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藻类大量死亡后极易产生致嗅物.我们模拟了藻类的生长死亡过程,观测除藻后水体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的改变情况以及致嗅物的成分及浓度,以确定致嗅物质产生的途径.由于藻类死亡后细胞解体,藻类细胞中的氮、磷物质释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反而升高,而叶绿素-a也呈现下降趋势,整个试验过程后期溶解氧为0,水体产生嗅味物质,可采用吹扫捕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致嗅物质.实验证明,当藻型湖泊的藻类被基本去除后,整个水体的初级生产力受到严重的破坏,威胁到水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可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比值法解析老城区河段氮磷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12月—2015年2月,对南淝河老城区约4 km河段水体和主要点源的氮、磷污染物进行测定,并利用碳氮比(CODCr/TN)、氮磷比(TN/TP)、氨氮百分含量(NH3-N/TN)等主要指标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淝河老城区段水体的氮磷污染严重,氨氮百分含量接近甚至超过50%,具有一般城市生活污水的特征;氮磷比在春夏季处于藻类适宜的生长范围(9.0TN/TP22.6);整个水体处于低碳氮比水平(碳氮比小于2.5),不利于水体的净化;主要受上游望塘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和地表径流的影响。其主要支流四里河水体的氮磷污染亦相当严重,且氮、磷污染物的输入途径一致。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实际,分析了渔洞水库水体pH值变化成因,藻类的生长与pH及藻类与营养盐之间的关系,认为水体pH值变化存在两个方面因素,内因方面是渔洞水库水体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外因方面是气温,气温升高引起水温的升高和水库水体的分层现象,导致水体上下水层间好氧和厌氧加剧,从而引起水环境的周期性污染。针对近年来渔洞水库治理的实际,提出外源和内源污染治理措施及水库管理建议;同时对渔洞水库pH值异常变化及水资源保护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4.
对疏浚后的南京南湖底泥的TP、TN和COD释放规律、补水后的水质状况以及藻类演替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覆水中TP平均质量浓度基本不随自来水补入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TN和COD质量浓度随自来水补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水体中的TP、TN和COD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3月中旬起,出现藻类的大量繁殖,在2005年7月发生水华,藻类优势种由裸藻、隐藻和小环藻演替为裸藻、栅藻和韦斯藻,藻类总量由2005年3月的3.7×106L-1上升到2006年4月的1.5×107L-1。  相似文献   

5.
梅梁湖水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8年的4月—11月梅梁湖水域应急监测数据,探讨了梅梁湖水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蓝绿藻含量与TP、pH值和DO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N、SD和EC呈极显著负相关;与NH3-N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梅梁湖浮游植物生长受多个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但主要为TP、TN、水温和风速。  相似文献   

6.
地表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对pH值及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论述了水质富营养化后藻类生长对pH值及DO的影响,并对pH的变化给出了定量公式,对水中藻类的生长给出了pH限值。  相似文献   

7.
蠡湖综合整治十年来水环境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蠡湖2002-2012年湖体水质、富营养化状况和浮游植物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十年蠡湖综合整治工程,蠡湖水环境有了显著改善.TN、TP、NH3-N、CODMn和Chl-a浓度分别下降85.2%、70.4%、96.2%、55.3%和81.6%;TLI由70.9降至52.0,水体由中度富营养好转为轻度富营养;浮游植物种群结构有所演变,近二年种群结构呈现明显季节性差异,夏季蓝藻中的微囊藻成优势种,约占整个水体藻类密度的90%以上.蠡湖水质显著改善的同时,藻类水华情况未得到本质好转,在适宜的水文气象条件下易发生藻类水华.建议提高水体透明度,增加水体流动性,为进一步改善蠡湖水环境,乃至改善湖河小流域水环境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骆马湖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玻璃反应池为实验装置,分别研究了固化剂对上覆水溶解氧、p H、CODCr、TN、TP的影响,实验表明:利用纳米零价铁作用底泥有机物,能够缓解上覆水溶解氧的消耗。石灰作为稳定剂在水-泥体系中,对上覆水p H值影响较大,且在前30d p H降幅明显。投加纳米铁能够促进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小分子物质,有利于被微生物分解,使得水体中CODCr值迅速下降。石灰、粉煤灰的投加与TN相关性较明显,而纳米零价铁或粉煤灰对上覆水TP会产生持久、较大的影响,因此这几种材料运用在骆马湖底泥原位稳定化修复技术中,均能很好的发挥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景观水体营养状态调查及浮游藻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西安市城区景观水体浮游藻类状况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景观水体中有5个水体的水质未达到Ⅴ类水质标准,主要超标项目为pH值和TN;7个水体的ρ(N)/ρ(P)为16.6~43.6,磷为限制性因子;其中2个水体富营养化严重,DO含量低,水质达不到要求,其优势藻种为蓝藻门,含量占浮游藻类总数的64.3%~93.4%;而水质较好的贫营养水体优势种为黄藻门,含量占到浮游藻类总数的54.3%;通过6种生物多样性指数与景观水体营养状态的拟合,发现MeNaughton's多样性指数适合城区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市区的丽娃河、苏州河以及银锄湖三种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藻类干扰对生物发光法检测水体中细菌总数的影响。分别测定了三种水体中的藻类数量,并对其中的藻类鉴定到了种的水平。对采自三种水体的水样分别采用2μm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过滤。结果表明,过滤是提高生物发光法测定水体中细菌总数灵敏度的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水环境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武陵源风景区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和演变趋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总磷为武陵源风景区水体首要污染因子;金鞭溪、索溪水库、索溪组成的主干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且呈上升趋势。提出,彻底进行生态大拆迁,减少核心景区旅游接待和商业行为;建立用水价格市场体系,降低污水排放量;合理规划旅游接待区,推行绿色宾馆酒店建设,加强水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加强科学投入,确定水环境容量,合理控制旅游容量,是根治景区水体富营氧化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云龙湖水质进行了调查与评价.在云龙湖东湖、西湖区各设置3个采样点,监测水体中TN、TP、Imn、NH3-N、DO和SD指标;分别使用模糊识别法和湖泊综合营养指数对水体进行水质评价与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云龙湖水质级别为III类,其中TN、TP超标明显,水体呈现中度富营养化;不同功能区水质差异明显,东湖区水质优于西湖...  相似文献   

13.
太湖蓝藻暴发成因及其富营养化控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根据近年太湖水质和生物监测资料,结合近年藻类生长趋势和区域污染物人湖状况,探讨近年夏季梅梁湖蓝藻暴发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太湖富营养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水体富营养化及洗涤剂中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上海市水体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主要水体苏州河和黄浦江有机污染日益严重,其中苏州河TP 0.6mg/L、TN 10.06mg/L,黄浦江TP 0.23mg/L、TN 4.03mg/L,超标较严重,存在发生富营养化的条件,根据国内外经验和上海的相关资料估算,洗涤剂中的磷占总磷负荷的6.82%。  相似文献   

15.
对太湖东部水域9个点位浮游硅藻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个点位的生物多样性处于一般到较丰富状态,其水质为中污染到轻污染;硅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生物量和密度因水域地形特点、换水周期等因素出现差异,在半封闭水体中的物种丰富度较差,生物量和藻密度较高,优势种所指示的水质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硅藻相对多度和各项环境因子冗余分析显示,总磷(TP)对群落的组成和分布影响显著。东北部水域浮游硅藻群落主要受到TP和浊度(NTU)的影响,东南部水域浮游硅藻群落受到TP和NTU的影响则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