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需要建立可交易水权制度,通过提高用水效率、优化用水结构、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日趋严重的水问题。在制度构建上,需要确立以实际用水户为权利主体的水权,科学合理配置初始水权的用水量和期限,建立电子化的一体化水权登记、交易机制和平台,明确可交易的水权范围以及设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水权交易限制或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水资源短缺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水权交易成为解决水资源危机、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方法,水银行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而国内仍在起步阶段.梳理了水银行与水权交易的关系,指出水银行是水权交易的形式之一;归纳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包括水银行的概念界定、交易机制、实施基础、水银行的类型、交易定价,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重点.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综述,为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流域城市水交易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珍  刘慧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8):1772-1779
为了解决流域城市水资源短缺以及水环境污染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流域城市"的基本概念,并结合水权和排污权交易模式相关的研究内容,构建了包涵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的市场平台;建立了一个在水务部门与环保部门共同监督管理之下的水交易市场体系,综合进行水交易.最后以黄河流域兰州段为实例,对由初始权分配比例、环境容量、交易保护价格等构建的水市场所需要的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当节水技术和排污浓度不变,且购入方没有剩余的水权或排污权时,排污权交易与水权交易是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跨国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从早期的处理边界、航运及渔业问题,到近期更多地关注跨界水资源的水量分配、污染控制、洪水控制等,相关国际条约也不断在其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上取得完善和发展.我国涉及的跨界水资源利用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流域.目前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开展跨界水合作已成为重点议题.本文主要从国际条法、国际经验、中俄跨界水保护合作三方面分析了跨国界流域内上下游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研究结论和建议如下:第一,上游国家主要强调国家主权,下游国家则强调国际义务;第二,已有国际条约规定的跨国界流域内各国的权利和义务较多,但具体落实这些义务并不容易;第三,国际实践表明,跨国界流域上下游国家之间的具体合作模式要根据国家实力对比及利益博弈关系确定,并以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第四,我国没有签署有关跨界河流的多边条约,故不受其约束,但这些条约对于跨界水双边合作协定的制定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域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流域跨界污染对上下游城市的水资源配置、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性等都提出严峻挑战.苏鲁边界九县(市)创造性地开展区域环境保护联席会议联防联治机制,为解决跨流域污染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导向问题、水资源利用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问题、以及水权不明和水价不合理等问题,使得我国很多地方在对水资源的利用以及水环境的保护方面的研究往往脱离客观实际。很多研究并没有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起到什么作用,也没有为当地的水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措施和方案提供很好的帮助,结果就导致了我国水环境保护一直到现在还不能摆脱“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在恶化”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7.
跨界河流水资源保护利益协调问题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难点。以太湖流域典型跨界河流太浦河为例,对比分析上下游水资源保护利益诉求,基于博弈理论,引入外部驱动(流域机构介入、激励约束政策)与内部均衡(生态补偿、断面水质考核)四种协调手段,探讨均衡太浦河上下游利益矛盾、激励上下游实现合作保护的协作机制。结果表明:(1)在引入协调手段的博弈模型中,实现了博弈系统向协作策略(达标,补偿)演化。(2)基于博弈分析结果,协作策略(达标,补偿)的实现与激励约束力度、补偿金额、水权、上游保护成本与效益等因素密切相关。(3)外部驱动机制有利于协调上下游河流功能定位需求差异,并调动上下游加强协作保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内部均衡机制有利于弥补上游水权、产业发展等利益损失,并倒逼太浦河水质达标、保障下游取水安全。(4)构建的太浦河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可为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建设流域“清水走廊”提供理论与决策支持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权制度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运用经济分析法学的效率观点和"作为公平的正义"的正义观分析了效益与公平关系在水权制度中的体现,从而确立构建我国水权制度的指导原则.在分析了现代各种产权制度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的内在化的激励的效率基础上,指出我国现有水权制度所存在的缺陷.针对我国原有的水权制度缺陷,在坚持水资源国有的前提下,以效益和公平为总体指导原则,借鉴他国先进制度,提出我国水权制度重构的设想,包括水权的初始分配,涉及分配的原则、程序、具体选择模式;水权在市场上的自由转让,主要是水权排他性和可转让性的确立;水资源的公共物品由公权力提供的方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跨界水资源冲突动因与协调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浩  刘陶  黄薇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5):705-712
跨界水资源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跨界水污染、取水、水利工程、河道采砂冲突。以区域利益为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发现,跨界水资源冲突的主要动因有:①区域竞争引发跨界水资源冲突;②水资源空间特性引发跨界冲突;③水资源外部性引发跨界冲突;④水资源准公共品属性引发的跨界冲突。基于博弈理论,跨界水资源冲突协调可分三个阶段、五个步骤开展。第一个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实施跨界水资源冲突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处理、关键影响因子的识别;第二个阶段为协调阶段,主要包括调处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第三个阶段为实施阶段,主要为协议的达成与实施。  相似文献   

10.
