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境信息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资源,在加强环境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环境保护和优化经济发展、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缺乏环境信息共享管理制度,导致环境信息资源不共享、应用系统不互通、环境业务不协同、信息化成效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必须站在环境保护全局的高度,加强环境信息共享管理机制研究,建立完善的环境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全国环境信息化"一盘棋",实现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相似文献   

2.
盐城市建湖县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工业污染源“一厂一档”管理水平 ,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当今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率先抽调人员、添置设备建立工业污染源电子档案。该电子档案是一套用于管理与污染源相关的各种数据源、信息源的综合管理系统。它可以集成、整合不同年度、不同地区、不同种类污染源信息 ,通过电子“建档”功能 ,将每个污染源的各类信息有序装入虚拟的“电子档案袋” ,并以污染源为对象供用户便捷地查询、检索 ,反映污染源从立项建设→排污申报→监督监测→达标排放等各阶段的“全程信息”系统。盐城建成第一家工业污染源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3.
国家环保局颁发《环境监理工作暂行办法》后,各地环保部门组建了环境监理机构,并按“办法”开展了试点工作,但是,我国颁布实施的环保法规中未明确环境监理在环境管理和执法中的地位,确定环境监理在环境管理和执法中的位置,对健全机构,以环境管理为核心,开展监理活动,强化环境法制建设,是值得有关部门关注的问题,本文围绕该问题展开讨论.一、环境监理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1、职能层次区别,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的职能分为决策系统(规划、计划、综合、法规、标准)、监督执行系统(排污收费、现场监督)和支持保证系统(科研、监测、信息).所在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是决策系统,即宏观管理系统;环境监理则是监督执行系统,它是以环境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为内容,为实现决策目标从事现场监督、检查与处理的执行者,即微观管理系统,由此可见环境管理包含了环境监理,环境监理是环境管理的一部分;从层次而言,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4.
海岸带环境综合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海岸带环境管理中存在的法律、组织协调和运行机制等现有主要问题;福建省海岸带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调整海洋环境功能区划、建立海洋污染事故快速反应体系与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加快城市排海污水处理能力的规划与建设、规范海水养殖功能区的管理、加强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技术与政策研究、实施海湾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海陆一体化的海岸带环境综合管理等福建省海岸带环境综合管理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中国环保管理实行双重管理体制,统管和分管结合;面对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严峻的水污染态势,这种部门职能分割、管理脱节、合作缺乏、信息不畅,效率低下、监督不力等体制弊端已严重阻碍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太湖委员会成立则宣告了太湖流域团结治污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设地方危险废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地方危险废物监督管理能力,提高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水平、综合决策能力、环境监管能力及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地方危险废物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实现危险废物管理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处置、再利用等环节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汇总,准确、直观、快捷地记录和反映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的实时动态情况,通过信息传送网络,将分散、独立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和汇总,实现危险废物数据信息的统一监控、管理、存储和展示。研究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利用,通过模型分析等方法,实现趋势预测等服务,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分别对背景、目标、管理现状和业务需求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境监察执法信息化始于20世纪初期,2011年开始在全国推进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建设。目前,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已经覆盖到全国全部省级单位,具备了信息查询、任务分配、人员管理、稽查考核、文书制作、拍照录屏等功能,但不具备现场监测功能,缺乏现场执法的技术性指导。为满足环境管理精细化的需求,未来的执法系统建设应从互联网向现场局地物联网转变,从执法人员经验向执法知识的转变,从数据存储向数据挖掘转变,实现现场执法多元化取证、多源数据的深入分析以及违法与处罚的耦合,显著提高执法效力。  相似文献   

8.
