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呈区域化和恶化趋势,亟需突破当前空气质量管理模式的制约.从管理体制和管理内容两方面对美国空气质量政府管理模式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分析,并与北京市空气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比较,得出中国空气质量政府管理模式缺乏外部性的考虑;政府部门内部机构按照行政管理过程划分,导致管理成本偏高;决策机制与执行机制未分离,影响行政效率;对污染源的管理不专业;缺乏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问题.建议成立空气质量管理分局,对固定源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对移动源实行统一综合管理,细化面源的管理,建立空气质量管理信息公开平台.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并成为各国环评的基本内容.环评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包括公众享有环境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合适的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明确的公众参与环评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公众参与环评的保障机制.为更好地发挥环评的作用,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法规加以完善.还应在信息公开、立法的完善和配套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完善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3.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模式创新及试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有序的公众参与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改变社会力量在环境保护中功能缺位和主体缺位的双重窘境。但目前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程度不高、组织体系不完善、民间组织发展缓慢、社区参与环境管理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引入社区磋商小组这种创新型公众参与模式来充分调动基层广泛的公众力量来参与环境管理。介绍了社区磋商小组的模式设计、职能和特点,并对社区磋商小组的试点研究和效果进行总结。最后提出,社区磋商小组这一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模式在常州市雅浦村的示范效果和成功经验为进一步研究社区参与环境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模式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需在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长效运行模式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涉及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分为对执行状况的评估和对管理状况的评估两方面.以生态影响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执行合规程度和行政管理的信息机制完善程度为评估目标,构建了“原则层-指标层-标准层”评估指标体系和量化评估方法.涉及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一般,主要问题是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的确定不符合相关规范,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影响预测及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均不理想;信息机制有效性很差,缺失报告书草稿公布阶段和项目运营后评估信息公布阶段,已有的各信息公布阶段在内容上存在明显时滞,干系人综合决策与审批透明度不足.建议明确评价机构的资质,加强培训和信息公开的执法.  相似文献   

5.
台北市生活垃圾管理效果显著,人均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年均减量7.3%、资源回收率年均增长28.3%并带动资源回收产业发展、居民负担仅为1998年的22.0%、社会成本较1998年减少30.7%。主要经验包括:明确的生活垃圾减量与资源回收目标;系统的管理模式设计,包括政府(环保局、地方清洁队、资源回收管理基金)、生产商、回收商、处理商、居民、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以及第三方等主要干系人。采取的主要政策手段包括强制源头分类、随袋征收垃圾处理费、建立资源回收管理基金、对资源回收行业的政策扶持以及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台北市先进的生活垃圾管理经验对中国大陆城市开展垃圾分类与资源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军  李田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33(2):99-101,104
中国的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在工程措施与管理制度方面均起步较晚,污染造成的危害日渐严重.结合对某城市居民进行的城市面源污染的认知和参与意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公众意识薄弱、政府的参与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为此,有关部门要提高宣传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首先讨论了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涵义和作用,以及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对象、形式、时机,然后根据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现状,提出了提高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入河排污口管理是控制污染物入河总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进行国内外入河排污口管理经验的对比,有利于完善中国的入河排污口管理制度,探索更加有效的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方法,以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比研究发现,中国入河排污口管理存在多龙治水现象,管理信息正逐步走向公开,管理以行政手段为主,监督管理成本较高,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还不完善,且侧重于排污口设置的初始管理;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管理部门较为单一,管理信息公开完全,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监督管理的成本低,管理目标相对容易实现,还建立了较健全的监测体系,并着重实施全过程管理.最后,针对中国入河排污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破部门分割,实施第三方监测;加强入河排污口监测能力建设和违规排污的处罚力度;加强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建立区域间富有弹性的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保护规划评估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环境保护规划评估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开展环境保护规划评估的主要方法学需求;根据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客观需要,提出了中国开展环境保护规划评估研究和建设的建议.