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黄河上游(甘肃段)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黄河上游甘肃段地区流域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现状,并分析了造成流域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因,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了黄河上游地区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宁夏典农河是黄河宁夏段的主要入黄排水沟之一,其水质状况对黄河宁夏-内蒙古段跨省流域水质安全至关重要。选取典农河2011—2020年10个监测点位的16项水质参数,采用综合污染指数(WPI)法,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该流域水污染特征,并对污染程度进行评估,对污染因子和污染原因进行解析,最终提出管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0年,影响典农河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NH3-N、TP、TN,对应的年均浓度范围分别为22.3~71.5、0.64~9.09、0.173~0.662、2.89~21.52 mg/L,超标率分别为46%、8%、13%、85%。典农河2011—2020年WPI范围为0.59~1.74,重金属含量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流域TN与TP年均浓度比值范围为20~84,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各监测点的差异性逐渐减小;BOD5与CODCr浓度比值范围为0.02~0.19,反映出典农河流域水体可生化性较差。各监测断面污染物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其中:流域C...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排水对黄河兰州下游段的水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黄河兰州下游段水质变化规律,介绍四龙口上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结论及四个污染项目,着重分析污染项目的污染原因,得出兰州市排水对四个项目污染影响程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氨氮是评价水体环境质量的基础指标,根据水质氨氮的监测数据,利用2016-2019年黄河及其支流兰州段监测点位监测分析氨氮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对近几年黄河兰州段水质氨氮浓度变化进行分析评价,为更好的保护黄河流域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近年来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黄河兰州段地表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较全面地揭示了水污染的原因及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河兰州段水体污染物变化规律与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1998-2001年地面水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价,论述了黄河兰州段水体污染物的污染变化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BP神经网络改进算法预测水质浓度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黄河兰州段地表水水质浓度预测的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及时的、超前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在标准算法的基础上用2种改进算法同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BP算法在水质浓度预测中更能胜任,时间短、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8.
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中生物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甘肃段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在运用指示生物和Shannon等5种生物指数监测评价水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理论,找出Margalef,Simpson等生物指数与水化学指标之间的关联度,使水质生物学评价分级中,生物指数分级标准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理化分级标准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黄河水质例行监测项目优化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8年对黄河兰州段水质例行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提出优化筛选监测项目和新增监测项目的建议,优化筛选监测项目,将会使今后的例行监测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了黄河内蒙古乌海段水质特征、水环境及水资源污染现状和水污染预测,根据乌海市的自然、社会、环境特点,借鉴国内外流域水环境控制经验,提出了水污染防治措施及防治前景预测,为黄河内蒙古乌海段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河白银段水质灰色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监测服务于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得以更客观地反映其污染状况及变化规律,从而为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把水环境看作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以求在实践中获得有益的尝试,通过灰色评价结果最终得出黄河白银段各断面的水质级别和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12.
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宁夏“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与环境质量数据的关联程度,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宁夏总量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存在高度关联,拟合曲线均为一元线性回归曲线.随着SO2排放总量降低,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稳步改善,两者呈现同向变化的趋势;随着COD排放总量降低,黄河宁夏段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两者亦呈现同向变化的趋势.宁夏总量减排在环境质量改善上成效已显现,污染防治政策较为成功,环保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13.
跨流域调水对大通河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通河向湟水,河西走廓和秦王川调水后对大通河乃至黄河水质的影响作了探讨。采用水质环境污染,现状评价,预测和对调水后水量水质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认为,黄河流量的变化是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黄河水质在现状条件下没有对地下水来显著污染,地下水质的恶化更重要的是黄河补给量的减少相对地引起咸水补给量的增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共从黄河兰州段抚河桥、湟水桥、新城桥、中山桥、包兰桥五个断面收集底栖动物2123头,分别隶属于1门10纲12目32科3属(种)。其中水生昆虫17属(种),环节动物7属(种),软体动物7属(种),扁形动物7属(种)和线性动物7属(种)。利用生物学污染指数(BPI)和Chandler生物指数(CBI),对春季和秋季黄河兰州段五个断面的水质分别进行了生物学评价,其中,春季湟水桥断面受污染最严重,呈现中污染,秋季湟水桥断面和春季、秋季其余各断面均呈现轻-中污染的趋势。说明底栖动物作为黄河兰州段水质监测评价的指标是可行的,通过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监测分析,有效弥补了物理和化学监测的不足,使得生物学指标与理化指标有机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综合得出水质污染的程度和状况,进而反映更加真实的水体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长江南京夹江段污染源排放量、夹江段纳污能力及夹江段水质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泵站排污为夹江段的主要污染源。污水排放对夹江水质基本无影响,其水质符合夹江段主要的饮用水源水域功能要求:但夹江段水体的纳污能力不能完全满足现状排污量,主要表现为NH3-N排污量大于纳污能力。提出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水质、水量并重的原则,既要考虑夹江段水质达到水域功能目标,又要考虑水体容量,使夹江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对黄河宁夏段的经济鱼类的含汞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这段河道的汞污染对经济鱼类的影响起来越严重,超标率由32%~38%发展到100%,1988年鲶鱼含汞达2.47mg/kg,超标7.2倍.  相似文献   

18.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水环境管理与治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为科学评价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基于基础资料数据库,遵循全面性、区域性、易量化性等原则,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详细分析了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进一步揭示了2020年水质季节变化规律,并对主要超标因子进行了深度解析。结果表明:随着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实施,2015—2020年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下降了75.87%。在时间尺度上,各断面的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平均值由2015年的93.81下降至2020年的22.64,整体水环境质量评价等级由G4转为G2,对应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由中度污染转为较好;在空间尺度上,上游水环境质量优于下游,城区段水环境质量较差。此外,评价结果显示,部分水体当前仍存在氨氮超标问题。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黄河呼和浩特段的水环境质量,可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河是举世闻名的多泥沙河流。大量泥沙的存在,给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许多复杂而特殊的问题,如水质监测方面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就是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之一。 黄河水质分析工作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天然水化学分析始于1958年,污染监测始于1972年。目前流域内水质分析室近40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19—2020年在黄河宁夏段布设12个采样点监测各季节水体中Cu、Zn、Cd、Hg 4种重金属的质量浓度,分析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来源,并评价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黄河宁夏段水体4种重金属质量浓度由高到低为Zn>Cu>Cd>Hg,除了Hg质量浓度有超过Ⅱ类标准限值外,其余重金属均未超标。4种重金属春、夏、秋的浓度高于冬季,Zn浓度分布差异最大。4种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总健康风险最大值成人为3.76×10-6 a-1,儿童为4.40×10-6 a-1,远低于最大可接受水平1×10-4 a -1 ,Cd为主要贡献因子。水体中Cu、Cd、Hg可能来源于工农业生产和降雨稀释,Zn可能来源于旅游交通运输和土壤淋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