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快速检测海产品中的微生物对预防食物中毒及疾病传染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海产贝类软体组织中沙门氏菌、粪大肠菌群及细菌总数检测,以菲律宾蛤仔为实验生物进行了传统方法与快速检测方法的实验比对,并建立了沙门氏菌试剂盒检测法和粪大肠菌群及细菌总数测试片检测法。结果表明,测试片检测法的结果要明显好于传统的分离方法,试剂盒检测法则比传统分离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满足了新鲜水产品快速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水质安全不仅关乎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更与人类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对水体进行毒性检测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从生物种类出发,总结了鱼类、藻类等受试生物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综述了在不同生物学层面上毒性的表征指标,其中以细胞水平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可实现快速、在线的毒性检测。并对毒性检测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微流控免疫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微全分析方法。微流控与免疫分析相结合,不仅可以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生物识别反应弥补微流控分析在特异性、敏感性上的不足,同时又可以利用微流控分析快速、低消耗、集成化的特点,巧妙解决了传统免疫分析检测时间长、试剂昂贵、操作复杂等缺陷,非常适合环境、食品等复杂样品的检测。文章从高特异性与多元检测、复杂基质样品分析、微生物检测及微粒子免疫分离分析等几个方面,对近几年微流控免疫分析在环境与食品安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应用鱼类外周血红细胞微核技术对长江江苏段水质进行监测,测定江苏7个点位水中的鱼类外周血微核千分率(MCN‰),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个采样点中有2个采样点的微核千分率达到0.20‰左右,与实验室阴性对照的检测结果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这2个点位的水质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5.
用鱼类检测工业废水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鱼类急性毒性力法对抚顺市重点工业污染源21个污染排放口水样的毒性进行检测 ,以K2Cr2O7 作参比毒物 ,使此法所测得的急性毒性值定量化。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 ,对水样毒性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属剧毒污水口1个 ,重毒污水口2个 ,高毒污水口4个 ,低毒污水口2个 ,基本无毒性污水口12个。各行业污水毒性依次为农药>啤酒>石化>矿山>冶炼业。证明用鱼类监测工业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铀的高通量快速筛查及环境突发事件快速检测的需要,本研究利用脱氧核酶的特异性催化反应,结合本课题组自主研制开发的倏逝波光纤生物传感器,通过设计两步法的反应策略,即"均相反应,固相杂交"的检测方案,建立了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检测铀酰离子的新型技术方法.结果发现,该方法对于5~100 nmol·L~(-1)内的铀酰离子具有良好的线性检测区间,检测限低至0.5 nmol·L~(-1),整个检测过程仅需16 min即可完成,铅和汞等10种金属离子对于本检测方法无明显干扰,表现出了对铀酰离子的良好选择性.传感光纤可重复使用100次以上,不会有信号的明显衰减,可有效降低检测成本.对丹江口水库水进行的实际水样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显示,丹江口水库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1.6%~94.6%.本研究可为利用生物传感器法检测环境水体中的铀酰离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蓝藻毒素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已知的蓝藻毒者素按神经毒性和肝毒性加以分类阐述,并对蓝藻毒毒的检测方法进行描述,比较后的结果表明,生物测试较为直观、快速,但无法用于准确定量测定,化学检测法可作精确定性定量测定;免疫检测技术(ELISA)灵敏度最高。随着藻毒素ELISA试剂盒的商品化,免疫检测技术必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土壤环境中肠道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同时检测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等5种土壤常见肠道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技术,为这些肠道致病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根据这些肠道病原菌的毒素基因、高度保守基因及特异性基因分别合成5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扩增技术对目的菌株进行特异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5对寡核苷酸引物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专一性,多重PCR检测限达到104cfu·g-1.多重PCR应用于土壤样品分析,极大的缩短了检测时间(仅需3~4h)、降低了检测成本,对控制病原菌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可推广应用于环境监测、水源检测、食品卫生监督、商品检验检疫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李鑫  乔琰  钟国祯 《环境科学》2015,36(11):4319-4324
