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从危险废物的产生、分类、处理处置、管理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三峡库区的管理现状,并针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规划,结合国外危险废物管理经验,从管理方式、技术发展、处理处置方式、设施建设和运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危险废物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险废物污染日益受到重视,在最近制定的《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年)》里将其作为一个重要专题进行污染防治规划。本文结合这个规划,对广东省危险废物的产生、处理处置、排放、管理等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和结合今后的发展规划,从管理、技术发展、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营等方面提出较为系统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广东省危险废物的产生与流向、处置设施建设、工艺技术、污染防治以及管理等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规划要求,从管理、技术发展、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营等方面提出较为系统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特性,对公众健康或环境构成重大或潜在的威胁.基于东莞市危险废物产生、处理、处置情况的调查分析,归纳出该市危险废物监管难点和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危险废物管理经验,结合东莞市实际情况,提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对策与建议.建议加强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理;提升处理、处置综合技术能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升危险废物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5.
危险废物因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多种危害特性,如果暴露于环境中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及时而有效地处理处置危险废物意义极为重大.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其来源,并指出其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总结了我国目前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的现状,根据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政策,分析了危险废物的处置措施,系统地论述了常规危险废物的常用处置方法,从而揭示了我国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面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针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1996年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其中对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进行了特别规定。但我国对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认识和对危险废物的管理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危废污染控制体系。针对上海市企业所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从上海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的实际出发。依据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在政府许可下的市场化经济手段管理方式,探索用市场机制治理和防止危险废物环境污染的方法,以及现阶段政府在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发展方面可实行的措施。确定适合上海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技术经济政策。以解决上海危险废物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危险特性,随意倾倒或利用处置不当将直接影响水、气和土壤环境质量。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与实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但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形势的不断变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认识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基础和能力薄弱、无害化处置能力供需矛盾突显等问题仍然突出。本文从规范化管理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源头管理、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科学布局处置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家庭产生的危险废物因产生量少、分布广泛、难以管理等原因,尚未纳入危险废物管理体系。家庭危险废物混同生活垃圾进行管理、处置,对地下水、大气、地表水、土壤产生污染。文章对美国及欧洲的家庭危险废物管理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其管理措施为:在法律管理体系下,以分类收集为主,宣传教育为辅,采取无害化处置方式。我国目前对于家庭危险废物的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处理处置设施也不完善。文章基于对国外管理特点的分析,针对我国国情对家庭危险废物管理提出以下建议: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收集、运输和处置系统;通过教育宣传等方法提高全民对家庭危险废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内在需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我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和利用处置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提出了以下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健全完善危险废物环境治理政府领导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企业主体责任体系和全民行动体系;健全完善危险废物环境治理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完善危险废物环境治理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有关指示精神,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全国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情况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政策文件系统梳理,识别出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置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目前仍存在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和管理有待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薄弱、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匹配不均衡、集中处置区域合作和跨省(区、市)协同有待探索、处置产业有待升级发展等问题.建议编制实施全国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升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调查评估和监管信息化能力,统筹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体系,推动利用处置技术优化升级,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补短板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从危险废物的涵义出发,指出了危险废物的特性和分类,分析了中国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置现状,工业危险废物对水体、大气、土壤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从工业企业、经营单位和环保部门三个层面,指出了工业企业危废业务薄弱和管理不规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处置能力不足和结构不合理以及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的三大问题,提出了解决好危险废物的出路问题、抓好重点种类危废管理和深化重点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三项对策建议,做出了必须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供应商,以常规焦炉炼焦工艺为主,常规焦炉会排放气体、液体和固体污染物.常规焦炉危险废物的产生现状是种类多、产生工艺节点多样、产生量大、污染物种类繁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大.对高附加值的高温煤焦油采取深加工的方式生产多种化工原料,脱硫废液的利用方式是提取单品精盐和制酸,其他低附加值的常规焦炉危险废物回配煤单元炼焦.当前,我国常规焦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存在3个问题:①部分高温煤焦油深加工技术不属于清洁生产技术;②脱硫废液提取的盐缺乏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脱硫废液制酸设备稳定运行难度较大;③危险废物回配煤单元可能引起炼焦产品质量下降和环境风险增大.针对我国常规焦炉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存在的问题,建议从3个方面提高炼焦危险废物利用率和加强安全处置:①遵循《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利用环节豁免条件,采取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促进高温煤焦油利用;②制定以脱硫废液为原料提取盐的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将小规模企业产生的脱硫废液"点对点"集中输送至专门利用脱硫废液制酸的企业生产硫酸,开发易于推广、平稳高效连续运行和自动化控制的提盐和制酸技术,提高脱硫废液利用水平;③常规焦炉危险废物返回配煤工序炼焦时应精准管控,确保炼焦产品质量,防范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3.
固体废物具有"废物"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是从其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利用的全过程管理。文章阐述了当前固体废物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企业对固体废物的认识不足、危险废物底数不清、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监管能力不足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初步探析了固体废物管理中存在的廉政风险,主要产生于危险废物转移审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办理、进口固体废物许可证办理、环境监管执法过程中,并提出了减少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廉政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危险废弃物安全填埋场的选址及安全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而其中危险废弃物占有一定比例,如果对这类废弃物不适当或随意处置,则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将产生有害影响.文中就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作用、选址要求、选址工作程序、建设标准、营运管理体制,以及污泥稳定化固化预处理方案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沈阳市苏家屯区危险废物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危险废物的来源、产生量、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危险废物管理处置对策,包括开展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加强苏家屯区危险废物监督管理;源头控制危险废物污染产生和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场等。  相似文献   

16.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险废物对人类和环境能产生极大的危害,具有"废物"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是从其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利用的全过程管理。文章阐述了危险废物的管理现状和特点,结合当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摸清危险废物底数、提升企业危险废物管理水平、推进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建设、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议、对策,以更好地促进危险废物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关键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风险防控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我国当前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面临的形势主要是产生量大且持续增加、污染事故频发和环境风险凸显、利用处置短板明显以及综合利用风险防控明显不足;面临该严峻形势的关键原因,包括管理制度顶层设计不够完善、风险防控基础研究薄弱、环评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和管理支撑体系不够完善.针对面临严峻形势的关键问题,建议从4个方面加强危险废物风险防控:①加强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协同,强化产生者主体责任;②强化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监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机制;③建立《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名录》,统一协调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和利用处置管理;④完善危险废物管理标准规范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和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