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对选定的苯类物质非密闭操作过程较集中的芳烃装置进行职业暴露分析和评估,为石化企业苯类物质的健康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类活动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尤其是苯系物(BTEX),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室内苯系物具有浓度低、释放周期长及来源复杂等特点。由于活性炭(AC)优异的孔道结构和易调控的表面化学性质,采用活性炭吸附苯系物是封闭/半封闭空间空气污染控制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本文综述了封闭/半封闭空间苯系物的理化特征、活性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吸附苯系物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活性炭物理结构、表面化学性质、苯系物分子结构和吸附条件。此外,还进一步探讨了活性炭再生技术,并展望了针对封闭/半封闭空间苯系物污染的活性炭吸附技术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大同市云冈宾馆2002年1月和8月的大气颗粒物中苯并(a)芘的浓度及同期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温度、风速、湿度等气象要素对大气颗粒物中苯并(a)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了它们的相关关系,此工作对城市大气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污染的控制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3种刺激性化学战剂对鱼类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国际通用鱼种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及中国特有鱼种稀有鮈鲫(Gobiocyprisrarus)2种试验生物,对二苯氰胂、二苯氯胂、苯氯乙酮3种化学战剂进行了静态及半静态2种方式的急性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对于不稳定受试物,半静态试验方式更能满足对浓度的质量控制要求;对于鱼类,这3种化学战剂均属于极高毒性水平;这3种化学战剂对于鱼类的急性毒性程度不同,二苯氰胂、二苯氯胂的毒性在同一水平,其中二苯氯胂毒性略强些,苯氯乙酮较另2种物质的毒性弱一个量级,比较2种鱼类的试验结果得出,稀有鮈鲫与斑马鱼敏感性相似.   相似文献   

5.
苯系物尤其是苯、甲苯和二甲苯作为重要溶剂和基本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油漆、农药、医药、有机化工等行业,由此而产生的废水、废气便成为河流、空气和地下饮用水等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来源。除苯是已知的致癌物以外,其它几种化合物对人体和水生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在我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中,苯、甲苯、乙苯及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均榜上有名。因此,测定水中苯系物含量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固相萃取(SPE)技术富集水样中苯系物的思路,选择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和异丙苯作为目标化合物,对C18键合相吸附剂富集水中苯系物的吸附和脱附过程的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为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水中苯系物的检测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收集了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464个室内苯浓度数据,基于中国人群暴露参数计算了我国成年人群在不同室内场景的苯暴露致癌风险;应用蒙特卡洛方法推导我国室内苯浓度健康阈值.结果表明,全国各类场景的室内苯浓度几何均值为0.030mg/m3.4种室内场景中,职业暴露场所具有最高的苯残留水平,均值为0.052mg/m3;居室暴露风险贡献最大,人群终生致癌风险为9.30×10-5;基于中国人群暴露参数推导的健康限值为0.020mg/m3,略低于我国修改后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22)中规定苯的限值.我国部分居民存在高于可接受水平的室内苯暴露的致癌风险,居室暴露风险尤其值得关注.室内苯标准的修改和实施有利于室内苯污染的控制和降低人群苯暴露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交通干道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冬季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冬季对上海市交通干道附近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连续6天的监测.采用GC-MS定性检出28种物质,芳香烃和烷烃分别占32%和25%.在检出物中有8种属于美国EPA优先控制的有毒有害物质.GC-FID定量表明,芳香烃中含量最高的是苯系物(BTEX)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其中甲苯浓度最高.苯系物的浓度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良好相关性说明苯系物的来源与机动车尾气密切相关,而且都受风速和车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崔学慧  李炳华  陈鸿汉 《环境科学》2008,29(7):1806-1810
为查明苏南太湖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在苏南北部(C区)、东北部(W区)和东部(S区)3个地区共采集56组地下水样,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组分浓度,并运用谱系聚类分析法和分子比例法探寻多环芳烃来源.结果表明,检出的多环芳烃中以3~4苯环组分为主,总多环芳烃浓度最高达32.45μg/L,均值为4.42μg/L.多环芳烃分布具有区域分布特征,高值点多出现在工业区附近.分子比值法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多环芳烃来源是化石燃料和石油源叠加的结果.谱系聚类分析法结果表明, C区各采样井的苯并(k)荧蒽异常浓度控制该区的聚类结果;W区各采样井的苯并(a)蒽异常浓度控制着该区聚类结果;S区各采样井的苯并(b)荧蒽异常浓度控制该区的聚类结果.在0.05水平上, C区的荧蒽、苊、亚二氢苊、菲、苯并(a)芘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0.680~0.712;W区的苯并(g,h,i)芘、苯并(a)蒽和苯并(a)芘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到达0.724~0.773;S区的亚二氢苊和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59.可以推测出各区所列的这几种多环芳烃组分很可能分别来自于各区内同一类型污染源.  相似文献   

