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土壤环境监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空白试验、检出限、方法验证、质量控制和标准文本等方面,指出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对土壤环境监测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适用性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为保证土壤标准制修订质量和标准执行质量,应研究适宜土壤监测方法标准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及时修订《HJ 168—2010》或发布补充要求;对现有土壤监测方法标准进行技术评估,加强对于土壤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2.
根据《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修订技术导则》(HJ168-2010),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总磷进行了分析方法实验,并进行了环境样品和标准样品分析,实验结果都能与钼锑抗分光光度法(A)的分析结果很好地吻合。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总磷的数据要求,将P213.617nm分析线确定为最佳分析线。该实验为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磷纳入《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方法检出限是分析方法基本性能参数之一。根据《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的要求,此参数需要6家以上实验室基于特定样品测试数据的标准偏差得到。目前,标准文本大多采用各家实验室方法检出限中最大值。研究提出用稳健统计法处理方法验证数据,无需识别和删去离群值,可将离群值的影响降到最小。基于4组公开发表数据和2组实测数据,比较了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参与统计的3组数据29个检测项目中,常规方法确认的方法检出限被判为离群值占27.6%。取最大值存在数值偏高的风险。提出了用曼德尔k检验法识别1组方法检出限数据中的离群值,该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实验室数据与标准文本中方法检出限符合性判断。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总纲》(HJ 1111—2020)(以下简称《总纲》)的发布实施对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分析了《总纲》的主要内容,从标准名称、标准定位、术语定义、标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解读。提出,应优先制定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估和风险表征专项技术规范;按照《总纲》和基础方法类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制定应用领域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结合化学品管理领域的试行技术导则推广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逐步修改完善。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科学水平,保障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5.
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公告2020年第29号,《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技术规范》(HJ 1130—2020)等4项监测分析方法标准自2020年8月15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6.
不同分析方法测定结果间的比较,或者说如何判断两种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是检测实验室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其应用场景包括方法标准验证实验、新方法与经典方法间的比对,特别是在缺少标准样品、测试数据不满足t值检验的条件下,选用合适的判据尤其重要。以采用单波长激发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样品中Cd、As、Pb、Cu、Zn、Ni、Cr、Co、V、Mn、Mo、Sb等重金属含量所得数据为例,探讨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 168—2020)附录B中规定的"数据对t值检验法"的不足及改进办法,即用数据对相对偏差和再现性限合格率作为判据,判断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对一组验证样品分别用两种分析方法进行了测定,在数据对t值检验的基础上,取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与相关限值进行比较,或者取两者的差值与基准分析方法标准规定的再现性限进行比较,利用合格率大小协助判断了两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符合日常质控技术规范中关于精密度的规定,实用性强,是一条将数理统计原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合理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无组织排放监测的点位设置与采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企业排放大气污染物分集中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两种方式,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简称《标准》)和HJ/T 55-200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简称《导则》)是无组织排放监测的主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氯化氢、硫酸雾等气体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按照HJ/T2.2—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对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中的“大气质量现状监测,按污染源调查中的主要污染因子确定,监测方法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标准方法进行”。但是,在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大气污染物现状监测时遇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以及对环境产生的噪声。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对宜宾110kV吊黄楼变电站进行电磁环境监测,将监测所得结果对照国家规定的限值,对电磁污染水平进行评价。通过仪器的选择,监测点位的确定以及执行标准等方面的内容,比较系统的介绍了现行电磁辐射的环境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和《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J/T 70—2001)是测定水中COD_(Cr)现有有效的2种标准方法。针对这2种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给出操作建议。指出,对高氯废水稀释后采用《HJ 828—2017》方法测定水中COD_(Cr)时,稀释倍数太大或稀释后COD_(Cr)质量浓度20 mg/L,将降低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采用《HJ/T 70—2001》方法测定高氯废水中COD_(Cr)时,硫酸亚铁铵浓度应为0.10 mol/L;《HJ 828—2017》方法中高、低质量浓度分界点建议从50 mg/L改为60 mg/L,试验结果可行且对部分行业排放标准适用性更好;鉴于低浓度样品的精密度结果相对偏大,建议按照COD_(Cr)的浓度大小分级设定精密度的质控要求,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为依据,确定环境风险分析的研究线路,对评价单元进行风险识别,确定事故源项与风险因素。运用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蒙德法)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根据相关设计资料,选取各个参数,最后定量分析出单元的环境风险状况,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随着辐射环境复杂程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外良好实践和先进技术的出现,以及中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总目标的确立,中国的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标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中国辐射环境监测法规标准进行梳理和研究,指出现有法规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加快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及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系列导则和相关行业标准,以保证辐射安全工作规范开展,全方位保证中国辐射环境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近日批准《水质色度的测定稀释倍数法》等三项标准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并予公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一、《水质色度的测定稀释倍数法》(HJ 1182—2021)该标准自2021年9月15日起实施。二、《水质氧化乐果、甲胺磷、乙酰甲胺磷、辛硫磷的测定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HJ1183—2021)  相似文献   

14.
