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我国事故调查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无不产生于事故调查之中。做好事故调查工作,是预防事故的根本途径。针对事故多发、预防不力的现状,必须及时改进事故调查工作。目前,我国事故调查工作存在的以下2个核心问题,阻碍了事故调查目的的实现,也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根源。首先,事故调查过分看重责任追究,致使事故原因调查不力、预防措施制定不当。事故调查与责任调查不同,如果事故中有违法问题,则不属于事故调查范畴,而进入司法程序另案处理,以防止对事故调查客观性和目的性的干扰。事故不是人们愿意或故意造成的,而是组织管理不善、人的行为过失或科技、…  相似文献   

2.
事故调查的哲学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事故调查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预防事故以致最终消灭事故。为实现这一目的,事故调查必须遵循基本的哲学原理。事故调查的各个环节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找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制定和落实预防事故、改进工作的措施。这是事故调查的精髓所在,是事故预防的根本途径。事故原因是按照事故致因理论,采用取证、实验、推理以及其他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事故的突变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事故是系统运动发生的突变。事故潜势是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所存在的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在参量空间 ,用系统参量演化相对于分岔点 (集 )的度量 ,建立事故潜势的数学表达式。事故潜势反映了事故发生的本质特征和机理 ,为预防事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9~2013年我国粉尘爆炸事故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基于2009~2013年我国粉尘爆炸事故统计数据,从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区域、企业经济类型、事故发生原因等方面对粉尘爆炸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干燥季节是粉尘爆炸事故的多发期;金属粉尘,尤其是镁铝粉尘是粉尘爆炸事故的主要类别;生产场所环境不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监管、加强法规建设和安全培训、严格追究责任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青安 《劳动保护》2003,(9):60-60
6月5日,青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就加强全省各类事故统计工作及事故报送制度做了规定。一是对每月各类事故的报送,要求各部门在向行业或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月报(含季报、半年报、年报)事故统计报表及事故分析资料的同时,及时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送,报送时间为次月5日前。二是各州、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各类事故的报送,要求各州、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按照事故的上报程序,对本地区各类事故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对发生重特大事故后按照有关重大、特大事故的快报制度和程序,在规定时间内采用最快捷的方式立即上报,并用《事故快…  相似文献   

6.
事故发生的三种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事故就是违背人的主观愿望而发生的意外事件 ,其结果是导致社会和人类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和伤害。然而各种事故的发生的形式似乎永远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笔者通过对事故数据的分析 ,从广义上将事故分为自然事故即自然灾害、随机事故和人为事故 3类。根据 3类事故的特点采用简单的数学方程进行描述 ,为事故发生可承受度 (即既最大风险值 )奠定理论基础。从科学的角度论述事故发生的必然性、随机性和可预防性以及不安全的绝对性和安全的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同时提出了环境因子新概念 ,初步定义了高危行业的定量含义 ,为各类事故的预防提出了基本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运用回溯推理的方法以析事故,由事故的果云溯其因,去预测、预防事故,这是值得广泛应用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8.
事故伤亡率控制目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云胜  刘如民 《安全》1995,16(4):17-20
职业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是社会生产面临的难题之一,人们希望事故伤亡率的控制值为0。然而,至少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事故伤亡率是难以降至0的。人类享受着高度的技术文明,同时就承担着事故风险,付出了包括生命在内的代价。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多大的事故风险是社会目前可以接受的?事故伤亡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实际上,这要涉及许多复杂因  相似文献   

