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上海市区的丽娃河、苏州河以及银锄湖三种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藻类干扰对生物发光法检测水体中细菌总数的影响。分别测定了三种水体中的藻类数量,并对其中的藻类鉴定到了种的水平。对采自三种水体的水样分别采用2μm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过滤。结果表明,过滤是提高生物发光法测定水体中细菌总数灵敏度的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产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长期被汽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了一株表面活性剂产生菌BSZ-07,初步确定其为铜绿假单胞菌。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了BSZ-07的最优产剂条件。BSZ-07在48h内可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降至34.2mN/m,且乳化性能稳定,是一种较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经FTIR分析及元素分析,初步确定其所产表面活性剂为鼠李糖脂。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水体镉污染问题,分别选择凤眼莲与柠檬酸杆菌作为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的代表物种,对二者修复含镉水体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索二者对含镉水体的修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凤眼莲在p H 7、生物量为6.25株/L及温度为30℃的条件下,对初始浓度为15 mg/L含镉水体的修复效果达到峰值,可达81.37%;柠檬酸杆菌在p H 6、菌浓度为3 g/L及温度为30℃的条件下,对初始浓度为15 mg/L的含镉水体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3.09%。凤眼莲主要通过植物吸收作用修复含镉水体,其中以根系吸收效果最为突出;柠檬酸杆菌主要通过生成沉淀物从而降低镉的含量。在室外大规模、开放性水体中,建议采用"圈植培养"凤眼莲修复含镉水体。  相似文献   
4.
利用ATP生物发光法对丽娃河中细菌总数进行了快速检测。结果表明,丽娃河中细菌总数维持在0.72×106~1.2×107CFU/mL,较综合整治前的水质有了明显地改善。研究了游离ATP以及浮游生物等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发现对样品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预处理是提高ATP生物发光法精确度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技术对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效果,选取芦苇、黄菖蒲、美人蕉、千屈菜、狐尾藻、黑藻、眼子菜、铜钱草、睡莲9种水生植物进行净水小试。结果表明:9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均具备较好的净化效果,其对TN、NH4+-N、TP和COD去除率分别达49.97%~97.89%、75.66%~99.92%、55.91%~95.87%和57.19%~67.87%。基于小试实验结果,在滴水湖C港引水河开展水生植物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对修复前后水体进行理化指标监测,结果表明,TN、NH4+-N、TP和CODMn指数分别下降了25.87%、56.60%、18.42%和29.25%,叶绿素降低了60.1%,溶解氧和透明度分别增加了45.73%和28.68%。生态修复后,示范区由中度营养化降低为轻度营养化,表明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技术配置合理,对生态修复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自然坑塘对夏季降雨径流污染的截流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上海市临港新城4种不同类型的自然坑塘,比较其在夏季对降雨径流污染的截留效应以及水质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场地主要降雨径流污染物为TN、COD,自然坑塘对降雨径流污染具有较好的截留效应,但自然坑塘的截流效率并未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自然坑塘对于水质的净化处理效果总体较好,研究期内4个自然坑塘的TP平均净化率分别为:46.4%、4.6%、57.6%、57.4%;TN平均净化率分别为:34.7%、40.7%、46.4%、26.9%;COD平均净化率分别为:21.6%、40.5%、47.3%、-4.3%。在高温少雨、水深过浅的情况下,自然坑塘易出现水华现象,影响水质净化效果。因此,需要对自然坑塘进行优化设计、改造,保持自然坑塘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自我更新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于城市雨洪调蓄、径流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综合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