多环芳烃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可以诱发癌症,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利用一种四环芳烃芘的衍生物作为半抗原,利用活泼酯法合成人工抗原免疫小鼠研制多环芳烃单克隆抗体.通过非竞争性ELISA与竞争性ELISA相结合的筛选方式得到一株单克隆抗体,命名为6A6.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芘和苯并芘,其IC50值分别为8.1μg·L-1和6.8μg·L-1,对其他多环芳烃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5%.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免疫传感器法对芘和苯并芘进行检测,线性范围为0.2~10.0μg·L-1.利用该方法对添加在水样中的样品进行回收,并与传统ELISA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证明传感器法检测更加快速且灵敏度更高.该方法可以用于含有芘和苯并芘的环境样品的快速筛选,可以在10 min内初步获得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由于传统方法在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需要48小时左右,且操作过程复杂,难以掌握现介绍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固定底物酶底物法,检测时间短(24小时),实验过程污染的可能性低于多管法,可精确检测出1个粪大肠菌群,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水样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可以作为评价水质微生物污染的快速标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部沿海近岸西加鱼毒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查清我国南部沿海珊瑚礁鱼类体内的西加鱼毒素状况,首次在海南三亚、琼海、广西涠洲岛、珠海担杆列岛、广东徐闻县灯楼角和福建东山岛收集渔民从附近珊瑚礁海域捕捞的野生鱼类,采用酶联免疫法、小白鼠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毒素测定.结果表明,6个调查海区均检测出染毒鱼类,总阳性检出率达50%,其中福建东山岛(77.8%) >广东徐闻县灯楼角(66.7%) >广东珠海担杆列岛(55.6%) >广西涠洲岛(37.5%) >海南三亚(37.5%) >海南琼海(16.7%),与海域环境质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鱼组织毒素含量为0~169ng P-CTX-1/kg肉,8个样品 (占总样17.4%) 超过100ng P-CTX-1/kg肉,达到可致人中毒水平.染毒鱼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蝴蝶鱼科(Chaetodontidae)、鹦嘴鱼科(Scaridae)、鳂科(Holocentridae)、笛鲷科(Lutjanidae)和鮨科(Serranidae).酶联免疫法与小鼠生物法对鱼毒定性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但仅在福建东山岛2个鱼样中检测到P-CTX-1成分.染毒鱼类的毒素含量和鱼体重/体长没有相关性,也与其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2.
农药残毒速测箱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因食用受农药严重污染的蔬菜水果而造成的急性中毒事故屡有发生.为了保障消费者健康,必须加强农药残留的检测.目前普遍使用的气相色谱法是一种较好的分离测试技术.但因耗费的时间长,不能及时得出结果,难以起到保护消费者健康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解决快速检测的问题.文献[1],[2]报道了用化学显色试纸法测定蔬菜中六六六和DDT,但此法不能测定有机磷(OPs)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美国1985年研制出一种称之为农药检测器(Detector)的酶片(Enzyme Ticket),用来检测水中OPs和氨基甲酸酯农药,其灵敏度在0.1—10ppm范围.在国内尚未见到有类似报道.  相似文献   

13.
14.
何姝  董慧峪  任南琪 《环境科学》2023,44(1):180-188
为阐明我国东南地区典型饮用水源地农药类微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检测评估了某省7个水库的苯并咪唑类、酰胺类、三唑类和有机磷类等19类共55种常用农药的检出频率、检出浓度以及每种农药对于绿藻、水蚤和鱼类这3种不同营养级生物的风险商.在分析的55种农药中,多菌灵和乙草胺的检出频率为100%,12种农药的检出频率在80%以上.多菌灵的检出浓度最高(77.7 ng·L-1),其次是乙草胺(51.6 ng·L-1).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大部分农药在目标区域都处于低风险状态.对于3种生物来说,乙草胺是绿藻的风险主导型农药,而多菌灵是鱼类和水蚤的风险主导型农药.  相似文献   

15.
