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针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逐步提高的同时,环境质量却持续恶化的现状,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出发,揭示了参与方之间的关系是由其经济关系决定的,取决于参与方之间的交易成本和经济收益.选用经典博弈论中的信号博弈模型对中国的环评过程进行描述,分析参与四方(政府、企业、环评单位、公众)的行动,得出博弈均衡解,按照博弈的转化条件,获得将现有均衡转变为最优均衡状态的博弈方法.分析发现,模型存在2个均衡解.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处在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的状态,而追求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状态,显然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将公众作为参与方加入到模型后,通过计算模型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变化,表明完善的公众参与体制可以实现模型均衡转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跨区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万玉秋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1):34-36,56
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在环境事务的合作治理中,为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展开博弈。文章运用博弈论的理论工具,从动态的、微观的角度分析跨区域环境事务中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和理性决策行为,并为区域间环境事务的合作和交流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国跨区域环境监管制度、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关注,环评档案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环评档案作为环境保护档案的一部分,目前在管理和利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必须掌握环评档案的立卷内容、管理及利用等方面的相关要求,认真分析环评档案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才能提高环评档案的利用价值,提高环评效率和质量,使环评档案更好地为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中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比较分析法,对中国与法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依据,评价适用范围,评价单位,评价内容及评价的工作与管理程序进行了比较,两国均在环境法律在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价对象主要是具体的工程或项目,评价内容都包括影响预测和评价,减缓措施分析等主要内容,中国的评价必须由具备评价资格证书的评价单位实施,法国对此无严格要求,中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管理程序较法国的复杂,但法国的报告书一般要进行公众调查,还要  相似文献   

5.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保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环境保护的战略选择,它必将带动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进入第4个阶段--交叉、全面评价阶段. 为了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出发,分析了二者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应当把"资源合理利用"作为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之后环境影响评价的又一个刚性目标;建议制定循环经济红线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同时指出,要抓住"产业链"的建设拓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范围,注重跨行业、跨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考虑"产业链"的可行性、柔性和风险性,调整公众参与的对象,重视"产业链"中企业和公司法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基于互联网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变革的主要表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时代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可以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网络化和智能化,进而增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预警能力以及促进公众对环境监管的深度参与.本文重点从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三个层面阐释"互联网+"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变革的主要表现.在政府层面主要表现在通过"互联网+"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宣传和信息公开对环境危机事件进行舆论引导两个方面;在企业层面则侧重表现在开展环境信息公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开展环保宣传、强化环保理念两个方面;在社会组织层面表现在通过"互联网+"开展环保宣传、组织公益行动,促进民意表达渠道畅通、推动公众积极参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高效、经济治理雾霾(重污染天气)已成为全社会共同行动目标.为验证中央政府制定的系统性激励政策能否有效规避传统环境规制失灵,选取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作为博弈模型参与方,将激励机制引入约束条件,建立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从最佳规制效果和规制强度两个维度构建了双方最佳规制策略.研究发现,各地政府在治理雾霾中,引入中央政府规制约束,分配治理成本和提供资金支持,是避免规制失灵的关键.此外,中央与地方应采取差异的规制策略:在中央政府层面,中央政府治理雾霾专项资金分配最优策略应是使资金量(F)与地方政府申报量(p)呈正相关,并且呈边际递减关系;地方政府对于企业的超排行为不应采取严罚的手段,随着企业超排量的加大,更好的规制手段不是加大惩罚力度,而是从更加合理的环境税费(t)以及降低企业边际减排成本[TCp3'(p3)]上着手.   相似文献   

