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不可缺少的措施。丰顺县从1985年开始,进行小区试验及大田示范,将微量元素肥料应用于花生、甘蔗、砂仁。水稻、果树等各种作物上,获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现将有关的土壤分析结果及施用微肥的效果总结如下。1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状况根据丰顺县土壤类型,重点分析了花岗岩发育的土壤。现将分析结果列于表1。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士壤有效微量元素的临界值定为:硼0.5mg/kg;镁200mg/kg;锰100mg/kg;W1.5mg…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近十几年来广东省稻田肥料的施用量以及施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影响,并就肥料品种搭配、养分数量及配比、施肥时期、施肥方法、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对肥料施用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通过与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稻田肥料施用仍有较大的潜力,有必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发挥,以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3.
控释肥料推广施用的意义与措施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郑惠典 《生态环境》2003,12(3):376-378
讨论了控释肥料推广施用的意义,总结了广东省控释肥料试验示范的效果,并对今后推广施用控释肥料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污泥中的有机质、营养成分可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有机肥源,但污泥中的重金属是制约污泥农用的重要因素,为检验污泥堆肥施用后对作物及土壤的影响,文章对污泥与稻草或木屑堆肥的产品进行了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污泥与稻草或木屑的堆肥作为肥料施用于萝卜(Brassicacampestris)和菜心(Brassicaparachinensis),产量明显提高,部分堆肥产品增产效果优于化肥,且后效明显。堆肥施用使土壤中有机质、各养分含量增加,微生物活动增强、数量增加,然而作物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有机肥是我国肥料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肥料中磷钾和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有机肥的生产和投入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商品有机无机复肥是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有力措施,它将推进有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文还讨论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一些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杉木育苗期、幼林期施用稀土的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可促进杉木的生长.育苗期采用稀土浸种、土壤淋施、喷施,幼林或采用稀土沾根、喷施等方法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杉木施用稀土成本低,用工少,效果显著.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农业管理措施对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介绍了目前N2O排放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种植方式、作物类型、肥料施用、水分管理、耕翻等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稀土对沙田柚叶片营养和果实品质与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稀土可提高沙田柚树体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养分平衡,从而可提高沙田柚座果率和产量,而且对柚果还有增糖降酸的效果。因此,适时适量施用稀土对提高沙田柚产量和品质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艳菊  黄益宗  丁辉 《生态环境》2007,16(5):1512-1517
过量施用肥料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引发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减少施用农田化肥或施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肥料将有利于减少农田N、P损失。因此,世界各国尝试研究和开发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又可降低环境风险的新型肥料。生态肥料Nutrismart在甘蔗、野菜种植上均取得较好的成效,但在蔬菜上的应用研究及其施用后的N、P损失研究鲜见。本研究以甜椒(Capsicum annuum var.grossum)为例,进行温室培养试验,共设8个处理,采用不施肥、纯施常规化肥和混施不同比例的生态肥料NutriSmartTM和常规化肥的技术,比较生态肥料NutriSmartTM和常规化肥混施与单独使用常规化肥对甜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土柱淋溶试验模拟研究生态肥料对土壤氮磷损失的影响,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生态肥料NutriSmartTM的施用,不仅大幅度降低化肥的用量,还保持了甜椒的产量和质量,且施用量的提高未增加土壤中氮、磷的淋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降低,在蔬菜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阻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阻控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化学行为将重金属钝化在土壤中,或利用植物生理作用,喷施各种阻隔剂抑制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流动,或通过水分管理、深耕等农艺措施调控重金属进入植物体内的行为。其中,钝化技术主要是向土壤中添加钝化剂,通过吸附、沉淀、络合、离子交换和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降低重金属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从而达到修复目的的方法;阻隔技术通常指通过向农作物喷施肥料以调节其生理代谢,从而降低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或降低重金属向作物可食用部位的转运。而作物从土壤中吸收重金属,不仅取决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还受到土壤性质、肥料种类、作物种类、水分条件及耕作制度的影响,因此,合理改善上述条件,可有效抑制重金属活性,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土壤重金属污染阻控技术具有处理成本低廉、效果明显、操作简单和不影响农作物生产等优点,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亦是一种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友好技术。文章主要介绍和评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阻控技术的原理、类型、技术优点及进展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优化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产量受土壤地力制约的原理,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的供肥性能及肥料的效应,运用测试手段和计算机技术提出各种肥料适宜用量,对作物实行科学施肥的一项重要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农业与合理施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滥施肥料是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的原因。施用化肥与无公害农业并不矛盾,无公害农业更需要优质的化肥。化肥在无公害农业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要科学地选择肥料和科学地施用肥料,使有机肥料与化肥有机地结合,使营养元素全面而平衡,不但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而且能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益于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叶细养  汤建东 《生态环境》2003,12(2):248-249
