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絮凝沉淀法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进行了处理,探讨了絮凝剂种类、絮凝剂投加量、絮凝剂和助凝剂的配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SO4,Al2(SO4)3,PAC和PAM这几种混凝剂对所处理废水的COD和UV254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FeSO4和PAM联合使用时的处理效果最好。在FeSO4投加量为400 mg/L,PAM投加量为6 mg/L,pH为7.7的条件下,废水的COD从3790 mg/L降到606 mg/L,去除率可达84%,UV254去除率达到52%,大大降低了垃圾渗滤液后续处理的负荷,为垃圾浓缩液的初步处理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2.
Fenton试剂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Fenton试剂对吉林某化工厂产生的苯酚废水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了H2O2、FeSO4·7H2O、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酚废水中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处理苯酚废水时,受到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顺序为H2O2〉FeSO4·7H2O〉pH〉反应时间。并确定Fenton处理此类苯酚废水时最佳的运行条件为:H2O2=8mL/L,FeSO4·7H2O=1.5g/L,pH=3.5,反应时间为40min,且此条件下COD去除率为79%。  相似文献   

3.
Fenton氧化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长沙市黑糜峰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原液,考察了影响COD去除率的各种因素,包括初始pH值、FeSO4·7H2O投加量、双氧水投加量、反应时间及投加方式等,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3、FeSO4·7H2O投加量为0.5%、双氧水投加量为18 mL/L、反应时间为100 min、投加方式为3次投加的条件下,可使垃圾渗滤液原液的COD去除率达40%左右,并提高了生化比,为后续生物处理改善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Fenton试剂-曝气相结合处理保险粉生产废水。探讨了超声波-曝气对保险粉生产废水处理的协同作用以及多种因素对保险粉生产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100mL COD为11500mg/L的废水(初始pH=5)在超声功率为200W下,辐射60min,H2O2用量1.3mL,FeSO4用量为0.06g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5.
Fenton试剂处理难降解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方法,考察了初始pH值、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对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与FeCl3絮凝法的比较探讨了Fenton法处理渗滤液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处理渗滤液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4,FeSO4·7H2O(20%)投加量0.6mL/100ml,H2O2(30%)投加量3.0mL/100ml,反应2h,此条件下处理可使CODcr去除率为84.77%,色度去除率为60%。Fenton法处理渗滤波时,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主要靠氧化作用。Fenton处理可有效地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主要通过絮凝去除。  相似文献   

6.
稻壳热解发电含酚废水是稻壳热解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水的集合,它是一种有毒、有害废水,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本文在微波条件下进行了正交实验研究和单因素实验研究,发现pH值、反应时间、H2O2浓度、FeSO4浓度等因素对反应有影响,而且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为:pH值、FeSO4浓度、H2O2浓度、反应时间。实验得出了最佳条件:pH值为3,反应时间为7min,H2O2浓度为1500mg/L,FeSO4浓度为120mg/L,微波功率为400W。处理后水样的COD去除率超过81%,挥发酚去除率超过99%。  相似文献   

7.
以直接耐晒黑为目标污染物,以FeSO4浓度、KBH4浓度和改性海泡石的投加量为影响因素,应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优化了以改性海泡石为载体的纳米铁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在所选的试验范围内,FeSO4浓度和KBH4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纳米铁材料的制备有显著影响,对其去除直接耐晒黑性能的影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且FeSO4浓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改性海泡石的投加量和KBH4浓度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改性海泡石负载纳米铁的最佳制备条件为:0.13 mol·L-1的FeSO4溶液50 mL,0.18 mol·L-1的KBH4溶液50mL,改性海泡石的投加量为2.86 g.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纳米铁材料,其XRD谱图在2θ =44.7°处出现了Fe0的特征衍射吸收峰;对直接耐晒黑处理3h后,直接耐晒黑的去除率可达98.9%,比仅采用改性海泡石的去除率提高了35.7%.  相似文献   

8.
利用改进铁氧体法,石灰乳做中和剂,实验研究了不同FeCl3/FeSO4初始浓度、pH值、FeCl,及FeSO4加入量(Fe^3+/Mn^+比值)、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下,城市污泥用乙酸-双氧水淋溶处理液中铜、锌、铬、镍、镉、铅去除率。结果表明:在pH为9、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h、FeCl,和FeSO4初始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05mol/L;Fe^3+/Mn^+(Cu,Zn,Ni,Cr,Cd,Pd离子总和)=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铜、锌、铬、镍、镉、铅去除率为94%,98%,86%,92%,89%,99%;处理后的液体中铜、锌、铬、镍、镉、铅含量达到安全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Fenton试剂对水中酚类物质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采用Fenton试剂对苯酚、对氯酚、2 ,4 二氯酚、2 ,6 二氯酚、间甲酚、对硝基酚和邻硝基酚模拟水样进行处理 ,并考察了H2 O2 及FeSO4 浓度、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Fenton试剂降解酚类物质的影响 ,得出Fenton试剂降解酚类物质非常有效 ,当H2 O2 浓度为4mmol/L、FeSO4 浓度为 0 .5mmol/L ,在pH为 3 ,室温条件下反应 40min则Fenton试剂对试验所做 7种浓度为 50mmol/L的酚类物质的去除率均在 98%以上。为该工艺处理实际含酚废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力  李伟光  王勇  宿程远 《环境工程》2012,(Z2):113-116
对皮革废水混凝处理的条件进行优化,分别采用FeSO4·7H2O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混凝剂和助凝剂,以COD、总铬和硫化物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强化混凝处理皮革废水的最优条件并进行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当FeSO4·7H2O投加量为1800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7.5mg/L,pH为10,混凝效果最好,对COD、总铬和硫化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4.92%、99.40%和99.71%。  相似文献   