9.
不同下垫面苯系物的挥发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童玲  郑西来  李梅  胡志峰 《环境科学》2008,29(7):2058-2062
结合石油化工区挥发性污染物泄漏控制的需要,选取淄博地区代表性的砂土、壤土和水3种下垫面,对苯系物的挥发行为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类型下垫面中苯系物单组分及其混合物的挥发动力学曲线、最优拟合公式和挥发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3种下垫面中,苯系物组分及混合物的挥发速率大小依次为:苯>甲苯>BTEX>二甲苯>乙基苯;而苯系物在静水面上的挥发最快,砂土中次之,壤土中挥发最慢.另外,3种下垫面中苯系物的挥发速率常(系)数与蒸气压的关系均呈线性正相关,挥发速率系数随着组分蒸气压的增大而明显增大.下垫面对苯系物挥发的影响机制主要表现为对挥发面积和介质在挥发扩散过程中可利用孔隙通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代表性城区苯系物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污染状况和时空分布特征,以一代表性城区为观测对象,以定点观测与功能区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在冬夏季节开展苯系物观测。观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水平已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组成上,甲苯>二甲苯>苯>乙苯>苯乙烯>异丙苯。空间分布上,工业区、混合区苯系物浓度相对较大,投诉集中区域呈现甲苯异常高值;垂直分布上,甲苯、乙苯、二甲苯浓度变化趋势一致,相对高值出现在21 m和81 m;苯的变化略有差异,在45 m出现明显高值。时间分布上,苯、乙苯、二甲苯冬季浓度大于夏季,而甲苯,道路区冬季和夏季浓度相差不大;日变化特征中,苯系物的变化具有多峰型特征,早晚浓度较高,中下午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
针对乙烯裂解装置污水会逸散出少量的VOCs气体,其苯系物及烯烃类物质含量高、恶臭明显、湿度大、浓度波动大,治理难度极大,所处环境为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且废气可能达到爆炸下限,安全控制措施要求高这一情况,建成了国内首套防爆型低温等离子体VOCs废气治理设施,在某石化公司防爆1区安全运行一年,实践证明:苯系物、烯烃、硫化物的去除效率可达98%以上,达到国标的各项要求,电气安全控制措施能够满足防爆1区。  相似文献   

12.
行驶机动车尾气排放VOCs成分谱及苯系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宁波市10辆不同车型的机动车在实际道路行驶时的尾气排放进行了采样和分析,获得了不同车型机动车的VOCs排放成分谱.此外,分析了排放控制技术和行驶里程对苯系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喷技术车辆尾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污染物明显低于化油器技术车辆;对于同一技术车辆,高行驶里程的出租车由于汽车的劣化使得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排放量比低行驶里程私人车辆大大增加.检查维护制度(I/M)的实施将对减少有毒有害的汽车尾气排放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对于使用了电喷和三元催化装置的车辆,冷启动将导致苯系物排放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用活性及耐附低浓度苯类废气时,空塔气速和气流在吸附的接触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研究了活笥在已经吸附若干质量的苯类物质以后的吸附性能。据此绘制了空塔气速一吸附效率和活性炭含苯率一吸附效率等关系曲线。研究表明,使用活性炭可以有效地净化低浓度苯类废气。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法测定油漆稀释剂中的苯系物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建立了油漆稀释剂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异构体多种有毒有害成分同时检测技术。采用HP-5石英毛细管柱分离,FID检测器,一氯代苯作为内标,考察了主要苯系物的线性,校正因子和回收率情况。结果:线性回归情况良好,相关系数r除苯以外均>0.99;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的平均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229、0.6994、0.7347、0.7230、0.7320;回收率分别为98.57%、97.69%、95.92%、97.41%、94.19%。两种无苯稀释剂苯系物总量分别为:50.98%、49.88%,含有微量苯;松香水中苯含量为6.77%、苯系物总量12.93%,毒性大于无苯稀释剂。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土壤气中实测苯浓度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室外呼吸暴露途径为例,推导了该途径下基于土壤气中ρ(VOCs)的风险计算模型,并在北京某焦化厂苯污染区域进行应用. 结果显示,相同暴露途径下,与采用ASTM模型的理论计算值相比,基于现场土壤气中实测的ρ(苯)低至少1个数量级,基于实测土壤气中ρ(苯)所得风险值低1~2个数量级. 因此,建议对于污染范围较广、污染情况较复杂的大型VOCs污染场地,当采用ASTM模型计算的风险过于保守时,可遵循场地风险评价中分层次风险评价的思路,采用污染区域实测土壤气中ρ(VOCs)进行风险计算,确保风险计算结果更为客观、划定的修复范围更合理以节省不必要的修复资金.   相似文献   

16.
以苯为目标污染物,玻璃弹簧负载型TiO2膜为催化剂,在紫外线照射下,探讨了自制反应器内湿度、苯气体的流速和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流速为5L/min时苯的降解效率为74.6%,湿度为30%时苯的降解效率为81.6%,初始浓度为0.158mg/L时苯的降解效率为94%,在这三种情况下苯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GC-MS联用直接分析粘合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主要研究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胶粘剂中苯及二甲苯等苯系物,采用全扫描法分析了其组成,选择离子扫描及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了胶粘剂中苯、甲苯、二甲苯。并对苯、甲苯及二甲苯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8.
郭正  田子贵 《环境工程》2000,18(2):33-34
对氧化铬焦油渣焙烧处理中含尘、酸、苯及苯系物烟气的治理,提出一级喷淋水膜除尘并回收低浓度醋酸,二级涅式捕集苯系有机物净化技术。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醋酸回收率达95%,苯、甲苯、二甲苯去除率分别达到97.9%、99.7%、99.9%,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郭正  田子贵 《环境工程》2000,18(2):33-34
对氧化铬焦油渣焙烧处理中含尘、酸、苯及苯系物烟气的治理 ,提出一级喷淋水膜除尘并回收低浓度醋酸 ,二级湿式捕集苯系有机物净化技术。运行结果表明 ,该工艺醋酸回收率达 95 % ,苯、甲苯、二甲苯去除率分别达到 97 9%、99 7%、99 9% ,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