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生贤 《环境科学研究》2008,21(1):I0001-I000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环境》2003,(6):1-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31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代表。温家宝说,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二十年实践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于迅 《环境保护》2007,(3A):15-19
在生态省建设多年的实践中,海南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浅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源于环境问题。可持续 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环境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8.
中国各省区生态环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立 《环境保护》2007,(2A):76-81
生态环境竞争力不仅是反映地区之间生态环境的优劣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小的依据,也是反映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能力强弱的依据。它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已处于不断恶化的趋势之中,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是历经了前发展阶段、低发展阶段、高发展(工业化)阶段等三个发展阶段之后,迎来的第四个发展阶段,是人类近万年发展史上最先进、最高级的发展阶段,也是人与自然、自然与经济社会内在统一在更高层次上的一种回归。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人...  相似文献   

10.
韦倩 《环境》2003,(12):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新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注重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强调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必须使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的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文明发展的道路。贺州市是一个新兴的城市,贺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后,市委、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了贺州市的发展战略方向,从贺州市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把贺州市建设成为生态型的商贸旅游城市的战略思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近年来,贺州市…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伟 《环境保护》2007,(5A):41-43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是学术界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方面与深环境论中的环境整体主义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伊金霍洛旗生态环境建设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从伊金霍洛旗实际出发。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序配置和高度统一,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设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并重,是一个区域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秦皇岛市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战略、建设“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海滨城市”的重要举措,努力形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相统一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10月的中国有两件事无疑最吸引世人的目光:一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二是“神舟”五号飞船将我国首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并安全在预定地区着陆。细心的人会注意到本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吴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五个统筹协调是非常鲜明的特色,过去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济建设为中心长,公共社会管理服务短。现在注重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当前可能努力做的是再就业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扶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就是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谋求生态发展的平衡;就是要与世间万物和谐共生,形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良好状态。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已开展30年了。3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环保员工、各社会团体、组织、个人辛勤劳作,不吝付出,在环境管理、科研监测、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综合利用、机构建设、环境法制建设、宣传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世界上有目共睹的成就。环境保护的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并吸引了更多的...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集中体现。也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熏要标志。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仝,推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生态文明,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电力在经济、社会、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电力行业必然要加快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而安全高效清洁的核电理应更积极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