9.
杨璇 《劳动保护》2013,(12):28-30
重特大事故的调查环节,一直被公众看作“神秘高地”。事故发生后,是如何调查原因的?调查组内有没有意见分歧?最终事故调查报告如何出炉……有多年重特大事故调查经验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二司司长苏洁,通过近期几起典型事故案例,为我们揭开了这些“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0.
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式起重机事故是工业建筑事故中最严重的事故之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基于系统安全的原理,对塔式起重机事故进行了分类,并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分析了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预防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LNG槽车运输过程中的事故类型和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交通事故和槽车故障是LNG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槽车侧翻是LNG运输事故的主要形式。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LNG槽车侧翻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并解释了可能导致LNG槽车侧翻事故发生的原因事件。研究结果可为LNG的安全运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汽车加油站危险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汽车加油站燃爆事故的若干重要原因,通过事故树分析(FTA),揭示了各种事故致因的逻辑关系,提出了相应的事故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时下,有些单位和个人喜欢把故事和事故混淆起来,甚至把事故当故事讲。在事故分析会上,有些领导和事故当事人用颠倒的“障眼法”,对事故责任避重就轻,对事故原因轻描淡写、避而不谈;有些领导和事故当事人认为已经造成了事实,多讲了事故怕痛上加痛,对事故损失加以掩盖,而把在事故中如何发扬风格,“关心他人、团结一致、互助互爱”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大讲特讲,把事故教训总结会变成了安全故事会。  相似文献   

14.
2004—2008年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采用柱状图和事故发生趋势图等方法对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进行统计与分析,获得了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的年度分布和发展趋势、不同事故类型发生事故次数、事故类型占总事故数百分比、地区分布、事故等级分布等统计特征。找出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下降趋势;事故类型以坍塌、物体打击、透水、冒顶片帮为主,其中坍塌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第一要害;事故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则很少;多数事故为较大事故,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较少,但多为恶性事故。同时根据隧道施工事故发生规律,提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桂法 《安全》1998,19(3):1-5
本文在总结分析了去年山东省事故状况的基础上,首次尝试了在事故预测方面利用定性预测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预测等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出今年全省事故状况是:全省各类事故总量继续增加,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增幅将加大,起数、受伤人数增幅将减少。结合全省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探索安全与事故的运动规律中,揭示了安全与事故同预防、控制事故的内在联系,依此确认预防、控制事故原理,并运用该原理促使人与物在生产系统中规律运动和改变其异常运动,从本质是超前有效预防、控制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电气事故的分析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例如,现场存在几种火源,怎样判断事故的性质,确定直接原因?电气短路可以引起失火,失火也能引起电气短路,怎样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我们根据大量的模拟试验及电气事故分析的实践,总结出用事故残骸件的形貌特征分析、判断电气事故的方法。实践证明,它对正确判断事故(故障)性质,准确地确定事故(故障)直接原因,是可靠的。本文重点介绍电气事故(故障)残骸件上的形貌特征。 一、导线过负荷 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导线都有其规定的安全电流。当导线过负荷,通过的电流大于安全电流时,就可能使…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认为大多数工业事故是由事故频发倾向者引起的观念是错误的,有些人较另一些人容易发生事故是与他们从事的作业有较高的危险性有关。因此,不能把事故的责任简单地归结成工人的不注意,应该强调机械的、物质的危险性质在事故致因中的重要地位。于是,出现了Accident Liability(事故遭遇倾向理论),事故遭遇倾向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事故调查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对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处理、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而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措施。从法律依据、事故分级、事故调查程序、事故调查主体、调查组组成、事故调查期限、责任追究、事故调查经费来源、信息公开等方面开展了我国与欧盟的事故报告与事故调查处理对比分析,剖析了我国目前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的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和借鉴了欧盟的一些先进理念和做法,并提出改进我国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封雨 《劳动保护》1991,(7):15-18
事故控制图法,是通过控制图直观地反映事故的波动情况,以了解生产过程中安全状态的一种方法。应用控制图法,能明确事故管理目标,降低事故频率,掌握事故发展趋势,进行动态安全管理,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一、事故控制的原理 按一定时间统计出事故的发生人次,就象做一次重复抽样统计事故数量一样,是一随机变量,并且大致符合二项分布。 由二项分布可知,某单位在某时期有n人工作(或在册人数为n),设P为每人发生事故的概率,并假设每人发生事故的概率近似相等,那么X人发生事故的概率为: 当 P较小,而 n足够大时,二项分布趋于正态分布:X~N(np, n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