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选择废印刷电路板和废CRT玻壳玻璃的资源化过程作为承载实体,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电子废物资源化技术过程的物质能量转化模型;分析了废印刷电路板和废CRT玻壳玻璃的资源化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废物流以及污染物的释放与迁移;核算了物质、能量转化清单.分析结果表明,废印刷电路板资源化过程中的分选环节能耗较高,达100kW×h/t,而拆解和非金属材料的热压成型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点环节;废CRT玻壳玻璃资源化过程中屏玻璃和锥玻璃的再利用环节能耗较高,利用屏玻璃制造泡沫玻璃和锥玻璃冶炼铅的能耗分别为600, 250kW×h/t,破碎、研磨、锥玻璃冶炼铅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2.
废电路板(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WPCB)中的非金属材料是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研究重点。WPCB属于危险废物,非金属材料占其总质量的70%~80%,主要由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和溴化阻燃剂组成,具有较好的再生资源回收价值。概述了废电路板中非金属材料资源化再利用方法,如物理法、热解法、化学法,并对比研究各方法优缺点。分析得出,化学法资源化回收非金属材料中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有望成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铝电解过程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和主要的危险特性,梳理了目前国内外铝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对炭渣浮选技术、全自动铝灰处理技术、废阴极石灰浸出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随之产生的电子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加。废印刷电路板作为一种电子废弃物含有一些有害的金属元素,它的随意丢弃将会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废印刷电路板的处理与处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废印刷电路板资源化处理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处理技术,如冶金技术、机械处理技术、焚烧技术等,对目前尚未应用但很有发展前景的热解与微波处理技术也作了介绍,并对这些方法作了简要的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5.
微波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杨强 《环境保护》2001,(1):41-43
本文介绍了微波技术的特点及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的优势和前景。重点介绍了微波技术处理放射性废物,富油淤泥以及处理废电路板回收贵金属、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制取环保用材料的最新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6.
联合回收     
最近,台湾环境保护部门推出废弃物联合处理体系,并在废电路板减量、资源回收和处理示范计划等方面获得重大进展。环境保护部门引导台湾北部19家电路板制造商、1家金属公司和1家废物减量顾问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卫华电路板资源再生品公司”,作为共同处理废弃印刷电路板的示范企业。 据台湾环境保护部门统计,台湾电子行业每月产生废印刷电路板及废边角料达372吨。这类废弃物含有铜、锡、铅等重金属成份,属于有害工业废弃物。如果任意丢弃或埋入地下会造成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渗出,污染土壤和水源,露天焚烧也会严重污染大气、影响人体健康。1991年台湾曾发生过3起有关工厂露天焚烧废印刷电路板致使方圆几公里内大气受到污染的事件,这些工厂因引起公愤而被勒令停产。  相似文献   

7.
由信息产业部主持的废印制电路板物理回收技术与设备鉴定会近日在江苏无锡举行。有关专家介绍称,废印制电路板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极难回收处理。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无锡市每年产生大量电子垃圾,其中包括约1万t废印制电路板。以往对这种特殊垃圾一般采用水洗、焚烧等方法处理,极易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8.
氨碱行业工业固废循环经济活动开展情况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氨碱行业工业固废的产生源、废物性质、危害特征与资源化特征.分析公司针对行业固废开展的循环经济活动、废物流向,对固废资源化技术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及环境风险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废有机相主要成分包括TBP、煤油以及少量降解产物和放射性核素,属易燃易爆物质。这类废物虽然年产生量小,但经过核设施多年的运行和累积存放,贮量逐年增多,对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安全隐患,亟需进行处理。对目前世界范围内放射性废有机相(TBP/OK)的各种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焚烧法、湿法氧化法、加合物形成相分离-焚烧处理法、碱性水解法、吸收法、水泥固化法和蒸馏法,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此外,对放射性废有机相处理方法的工程应用进行了考虑。结合各核设施产生的放射性废有机相的实际源项,可优先考虑使用碱性水解法、Fenton法和吸收法等技术对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废电路板(WPCB)非金属材料、回收的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聚丙烯(PP)复合材料,分析对比2种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及缺口冲击断面。结果表明:使用添加剂增强的PP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有所提升,其中非金属材料作添加剂使拉伸强度最大增幅达到15.5%,回收的玻璃纤维作添加剂使弯曲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最大增幅分别达到58.4%和62.0%,但韧性也有所下降。因此,合理分配使用WPCB非金属材料、回收的玻璃纤维作为PP增强填料,不但可以减轻危险废物对环境的压力,实现资源再利用;而且降低了复合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11.
