探讨了各个模型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并进一步从湖泊富营养化影响机制探究和水质水环境管理保护决策服务两方面梳理了富营养化模型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富营养化机理模型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旨在为模型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福州市城区内河河网结构特点和河网水文特征,对1994年-2003年福州城区内河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自1998年福州市全面开始内河引水冲污工程后,内河水质得到了改善,有机污染得到缓解,基本消除了水体的黑臭现象。指出了在内河整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应优化引水方案,最大限度发挥效益;明确河段的使用功能,发挥其潜能;开展生物防治,建立良性循环的水生生态系统,对内河实施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2008年至2011年海门市长江水厂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已呈现出富营养化的发展趋势。结合饮用水源地现状,必须采取控制外源和内源的排放、恢复生态系统等措施,遏止水体富营养化,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源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主要采用等标污染负荷、营养状态指数、生物综合毒性指标和GIS手段,通过对秦皇岛海域3个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水质因子调查,考察典型陆源入海排污对邻近海域富营养化及生物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蒲河、人造河和洋河入海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36.9%、61.1%和2.0%,其中大蒲河和人造河对该海域污染负荷比的贡献达98%,为主要污染源;邻近海域主要超标污染物为PO3-4和DIN,PO3-4浓度与NQI相关分析(r=0.76,P=0.004 6)和GIS空间对比表明,PO3-4可能是造成该海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NQI和发光细菌发光抑制率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该海域受陆源排污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同时对海河流域东北部6个水库型地表水水源地开展了藻类及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相关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海河流域东北部6个水库型地表水水源地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明显改善,但于桥水库、洋河水库水体仍呈富营养化状态并检出MC-LR和MC-RR。另外,富营养化程度高的水体中蓝藻占明显优势,并且微囊藻毒素浓度与其成正相关关系。虽然检出的MC-RR和MC-LR浓度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标准限制,但是在蓝藻暴发期间(特别是暴发后期)应加密监测,确保微囊藻毒素浓度不会对供水人群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7.
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国家监测网30个可比断面监测数据,从流域和断面水质变化、各项指标超标情况和浓度变化、污染负荷等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特别是2007年以来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该流域长期以来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染均有明显改善,但氨氮污染改善不明显。在继续加强COD排放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有效削减氨氮排放是促进松花江水质改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钦州湾春季水质营养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10年4月对钦州湾海域调查结果,分析并评价了该海域春季的营养状况。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DIN和SiO3-Si都为茅尾海钦江入海口含量较高,PO4-P为茅尾海西南部沿岸增养殖区含量较高,DIN、PO4-P和SiO3-Si水平分布上均表现为湾内含量高于湾外。从营养结构看,与Justic等提出的营养盐化学计量限制标准比较,符合P限制条件,PO4-P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因子。根据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模式和有机污染评价指数计算结果显示,2010年春季钦州湾海域营养水平属于中营养水平,有机污染程度属4级,表明钦州湾表层海水水质已达到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5~2009年各季度对镇江古运河水体多项指标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古运河水体中N、P营养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选用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对水体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并预测了古运河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结果表明,古运河水体中营养元素随年度呈先增后减的特征,而年内季度分布不明显,空间分布基本呈从上游向下游递增的规律;2005~2009年,古运河水体连年处于富营养水平,2007年最为严重,但自2007年以来,水体营养水平逐年下降,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