动物性食品中PCBs的生物有效性及人体日暴露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定上海市售动物性食品中PCBs的浓度和生物有效性,评估该地区PCBs的人体日暴露量.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食品中PCBs的浓度在未检出~3734.3pg/g(湿重)之间,3~6氯PCBs为主要同系物.鱼类中PCBs浓度高于畜类、禽类和软体类.鱼类PCBs的浓度水平遵循以下两规律:海水鱼>淡水鱼;肉食性鱼>杂食性鱼>草食性鱼.采用模拟人体胃肠消化过程测得PCBs的生物有效性,由于食品中脂肪含量与PCBs的生物有效性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故可用于计算样品中PCBs的生物有效性.该地区居民每天通过动物性食品摄入的PCBs量为24439.3pg/d,以PCBs的生物有效性计量为5034.5pg/d.对不同暴露源(包括灰尘和大气颗粒物)的分析表明,鱼类是PCBs人体暴露的主要贡献者,约占人体PCBs日暴露的60%.  相似文献   

16.
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LCDV) infection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gilthead seabream (Sparus aurata L.) and Senegalese sole (Solea senegalensis, Kaup),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rine fish species in the Mediterranean aquaculture. In this study, a rapid, specific,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method for LCDV genotype VII based 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was developed. The LAMP assay, performed using an apparatus with real-time amplification monitoring, was able to specifically detect LCDV genotype VII from clinically positive samples in less than 12 min. In addition, the assay allowed the detection of LCDV in all asymptomatic carrier fish analysed, identified by qPCR, showing an analytical sensitivity of ten copies of viral DNA per reaction. The LCDV LAMP assay has proven to be a promising diagnostic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easily in fish farms to detect the presence and spread of this iridovirus.  相似文献   

17.
18.
长江生物多样性在人为影响下面临严重威胁,物种监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为完善长江水生态监测体系,实现高效无损伤的物种监测,在长江中下游干流3个江段(新滩、安庆和芜湖)采集水样,建立长江水样环境DNA宏条形码物种检测体系并评估其有效性.结果表明:①长江中下游环境DNA宏条形码检测到32个物种,包括20种鱼类、1种水生哺乳动物(长江江豚)和11种陆生动物,其中鱼类物种包括鲤形目、鲇形目、鲈形目和鲱形目,其种数占鱼类总种数的比例分别为60%、25%、10%和5%.②长江中下游渔获物中资源量居首位的鲤形目在环境DNA调查中序列数最多,占鱼类总序列的96.2%,其次为鲱形目(占比为3.5%),鲇形目和鲈形目占比较低,分别为0.2%和0.1%,4个类目序列相对丰度与渔获物种资源量组成差异较大.③环境DNA调查次数约占传统渔获物调查次数的几十至几百分之一,采样时间不足努力量最少的渔获物调查的1%,检测到的鱼类种数为传统调查总数的31%~49%.④安庆采样点位于长江中下游长江江豚密度最高的江段,其环境DNA检出率和序列相对丰度在3个采样点中均最高.研究显示:长江水样环境DNA包含水陆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利用水样环境DNA宏条形码可检测不同类群的水生和陆生物种;对于鱼类物种检测,环境DNA宏条形码比传统调查方法效率更高,可对传统调查结果进行补充;环境DNA宏条形码生物多样性检测主要受分子标记体系和核酸序列数据库限制,获取全面的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量信息需要对检测分析方法进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A sensitive method based on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effect of the Tb^3+-Tiron complex is propo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lkali-labile phosphoprotein phosphorus (ALP) released from fish plasma.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5.4 ng/ml (S/N=2),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quenching effect (6 replicates) was 4.6%.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e colorimetric assay.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method are its relatively simple detection procedure, the lack of toxic organic solvents, and high 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20.
鱼组织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鱼体中2-5环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方法包括皂化,萃取,氧化铝柱色谱分组、SephadexLH-20凝胶色谱净化,以及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离测定,其方法对多环芳烃的添加回收率在60%之间,检测限为0.1ppb。应用本方法测定了北京地区两个鱼样体内多环芳烃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