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排入博斯腾湖的农田废水水量、盐量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于人为的影响,使博斯腾湖从一个淡水湖泊转变为一个微咸水湖泊。本文基于这个事实,利用1982-1986年的焉耆盆地的水盐动态观测资料,估算了焉耆盆地灌区向博斯腾湖排放农业废水的水量和盐量,即从1962-1986年共向湖泊排入农业废水量36.29亿立方米,25年间向湖泊排盐量674.34万吨。  相似文献   

2.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对污染物质、污染物浓度、污染范围及其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是环境应急监测的基本工作要求。在不能利用管理手段有效获取污染来源等信息的情况下,开展溯源应急监测成为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处置的重要需求。然而通过资料调研及应急监测案例分析发现,石油类水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大多存在采样代表性不够、溯源手段不健全、特征污染物监测不全面,以及现行石油类监测方法不能完整说清污染状况等问题或不足。因此,建议通过优化整合水中石油类指标监测标准,构建与石油类污染特征相适应的技术规范及配套监测分析方法,以达到精准、全面反映石油类水体污染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应急监测对分析方法提出的快速、准确、及时的要求,对现行国标《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不适应应急监测需求的萃取、吸附2个预处理步骤进行了改进,为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用氯化四氟乙烯(S-316)替代四氯化碳(CCl4)作为萃取剂,均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比对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处理、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利用GIS等技术在设计开发新疆环境应急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理念,对其总体应用框架、主要应用功能等进行了分析。该系统设计既满足应急管理需要又考虑了污染源日常管理的工作需要,将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1998年1月1日实施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来江苏油田在环境管理以及规划、污染防治、环境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叙述,并对陆上石油开发这一特殊行业在实施上述标准过程中存在的不适宜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以供陆上石油开发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及其他一些企业在实施污斐入标准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环境应急监测最短路径分析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开发环境应急监测最短路径分析系统的目的.在ArcGIS Server的体系结构和开发方式基础上,利用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模型,对.NET环境下GIS服务端进行扩展开发,实现了对环境应急监测中最短路径分析的功能,并通过南通市网络化环境污染事故区域预警系统的应用介绍了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石油勘探开发中的石油类污染及其监测分析技术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首先介绍了陆地石油勘探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并总结出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油田附近水体和土壤受到石油类的污染。然后针对石油类监测分析方法展开探讨 ,并分水中石油类和土壤中石油类两部分 ,把我国和美国的监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进行油田环境现状评价和石油类污染物环境变迁规律研究中使用石油类分析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苏州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苏州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的适用范围和基本特点,明确了领导小组、各监测小组及网络成员单位在系统中的职责,提出了系统的工作程序,建议开展应急监测能力培训,建立应急监测信息交流系统,实施例行监督检查,研制并定期更新应急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配置必要的应急监测仪器装备,加强与网络成员单位的合作,定期评审和改进应急监测系统,以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实例表明,该系统在应急监测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4.14淮河石油污染事故中环境监测的相关工作,折射出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污染事故中的重要地位,并由此次事故中总结出相关经验和不足,希望通过此次事故能够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工作,积极做好环境应急预案,并能够从更多方面给予环境监测工作支援和加强。  相似文献   

10.
河流砷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响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急监测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前提和关键。介绍丁大沙河含砷废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提出应急监测的方案和方法,应急响应监测对象和范围布设科学,方案调整及时,为迅速正确进行污染事件处理提供了科学快速的技术支持。并从建立应急监测网络,加强领导、强化监测队伍能力建设及加强污染源监控等方面,阐述了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石油烃污染场地已经成为国内外重点关注的工业污染场地类型之一。国内基于人体健康风险的污染场地管理模式及分层次评估方法已经展现雏形,为风险管理者提供了基于人体健康的土壤石油烃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也为污染场地的防治与修复工作提供了决策支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历程,分析了石油烃类污染物检测方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并着重对比与分析了各标准制订的石油烃及其指示化合物的风险评估筛选值。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①完善石油烃监测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是精准获得风险评估结果的前提。现有石油烃馏分指标划分较为宽泛,有必要参考国外先进标准体系,逐渐完善石油烃馏分指标划分及其配套的定量分析方法。②新颁布的国家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在前期场地调查中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但是考虑到地域建筑物参数、人群暴露参数等的差异性,在后期场地调查中还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污染场地的具体修复目标值,并针对关键性参数作定量化解析。  相似文献   