根据农业部的布置,广东省选择佛山市高明区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试点工作。查清了高明区耕地等级及其分布、土壤肥力状况、土壤及水源受污染的背景,建立了高明区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为高明区土壤合理利用和改良、作物布局调整、肥料合理生产和正确施用、土地有偿使用、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等提供了指导,也为今后全省各地开展该项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组合处理对生菜硝酸盐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施复合剂的3个处理对生菜硝酸盐的降低效果较好,其中施用双氰胺的组合处理在3个生长时期的降低幅度分别为24%、20.1%、65.4%,降低作用均为最大;施用植物材料处理的生菜Hg质量分数最大,高磷组合处理生菜的Cr、Cd、As和Pb质量分数最大,过磷酸钙增加了Cr、Cd、As和Pb的有效性,氯化钾对重金属影响不明显;仅加施微量元素和施用双氰胺组合处理的卫生品质最好,高磷组合处理卫生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15.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09,自引:9,他引:109  
论述了肥料的过量使用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合理施用化肥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认为过量施用化肥引起土壤酸化和板结、重金属污染、硝酸盐污染和土壤次生盐渍化,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并且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淋溶污染地下水,致使作物品质下降,硝酸盐含量超标,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此外,认为化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氮肥上,氨挥发和NOx、CH4及CO2的释放,不仅能引起温室效应,而且还能够引起臭氧层的破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增加科技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合理施肥;结合国家的调控政策,在粮食产量与环境保护、作物产量与产品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球化肥消耗巨大,磷、钾资源短缺已日趋严重,生产氮肥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肥料利用率极低,浪费十分严重.因此,许多植物营养学家都在寻找其它的生物学途径,以求在保持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前提下减少肥料的投入.例如,筛选和培育高营养效率的作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培育非豆科植物的固氮菌,发掘解磷、解钾菌等.在这众多的生物学途径中,VA菌根菌则是其中的一种。VA(泡囊-丛枝Vesicular-arbuscular)菌根菌是一种对作物生长有益的天然真菌,它能和大多数陆生内在农作物形成共生关系.目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VA菌根菌对磷…  相似文献   

17.
反复的农业生产实践证明,有机肥料在当今农业生产及今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重施偏施化肥,一是导致土壤板结,耕性不良,地力下降;二是降低农产品品质,污染环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三是降低肥料的利用率。而施用有机肥不仅能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效益,而且能保养和提高地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种作用是化学肥料所不能替代的。传统有机肥腐熟周期长,养分损失多,体积大,肥料质量低。如何克服使用有机肥料的缺点,是有机肥料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农业管理措施对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 ,介绍了目前N2 O排放的研究现状 ,详细分析了种植方式、作物类型、肥料施用、水分管理、耕翻等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N2 O排放的影响 ,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污泥应用对作物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消减污泥对环境的污染,中国在污泥利用方面采用了多种制肥技术,采用单独使用、堆肥、有机无机肥、生物有机肥等处理方式制成产品,而且在各种农作物上的试验越来越多。文章探讨了污泥施用对作物生长的效果和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施用污泥对作物生长发育都有良好的作用,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有一定程度提高;明显促进土壤速效养分的吸收,提高收获物产量和生物产量,改善品质。作物重金属的吸收积累量除个别例外都能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但污泥施用超过一定量对有些作物品种的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城市污泥富含有机质、大中微量矿物质元素等,但不同来源、不同品质和不同用量的污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有所差异。土壤有机质、pH、大中微量元素、团粒结构、容重、电导率,以及土壤酶和微生物活性等土壤质量指标有所提高。污泥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一般而言重金属超标是不常见的。按照资源化利用的原则,污泥施用既要有利于消化污泥量又要不造成环境污染,污泥中重金属含量比原始土壤中的高,施用量越多重金属含量也越高,所以在适宜的范围内才是安全的。许多试验证明,重金属含量除某些条件下极个别超出安全指标外,基本都能达到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综合来看,在正确处理下污泥是可以用于作物生产的。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深入了解化肥施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威胁,在综合考虑化肥施用强度、效率、生态安全标准、环境效应权数及作物复种指数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指数模型,对安徽省化肥施用时空分异与面源污染环境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安徽省总化肥施用强度平均为853.6 kg·hm~(-2),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指数为0.72,总环境污染风险程度为中度;氮、磷、钾施用比例平均为1∶0.52∶0.49,氮、磷和钾3种单质肥料的环境风险指数分别为0.72、0.78和0.65,风险程度分别为中度、高度和低度,其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安徽省16个地级市目前普遍存在农田化肥过量施用的问题,区域差异大,分布规律比较明显。其中淮南为严重风险,蚌埠、六安、芜湖和铜陵4个地区为高度风险,其余各市为中度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