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大气中重金属等污染物与颗粒物结合在一起,随其进行迁移,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对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是治理的必要前提。概述了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来源分析方法,重点综述了当前同位素示踪法在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溯源中的应用现状,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灰霾天气与大气颗粒物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大气污染加剧,灰霾天气也随之增多。综述了灰霾天气期间大气颗粒物在时空分布和污染水平2方面的污染特征,分析了大气颗粒物与能见度相关性,介绍了国内外对灰霾天气期间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及源解析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灰霾天气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杭州城市大气消光系数和能见度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杭州市能见度下降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在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PM10、PM2.5)的质量浓度进行了观测,结合晴天天气条件下的大气能见度,推算污染物和水汽分子对大气的消光散射,发现细微颗粒物的散射消光特性对杭州市能见度下降起主要作用,并得到能见度与细微颗粒物浓度比值(PM2.5/PM10)的关系;分析了大气能见度和消光系数与PM2.5/PM10和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2017年底绵阳出现的一次重污染天气,绵阳政府于2017年12月25日0时至29日12时首次实行了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利用2017年12月20日至2018年1月2日绵阳4个国控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CO、NO_2、SO_2、O_3、PM_(2.5)、PM_(10)的数据分析限行前后的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数据进行污染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PM_(2.5)和PM_(10)是此次重污染天气的首要污染物,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对PM_(2.5)和PM_(10)有一定的减排效果。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对NO_2、SO_2、O_3具有明显的减排效果,而对CO几乎没有减排效果。限行前和限行期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化学转化形成的二次颗粒物,而限行后则转为沙尘、扬尘等一次颗粒物。江油对绵阳大气颗粒物PM_(2.5)、PM_(10)影响很大,气流轨迹出现频率高,大气颗粒物浓度也高,有必要考虑进行区域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灰霾天气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浙江省近50年的灰霾天气统计数据,总结了浙江省灰霾天气特征。以杭州市为例,从杭州市地形地貌、气候因素和污染物排放因素3方面分析了杭州市灰霾天气成因,介绍了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源解析。结果表明,杭州市灰霾天气频率显著升高,污染物排放是导致灰霾天气发生频率升高的直接原因,杭州市大气颗粒物中以细微颗粒物为主,大气污染类型已从煤烟型污染转变成复合型污染。结合杭州市大气污染现状,初步提出了灰霾天气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序 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在我国很多城市,尤其在采暖地区的城市是重要污染物.由于以往大气污染监测的取样上截止粒径为50—100μm,人们只注意肉眼看得见的大颗粒污染物,其中包括几十至100μm颗粒物,而把可吸入颗粒物(<15μm)的污染给掩盖了.对北京城区在采暖、非采暖期大气中IPM,探讨IPM的粒径分布规律、计算了采暖期与夏、秋样的质量中值直径、几何标准差以及作颗粒物的SEM.  相似文献   

7.
新书介绍     
大气化学 J.Heicklen著的“大气化学”(Atmospheric Chemistry)于1977年在美国出版。全书分以下十章:1.大气结构;2.上层大气化学;3.电离层;4.大气污染物;5.碳氢化合物的氧化作用;6.光化学烟雾;7.O_3和单O_2的反应;8.SO_2化学;9.气溶胶化学;10控制方法。该书较为系统地全面论述了大气化学的各种有关问题,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博引了近年来大气化学研究方面的很多文献资料,并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化学反应机理、污染状况发生的条件和频  相似文献   

8.
通过酸缓冲能力的测定实验,研究杭州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的酸缓冲能力,并利用二重源解析技术,解析了大气颗粒物中碱性组分的来源.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呈弱碱性,对降水酸度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但作用较小.总体而言,TSP与PM10的酸缓冲能力与其浓度呈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明显,TSP的酸缓冲能力比PM10强.Ca是影响大气颗粒物酸缓冲能力的关键化学组分.TSP的酸缓冲能力主要来自建筑水泥尘.  相似文献   

9.
某厂化学镀镍线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其中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硫酸雾。水污染物为总镍、总铜、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总磷、氨氮等。固废废弃物均为危险废物,包括废包装材料、酸性废液、含镍废液。该文分析了化学镀镍线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防止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准确地获得成都市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针对成都市社会餐饮、家庭餐饮和食堂餐饮分别选择监测对象进行细颗粒物(PM2.5)、非甲烷总烃(NMHCs)、油烟、氮氧化物(NOx)、SO2和CO 6种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分别按照用油量、就餐人次和灶头风量3种核算依据计算了6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并计算成都市餐饮...  相似文献   

11.
固定源是氮氧化物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通过对主要固定源氮氧化物生成机理及现有的排放控制技术进行论述,分析我国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相对宽松,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普及,并提出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治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及控制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定源是氮氧化物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通过对主要固定源氮氧化物生成机理及现有的排放控制技术进行论述,分析我国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相对宽松,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普及,并提出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治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是目前测量大气OH 自由基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本文总结了20 多年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用于测定大气OH 自由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测量中的不确定因素及其对策,并着重介绍了目前最常用的基于气体扩张的低压荧光(FAGE) 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大气汞的来源及其浓度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汞是全球性的污染物,其来源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亚洲地区是最大的人为大气汞排放源,占全球人为排汞量的67%(质量分数),其中又以中国为最.燃煤和有色金属冶炼对中国大气汞排放的贡献最大.环境界面的释汞通量是全球大气汞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不同环境界面的释汞通量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了不同地区大气...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污水资源化的历史与现状、污水资源化常规技术及深度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对中水回用工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探讨了工业废水回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在我国进一步推广污水资源化措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城市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大,蔬菜中硝酸盐污染较为严重而亚硝酸盐污染也不容忽视。探讨了蔬菜受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华北山区位于华北平原与陕甘黄土高原以及内蒙古高原之间,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它又是我国华北平原、京津唐等大城市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源地,生态环境类型复杂多样,但由于人类活动频繁,自然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系统结构紊乱,功能脆弱,自身恢复能力较弱。积极开展华北山区的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不仅对解决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存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华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华北山区的生态系统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该区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若用吉尔型法求解大气化学模式、动力学模式和灵敏度分析时,预估矩阵是不对称矩阵。在图论中该矩阵对应于一有向图( 一种类型的反应图) ,顶点代表反应物或产物,边表示反应。图论中将有向图划分成强成分可以用于LU 分解一系列小矩阵代替直接LU 分解预估矩阵本身,从而提高了效率。以大气化学模式的碳键机理和乙烷裂解动力学机理两例说明,给出了许多划分强成分前后动力学模型和灵敏度分析有关的有向图及其有关的矩阵,本法与间接法和其它方法的灵敏度分析的结果符合得很好,并评价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略论述了20多年来我国环境化学的研究状况,就环境污染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污染控制化学今后的研究趋势和重点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中国地形及气候特征的讨论 ,提出沙漠治水 ,水治沙漠的观点 ,为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污水治理 ,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