12.
水生态监测能够为水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加强黄河水生态监测,维护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常规水质监测、生境监测和生物监测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水生态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在黄河流域的应用实践。结合黄河流域水生态监测尤其是生物监测相对滞后的现状,探讨了流域水生态监测的发展方向。建议加快黄河流域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建立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标准体系,探索新兴监测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粉煤灰吸附处理炼油污水中石油类物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炼油污水气浮后用于冲灰为目的,对粉煤灰吸附炼油污水中的石油类物质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了水灰比、与油水的混合时间、静置沉淀时间等因素对粉煤灰吸附石油类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灰比对粉煤灰吸附石油类效率的影响最显著。通过正交试验法,找出了粉煤灰处理炼油污水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指导现场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粉煤灰吸附处理炼油污水中石油类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证实在常温状态下粉煤灰对石油类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14.
土壤中石油类有机污染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所采用的各种分析方法基础上,指出了现有实验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主张尽量使用和开发仪器分析检测方法,并建议尽快规范土壤中石油类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尽早解决目前常用分析方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土壤石油污染防治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受筑坝建闸、河道断流、水质恶化、酷渔滥捕、人工引种、海水入侵、调水调沙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及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在目前流域内多目标同步推进的要求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不断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分析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资源量在时空分布上的演变规律,明确了是水资源短缺、工程建设、水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黄河流域的水生态危机。基于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管理理念,提出了新时代黄河流域水文-环境-生态协同保护与修复的发展策略,为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乌鲁木剂铁路局系统污水治理污染控制方法及途径,提出了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其最佳治理对策是:确定重点污染单位、污染源、用最低的治理投入,选择斜板隔油气浮工艺治理重点污染和次重点污染部门,得到较好的治理效果,否定盲目追求“零排放”的高投入方案。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环境安全评价包括对水环境质量、水环境健康、水环境风险的综合评估和对环境治理有效性的评价,是监测河流环境安全和支撑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技术手段。当前,我国尚未形成全面、有效的黄河流域环境安全评价体系。为此,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一套具有法治特色的黄河流域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黄河流域河南段2019年和2020年环境治理工作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同时,提出探索赋予河流合法权利,完善以《黄河保护法》为核心的黄河流域环境风险防控法律体系,将适应性治理融入联合执法,建立和完善“河长-警长-检察长”联动机制,建立黄河流域环境风险治理体系和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体系等法治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e Solomon River Basin is located in north-central Kansas in an area underlain by marine geologic shales. Selenium is an indigenous constituent of these shales and is readily leached into the surrounding groundwater. Portions of the Basin are irrigated primarily through the pumping of selenium-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from wells onto field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ter, sediment, macroinvertebrates, and fish were collected from various sites in the Basin in 1998 and analyzed for selenium. Selenium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and compared to reported selenium toxic effect thresholds for specific ecosystem components: water, sediments, food-chain organisms, and wholebody fish. A selenium aquatic hazard assessment for the Basin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protocol established by Lemly. Throughout the Basin, water, macroinvertebrate, and whole fish samples exceeded levels suspected of causing reproductive impairment in fish. Population structures of several fish species implied that successful reproduction was occurring;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immigration of fish from low-selenium habitats could not be discounted. Site-specific fish reproduction studie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true impact of selenium on fishery resources in the Basin. The U.S. Government’s right to retain a non-exclusive, royalty free license in and to any copyright is acknowledged.  相似文献   

19.
Groundwater and soil contamination caused by light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 (LNAPLs) spills and leakage in petroleum industry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n North America. Numerous site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generally classified as ex situ and in situ remedi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o clean up the contaminated sites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One of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ex situ remediation is the cost of 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in situ techniques have acquired popularity. However, the selection process of the desired techniques needs a large amount of knowledge. Insufficient expertise in the process may result in unnecessary inflation of expenses. In this study, petroleum waste management expert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researchers worked together to develop an expert system (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etroleum contaminated sites. Various AI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useful tool for site remediation decision-making.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knowledge engineering processe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conceptual design, and system implementation in the project. The expert system was applied to a real-world case study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t system can generate desired remediation alternatives to assist decision-makers. The application case study constitutes partial validation of the prototype expert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