11.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地表水中痕量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地表水中的钒的方法。优化了仪器条件后,水样经硝酸酸化后,用ICP-MS直接测定溶液中的钒含量。方法在0.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仪器检出限为0.04μg/L,其回收率在98.4%-10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本方法具有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特点,完全满足地表水、饮用水等实际样品的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郭威  殷淑华  徐建新  徐东昱  高丽  郝红  高博 《环境科学》2016,37(9):3333-3339
为全面了解三峡库区(重庆—宜昌段)干支流沉积物中钒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赋存形态、污染程度,在三峡库区采集水体沉积物样品67个,测定了沉积物中钒的含量及其化学赋存形态,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研究区范围内沉积物中钒的含量范围为89.4~175.2 mg·kg-1,平均值为123.7 mg·kg-1,略高于长江沉积物背景值;2库区沉积物中钒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呈现库区干流含量大于支流,干流下游沉积物中钒含量高于上游;3沉积物中钒含量的极值点出现在较发达县(区)附近,考虑其来源可能是人为源汇入;4库区沉积物中钒的赋存形态主要以残渣态为主,所占质量分数为80%~89%,并与总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5沉积物中钒污染程度较小,潜在环境危害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3.
万奇  段雷  贺克斌  陈亮  李俊华 《环境科学》2011,32(9):2800-2804
制备了Ce掺杂的低矾V2O5-WO3/TiO2催化剂,在模拟燃煤烟气条件下开展Hg0的脱除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Hg0脱除能力,在200~500℃的温度范围内能脱除烟气中95%的Hg0.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比表面积、 孔容和孔径与汞脱除能力没有显著相关性.XPS的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Ce是以Ce4+的形式存在,有利于Hg0的脱除反应.抗硫抗水实验表明,H2O会轻微抑制Hg0的脱除反应,主要原因是H2O和Hg0在样品表面的竞争吸附;SO2会促进Hg0的脱除反应,原因是SO2能增加样品表面的酸吸附位且增加表面Hg0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4.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剑湖表层及柱状沉积物钒(V)含量,采用改进BCR连续提取法提取V各形态,并对V空间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粒度对剑湖沉积物V及形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剑湖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颗粒均以粉砂粒和细砂为主,细颗粒V含量更高.表层沉积物V含量为(117.82±63.31)mg/kg,其水平空间分布差异较大.V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含量分别为(8.91±8.91),(18.36±10.53),(7.67±7.67),(80.22±58.71)mg/kg,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且黏粒和粉砂粒对V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影响较大.V垂直分布差异大,底层V含量高于表层,少部分区域受黏粒和粉砂粒影响.剑湖沉积物V污染程度小,大部分地区潜在生态风险较低,底层沉积物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都高于表层.  相似文献   

15.
应用钒( V) 5 Br P A D A P H2 O2 体 系产生的 络合极 谱波对地 面水中 的钒 进行 了测 定,并 讨论了测试 条件。钒 浓度在 001 ~225 μg/25 m L 范围 内极谱 电流与钒 含量呈线 性关系 ,本法具有 较高的选择 性和灵 敏度,测定 地面水 中的钒结 果令人 满意  相似文献   

16.
钒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钒处理对金优63、T优259两个不同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钒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两种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但随着钒污染浓度的增高,逐渐受到抑制,且根长受影响的程度大于芽长。从生长和生理生化各指标变化情况来看,不同浓度钒处理下,两种水稻幼苗根系脱氢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T优259对钒污染的抗性大于金优63。  相似文献   

17.
化石燃料原油和原煤的燃烧、含钒矿石的开采和冶炼是大气中重金属钒的主要来源。文章利用重金属钒的排放系数分析了中国1978-2010年人为过程释放到大气中重金属钒的总量和行业重金属钒的排放,预测了2020年和2030年中国大气中重金属钒的排放量。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中国钒的排放量增加了4倍,中国2010年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重金属钒总量达3.18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12%。原油燃烧释放到大气中的钒约占总量的85%,煤炭燃烧的排放量占10.5%,其中工业耗油向大气中释放重金属钒的比例从1980的71%下降到2008年的42%,总量从3 721 t增加至9 361 t;交通运输行业从10%上升到36%,总量从547 t增加至7 967 t;其它行业(农林牧渔水利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生活消费)基本维持在20%左右,总量从986 t增加至5 052 t。因此,应加强大气中钒的监测和管理,预防大气钒污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陕西的石煤主要分布在陕南秦岭南坡的商洛地区,但大部分石煤钒矿属于难处理矿,钒大部分以V(Ⅲ)和V(Ⅳ)存在,目前企业大多采用“焙烧+稀酸浸出+氨法沉钒”或者“强酸浸出+氨法沉钒”工艺进行生产。存在的问题一是钒的综合回收率为65%左右,整体偏低;二是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氨使得废水闭路循环难度大;三是矿区大部分位于汉丹江水系的中上游地区或临近出省断面,选址较为敏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并对陕西省石煤提钒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喻旗  龙明礼 《环境工程》2007,25(6):96-97,39
介绍用含钒石煤生产五氧化二钒的原理和低污染生产工艺。论述了五氧化二钒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的产生及其废水、废气、噪声的治理方法与效果。并介绍了废渣的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及五氧化二钒生产可能带来的放射性影响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选取资源能源利用、生产工艺技术、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4类一级指标及其下属的18个二级指标,对陕西省18家钒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分析结果:陕西省钒行业各评价指标的平均值属中等偏上清洁水平,矿石回采率、浸出率(湿法)、沉钒率、热解率、钒总回收率等指标得分较高,氨消耗和排放量、废石排放量、废水钒浓度及酸消耗量(火法)等指标得分较低,提出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生产工艺设备三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