陈春贻 《环境》2002,(3):8-9
“十五”期间,国家将在环境管理办公自动化、环境管理应用软件开发、城市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等方面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整体提高全国环境建设,更好地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环境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因此,我省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和建设适合广东省省情的数字环保工程。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装备技术状态管理控制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全面提高某装备领域技术状态管理水平,运用系统原理的理论,从军方管理与监督角度,识别了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系统的特征,从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运行与环境等方面,对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系统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偏离系统目标影响系统功能发挥、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协调、运行规则制定缺乏系统考虑以及系统没有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等四个方面,是造成装备技术状态管理控制效果不好、执行效率不高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坚持系统目标的引领作用、坚持系统结构与运行合理匹配、坚持系统功能一体化协调和坚持系统综合适应环境变化等四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信息公开作为有效环境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信息公开是继指令性控制手段和经济手段之后,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环境信息公开能加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使社会各群体和个人改善其环境行为,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通过对环境信息的含义、来源的阐释,介绍环境信息公开的应用理论;结合国外实践,将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管制手段、经济手段进行了比较;分析公众参与起到的传递、交流信息与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事局已与中创软件公司正式签约,将投资2 100万元人民币进行水上安全监督信息系统一期工程的开发建设,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国水上交通安全服务。其一期工程的重点是开发建设网络系统和应用软件。目标是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水上安全监督信息主干网,实现国家海事局与20个直属海事局之间、各个海事局之间的网络连接和信息共享。应用软件系统将开发船舶管理、船员管理、事故与应急、通航安全管理、船载客货管理、行政办公及法规管理、公用信息管理等七个子系统。一期工程完成后,将能提供一个技术先进、适用可靠的信息通道,可有效地提高办事效率和保障水运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朱谦 《环境保护》2014,(13):18-22
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的公开,能够使公众在知情的基础上有效地参与环境监督活动,促使排污单位主动进行环境治理,提升环境监管机构的监管效率和能力。我国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制度,经过零星立法、初步确立、系统推进到立法提升几个阶段发展,目前已经正式建立起来。今后,还需要在制度的体系化、信息公开的能力提升、环境信息数据库建设以及法律的监督制约细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核电快速发展期的到来,政府和公众越来越重视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本文介绍了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的要求,讨论了监督性监测系统在选址阶段、建设阶段容易忽视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重视系统常规和应急监测的兼顾性、重视与原有数据汇总中心接入的有效性和重视软件建设的同步开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双层委托——代理关系下环境管理的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管理中,公众、环境管理者和排污企业3个主体形成了双层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合谋寻租的现象发生,进而造成环境管理的低效率。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中合谋寻租的博弈模型,找到影响各主体收益的因素,得出提高对政府部门和企业排污的惩罚系数、降低公众监督环境管理部门的成本、提高其监督的成功率可以降低环境管理者与企业合谋寻租概率的结论,并提出在具体实践中要公开环境信息、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和加强对政府监管失职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区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山西省平鲁区区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数据库和图形库是该系统的主要结构,数据中包括自然资源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数据库和图形库挂接并应用专业模型可进行分析评价,统计分析、信息提取、规划布局等。该系统便地数据更新、动态管理,可提供决策支持信息,是区域综合管理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浅谈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信息公开是通过社区和公众的舆论,使环境行为主体产生改善其环境行为的压力,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环境信息是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信息公开能够有效地加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促进政府重视环境质量的改善,促使污染者加强污染防治,改善其环境行为。本文将对环境信息与环境管理的关系与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河流受人类活动破坏日益严重,水质污染、生态退化、水资源不足、管理分散等问题尤为突出,多部门协同,实现综合管理是河流水资源、水质、水生态恢复和改善的必然趋势。文章探讨水资源、防汛、水质、水生态多方面综合管理,实现"多管合一"的技术基础。以拉萨河为例,将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技术与地表水环境管理相结合,建设水环境综合管理决策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有效的水环境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申报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峰  赵勇 《环境保护》2006,(4):57-62
本文分析了总量控制与排污申报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现有排污申报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环境信息公开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以互联网为信息公开平台、总量分配为激励手段改进现有排污申报系统.一方面有助于构建公众、企业和政府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环境管理体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决目前环境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激励企业给出真实的排污信息,减少政府的信息管理成本,提高总量控制和环境规划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信息公开——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手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环境信息公开是继指令性控制手段和经济手段后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方法。该手段通过对环境信息的公开来加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从而促使污染者重视环境保护,加强污染治理。文中对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和类型作了简要的阐述,并重点介绍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同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方案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白洋淀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有效的公众参与是提高流域水资源管理效率和流域综合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 选取白洋淀流域的典型城市模块(保定市)、乡村模块(涞水县)及水敏感区(安新县)进行研究,综合采用问卷调查、利益群体访谈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政府管理人员、流域居民的环境意识及水资源管理参与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比较与评估了政府及相关利益群体的环境知识、环境满意度、信息流通渠道、参与意愿、实际参与度、政府行为及其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 结果表明: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现状是水敏感区的参与效果好于城镇模块,且城镇模块好于乡村模块;公众获取环境知识与环境信息的途径主要以亲身感受与媒体宣传的被动接受形式为主;参与途径不畅通,实际参与度低于有参与意愿的比例,参与意愿不确定性高;公众对于政府行为的认知度为41.3%,接受度仅为19%;管理者对于公众参与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的认识仍有待提高,参与活动以宣传教育为主,缺乏整体考虑及上下游沟通与设计,缺乏全过程参与,居民尚未形成共同认可的流域价值观. 建议加强全过程参与、环保民间团体的作用以及学校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