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的相对准确度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HJ/T76—2001《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标准中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的相对准确度计算和相对准确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中的重复性或复现性的假设、B类不确定度的忽略、标准分析方法平均值的采用和偏差检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推进国际履约进程,我国自2019年1月1日起停止实验室用途使用四氯化碳,原针对水中石油类的分析方法《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2)随之失效,新分析方法则在2018年10月正式发布。随着新分析方法的发布实施,有必要考察实验室采用新方法分析水中石油类的能力。通过汇总两次能力验证计划的统计结果,分析了实验室采用两种新方法分析水中石油类的能力。结果显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HJ 970—2018)和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测定水中石油类能力验证参加实验室的满意率分别为79.1%和86.6%,分别低于和高于新方法发布之前水中石油类检测能力验证参加实验室的满意率。实验室在操作时的样品空白、正己烷透光率以及器皿污染控制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目前市场上用于水质检测的石油类标准样品的来源较广泛,原料来源的不同可能导致标准量值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实验室的分析结果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16.
现行监测方法标准与监测技术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与分析了现行有效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与监测技术规范,指出了一些较早颁布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如最经常使用的《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1914—1989)等存在的未明确给出检出限、测定下限(即未给出方法的定性、半定量以及定量监测范围)以及使用术语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研究发现,《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等监测技术规范普遍存在的最大缺陷是没有引入测定下限的概念,未考虑与规定半定量区间内的监测结果报出问题。此外,这些规范也存在着术语使用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且对于低于检出限的监测结果应如何报出与参与统计的规定存在不一致现象。研究列举了一些存在问题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对其进行剖析,揭示问题,并对其下一步的修改、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是掌握其环境质量状况,摸清污染来源和影响范围的必要手段。监测点位是环境监测的基础,监测点位优化是提高环境监测代表性的必要手段。按照《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 730—2014)的要求,梳理了点位优化工作的基本流程,经过试优化,预计在全国将增设122个国控监测点位。其中,76个在原有监测点位中选择增设,46个按照规范要求新设。利用2013年监测结果进行插值分析,调整前后水质总体变化小,未出现颠覆性结论,同时提高了对陆源影响区域水质的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DCS系列蒸馏仪研究建立水质氰化物自动蒸馏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加热温度和真空压力、吸收速率、加热时间等参数的优选实验,找到该仪器针对水质氰化物的最佳预处理条件,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检测馏出样品。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实验、检出限与水质氰化物HJ 484—2009标准分析方法一致,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95%~104%,精密度2.6%~4.6%,符合环境监测水质分析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有20个元素项目,相应配套了33种分析方法。结合环境监测实际,探讨了GB 3838—2002存在的主要问题:15个元素项目23种分析方法不能满足Ⅰ类地表水监测,8个元素对应的18种分析方法相互矛盾,70%的分析方法没有结合当今仪器技术的革新而修订;19个元素项目指标概念模糊,同时分析方法的国际化程度低。针对GB 3838—2002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启示性建议,为完善或修订GB 3838—2002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南京某电镀企业搬迁遗留场地为例,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进行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场地作为工业用地开发,土壤中六价铬致癌风险高于可接受风险水平10~(-6)。该场地在开发前需进行场地修复,土壤中六价铬的修复目标为0.54 mg/kg,修复范围为电镀车间内、污水处理设施沟渠附近和总排口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