建议包括:(1)加大技术方法研究力度,为环境保护规划评估机制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2)重视环境保护规划评估的制度化建设,构建并逐步完善环境保护规划评估制度.(3)强化环境保护规划第三方评估的能力建设,确保评估的公平性和有效性.(4)环境保护规划评估与行政问责机制相结合,确保环境保护规划评估结果得以贯彻执行.(5)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规划评估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加大公众参与评估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环境规划实施是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建立组织机构,分解规划目标,在有效地分配和利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资源的条件下,采取宣传、审批、检查、监测和处罚等手段,使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其一般模式包括宣传、实施计划、实施检查、验收批准和实施效果评估.中国当前的环境规划需要在保障资金、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提高公众的参与水平、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完善行政审批和行政问责机制等方面予以加强,并应尽快建立环境规划的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开展公众参与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形式公众参与优缺点的分析,提出今后有效开展公众参与的建议,旨在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后,中国应如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环境风险信息系统(ERIS)是加强区域信息共享、提高综合决策能力、扩大公众参与程度的有效方式。针对当前环境风险信息应用中存在的异化问题,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内涵,遵循信息管理要求,结合环境风险信息特点,通过主体管理、要素控制和资源支持3个方面的协同作用创立了ERIS正四面体模型,提出了ERIS的全过程控制实践结构和信息数据库分层管理体系;从完善支撑体系、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强化信息处理决策、增进区域联动和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优化建设内容,为大规模区域开发形势下环境安全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进行低碳城市建设,需要规划科学合理并能保证有效实施。从干系人参与、目标确定和表达、行动方案筛选、规划实施的保障以及控制评估等方面对纽约2030规划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分析,并与厦门市低碳城市规划做了比较,得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存在缺乏独立和有效的低碳建设管理机构,编制机构专业化程度不够,编制过程中缺乏信息公开和交流,规划目标不细,行动方案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建议成立专门的低碳城市规划与实施机构、制定低碳城市规划技术导则、建立低碳城市信息交流网络。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在敏感地区项目审批中公众参与的依据、作用、内容、方式,指出了公众参与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桂烈勇 《污染防治技术》2005,18(3):39-41,56
论述了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亟需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新机制,以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企业环境行为管理被认为是环境保护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事 ,两者由于目的不同 ,使企业环境长效管理一直未能有效进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如何实施企业环境行为长效管理 ,推进企业环境行为管理创新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建立公示制度 ,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在环境管理中 ,依照法律规定 ,强化行政管理 ,结合市场机制 ,引进信息公开手段 ,融政府行政行为、市场调节行为、公众参与行为和企业环境行为于一体 ,影响、激励并监督企业环境行为 ,促进企业树立良好的环境形象 ,提高环境保…  相似文献   

17.
在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公众参与无疑是一项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制度。环境问题的特点决定了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公众参与的建立对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今的法律中,已经有诸多关于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方面的相关规定;实践中,公众参与在某些地方、某些层面已经实行和落到实处。但是,面对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状况,公众参与凸显很多不足,需要在制度、法律等层面加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环境政策分析的一般模式,从政策目标、政策框架、管理手段、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对中国现有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展开评估,提出政策改进的建议。结果显示,虽然目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健全,但仍未建立起从目标、管理方案、实施计划到政策评估的系统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框架;现有政策在确定性和经济效率方面均显不足,对农业源排放的总量控制目标设定过于粗糙,缺乏充分的监测作为支撑,且没有配合推动系统实施的管理实践来保证目标实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基础信息严重匮乏,资金供给难以满足需求。建议建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规划制度,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政策框架和信息机制,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参与不但是环评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概念、作用,分析了现阶段公众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作实践,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点源排放的基本和综合的管理制度,是污染源的守法文件,也是政府对污染源的监管文书。按照政策设计的一般方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保障点源的"连续达标排放"为目标设计中国工业点源水排污许可证制度框架。提出将点源按排放规模进行分类和分级,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包括信息机制、资金机制、监督核查机制和问责处罚机制;建立注册环境管理工程师制度以满足实施排污许可证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基础整合点源排放相关政策,提高相关政策间的协调,减少冲突,提高政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