8.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会给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保护生态环境,光靠政府采取措施、调整政策、加强环境公共事务的管理还不够,还必须有广大民众,各个层次的社团、组织的参与。文章从民众、民间团体、国际组织3个层面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必然性、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机制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最早开始于发达国家。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的成功经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笔者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概念和内容,提出了我国公众参与的基本方法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共管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陈传明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0):1674-1684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当前自然保护区决策者、社区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利用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和利益相关者分析法等,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从公共管理框架设计和模式选择等方面探讨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公共管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外围层,其中核心层的利益相关者为政府、当地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业与旅游公司,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具有高影响力、低利益/高公益,追求生态效益;当地社区为高影响力、高利益,追求经济效益;非政府组织具有低影响力、高公益,追求社会效益;企业与旅游公司具有低影响力、高利益,追求经济效益。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围绕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共管理的框架设计和模式选择。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的管理采取政府主导型,社会效益的管理采取政府指导下的非政府组织管理型,经济效益的管理采取政府指导下的企业与旅游公司管理型以及社区共同管理型。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原则具有保障环境法基本价值实现的重要功能。基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环境管理学、博弈制度变迁理论、环境法理等学科背景,环境管理权来源理论、博弈制度变迁理论、有效社会监督理论和环境权理论分别构成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坚实埋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苏南模式固有的弊端所导致的"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经济格局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新苏南模式的诞生,环境问题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着固有的路径依赖。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共同参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具体而言:一是转换政府角色,引入市场机制;二是公众主动参与,发展第三组织;三是企业积极参与,发展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3.
累积影响评价:中国内地与香港的问题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凯  林健枝 《环境科学》2001,22(1):120-125
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其它活动包括在建议活动的评价范围 ,是累积影响评价区别于传统EIA的重要特征和关键环节 ,也是EIA进一步发展完善的重要趋势 .从法规要求、文本格式、时空范围、重点内容、减缓措施等方面 ,分析了内地和香港在环评实践过程中对累积影响的考虑状况及存在问题 .建议制定累积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导则 ,以法规的形式明确提出在项目、区域及策略环评中增加累积影响评价的内容 ,累积影响应在环评报告的摘要、目录及结论中专门列出 ,对累积影响时空范围的界定及重要性的判断应专门提供支持依据 ,评价的重点应较多地关注生态完整性、社会经济影响及全球性环境影响等 ,以更有效地预防累积环境影响问题 .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环保民间组织作为环境保护的一支新兴力量发展已日趋成熟。文章简要阐述了西方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演化过程及概况,重点分析了与政府合作、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与其他组织合作、与媒体合作等四种运行模式,总结了网络化、多样化、专业化、经济独立及名人效应等众多特点。最后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基础上,中国应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环保NGO这一组织的作用,开辟解决环境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区转型一直备受关注,德国鲁尔区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之一。选取鲁尔区关税同盟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考察和半结构式访谈,剖析其转型过程中的多主体参与机制,总结其治理框架发现:在多渠道的资金投入、矿区工业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建筑与环境的更新改造、日常运营与管理及社区生活与空间活化等方面,政府自上而下管理与适度放权相结合扮演支柱角色,社会公众在分担公共事务与参与公共生活过程中活化社会空间,市场主体的自身发展与矿区转型形成良性循环。三类主体活跃互动,其多主体协作治理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在工业区转型过程中,政府可尝试脱离“全能包办”的思想,将部分职能释放予社会和市场,吸引其主动进入和发展,共同推动区域转型。  相似文献   

16.
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波 《环保科技》2014,(1):26-29
针对目前我国环评机构鱼龙混杂,环评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建设项目环评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本文就环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剖析,并就如何提高建设项目环评质量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境影响评价自引入我国以来,经过40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套具有我国国情特点的成熟制度框架体系. 为探究过去40年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与演变特征,以1980—2020年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收录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Space文献分析工具,绘制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知识图谱,对比分析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力量、时空演变特征等信息,重点分析得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研究热点;结合聚类分析实证结果,从研究方向、指导理念、制度完善、技术体系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演变特征和重点领域发展趋势,并提出新时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展望与设想.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国际学术界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热度持续上升,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关注度正在下降,学术影响力不够、学科交叉研究不足,一定程度制约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纠错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为切实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能力,一方面需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与公共管理等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完善经济、技术政策环境评价顶层设计,加强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融合研究;另一方面,应推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走向国际学术界,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国际学术话语权,不断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际情况,针对中/高费方案的产生与实施,从经济、环境方面分析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所取得的成效,指出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企业外部环境压力的强弱对解决我国环境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闽江流域公众对工业企业外部环境压力认知的调查研究,一方面了解到目前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从公众的角度看政府、新闻媒体、科研机构、金融保险机构以及公众自身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反映出闽江流域企业外部环境压力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问题提出闽江流域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环评法》的颁布实施,环评市场不断扩大,本文针对杭州市余杭区环评价格高低有错、环评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分析了环评机构间的环评价格博弈关系、环评机构与环保管理部门间的环评质量博弈关系,并指出环保管理部门适当融入到环评市场中有利于突破"囚徒困境"及"小偷与守卫"博弈,引导环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