跨界含水层资源是世界上重要的水资源,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从国际含水层管理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国际五大跨界含水层管理的案例经验两方面,梳理了跨界含水层合作管理在国际立法和国际案例的基本经验,并基于中国跨界含水层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因此,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国际组织采用法律手段对水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特别是依法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鉴于我国新水法的颁布与实施,结合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进一步研究建立水资源的物权法律体系,从而在水资源领域以水权为价值取向,健全和完善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以实现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调整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跨境水资源合作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水权益保障意义重大。以166个国家为研究样本,选择1948—2008年全球跨境水资源合作事件为基础数据,提取合作关系并构建全球跨境水资源合作网络。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跨境水合作事件及其网络的时空复杂性,阐述了跨境水合作生成机制与合作类型。研究发现:水合作事件数量与频次呈波动增长,阶段特征显著;水合作网络结构的去中心化、多极化和区域化趋势明显,东西方阵营在冷战时代主导了全球水合作,后冷战时代的热点合作广泛产生在非洲、东欧地区和亚洲水塔周边地区;水合作对地理距离表现为高敏感性,同一流域内国家互动频繁,域外大国在不同时期介入热点流域水合作事务;国家行为体、区域合作关系和国际合作体系三个层次综合影响水合作关系的生成,各层次内部有着复杂的多因素互动,强制型、功利型、规范型和意识形态型水合作是四种主要跨境水合作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和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50年来,在工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与水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解决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和环境问题势在必行。文章在分析东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水污染严重、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湿地大面积缩小以及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等与水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与建议。合理利用地区水资源,量水而行、适水发展,节约与高效并举,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化对跨境淡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境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协调管理,已成为当今国际区域经济发展、跨境资源和市场共享、世界生态维护的合作主题,成为下世纪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避免地区冲突的一个关键因素,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从边界变化、国际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可持续发展等全球趋势对此主题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耿进 《环境导报》1997,(4):12-14
环境问题的国际化趋势是国际环境法发展的前提,而国家环境权与国际环境合作是国际环境法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着重论述了国家环境权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国际环境合作的必然趋势以及二者结合的重要性和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苏鲁界湖南四湖水源保护与利用状况的详细考察,全面系统分析了湖域水资源现状、存在的关键问题、影响因素等。针对湖域水资源现状,探讨了南四湖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同机制,即建立湖域水资源协同规划与管理机制、湖区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生态修复与补偿协同机制、群众协同参与与监督机制、水危机协同处置机制和湖域界面冲突协同控制机制等,以促进跨界区域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统筹区域协同发展,增强南四湖湖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DPCSIR概念模型理论为基础,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北方某工业园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针对工业园区水资源需求压力,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响应措施,有效解决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协调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城市发展与水环境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北京市发展和环境的深层次矛盾,需要把握环境质量-污染结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城市发展规模、产业结构、水资源、污染防治措施等对环境质量演化的影响。分析了2000年以来首都水环境演变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对比国外主要城市,分析了北京市水环境质量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的综合对策和建议。研究将为解决北京市水环境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南海渔业资源具有"公共池塘资源"的基本属性是导致其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内生困境,为此有必要从南海渔业在低敏度领域的现实表征为立足点,与南海领土主权与海域划界争端等高敏度领域相互结合的角度考察与评判南海渔业资源环境保护的主权变动动向:应该注重传统捕鱼权在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管辖权边界的应用.以东南亚渔业管理组织和新建立南海渔业管理组织联合协同组织新的东南亚渔业管理组织必定有助于南海渔业资源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