电子废物是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热点问题,而废线路板是电子废物的研究核心.废线路板是由铜箔、树脂和增强材料层压而成的复合材料,以破碎和分选过程相组合的机械物理方法是其资源化回收处理的主流技术,就如何提高破碎效果已成为机械物理技术发展面临的难题.研究提出了加热改性预处理的技术方法,用于废线路板结构物理改性和微观破坏,以提高破碎解离效率,其可实现金属与非金属的高度解离.基于改性处理技术,本文还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破坏力学角度,探究了加热改性处理机制.同时,结合ANSYS有限元热应力模型,对改性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采用风力分选工艺回收废旧电脑电路板中Cu,Sn等金属。研究表明,废旧电脑印刷电路板破碎到0.5mm以下就可以使电路板上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得到充分解离。立式和卧式电路板中Cu和Sn含量总和分别约为20%和13%,且含有一定量的Fe,Pb和Ni。采用风选工艺可以回收几乎所有的Cu及约50%的Sn。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ims to measure raw material inputs and waste flows in an Irish city-region in order to analyse (i) whether there was absolute dematerialisation in the particular case study over the period 1992–2002 and (ii) whether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waste generation were decoupled from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es in disposable income over the same perio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elected material flow indicators showed no evidence of absolute dematerialisation over the given study period, although more recent evidence at the national level suggests that a decline in construction activity and extraction of non-metallic minerals has resulted in an absolute reduction in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it is likely that this will be mirrored at the system boundary level.It was found that Domestic Material Consumption (DMC) per capita and Direct Material Input (DMI) per capita increased at a faster rate than Domestic Processed Output (DPO) per capita and Direct Material Output (DMO) per capita between 1992 and 2002, which indicates relative decoupling of consumption from waste generation. In addi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relative decoupling of consumption and waste generation from disposable income growth over the study period. Finally, it was found that average DMC and DMI figures for the selected case study were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s but broadly similar to results for other city-regions in the European Union (EU). On a methodological note, it was concluded that material flow accounting (MFA) for city-regions in Ireland is constrained due to a lack of disaggregated data for material flows, with the exception of local waste data, an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bottom-up analysis should be used to complement disaggregated top-down data.  相似文献   

14.
以厨余垃圾干湿压榨分离-水热炭化技术的工程应用为研究对象,评估工程的运行效能,分析单位厨余垃圾处理的能耗情况,核算厨余垃圾处理成本。结果表明:该厨余垃圾处理工程日均处理量为115.32 t/d,厨余垃圾平均减量化率达到60.31%。厨余垃圾经干湿压榨分离-水热炭化处理得到的产物为干垃圾和水热炭,含水量分别为68.41%和35.92%,低位热值分别为5029.61 J/g和14424.80 J/g,与未处理的厨余垃圾相比,其燃烧性能大幅提升。厨余垃圾处理的单位能耗为46.26 kW·h/t,其中压榨处理环节的能耗只占总能耗的10.54%,水热炭化处理环节能耗占比最高,达到了72.14%。每吨厨余垃圾的处理成本为386.56元,水热炭化处理的成本占总成本的41.69%。该工程有效地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处理产物在制备垃圾衍生燃料、吸附材料、生物碳基肥料以及土壤改良剂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城市厨余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提供提供了可靠的设计参考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构建了基于建筑面积和产废系数的城市建筑废物产量估算方法体系,进而在二次曲线回归、指数趋势模型、灰色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4种单项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预测有效度为准则的变权重组合模型,以揭示城市建筑废物未来变化趋势。以海南省为例计算和预测了2001-2020年城市建筑废物产量,结果显示:(1)2001-2010年海南省建筑废物总量从219.1万t增加到813.5万t,年平均增长率为12.7%,拆除建筑废物约占建筑废物总产量的70%;(2)2015年海南省建筑废物总量将达到1 621万t,2020年较之增加71.4%,将达到2 769万t;(3)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有效度好、精度高、误差小,优于4种单项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将为海南省建筑废物的处理处置、资源化和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加热改性处理前后的废线路板非金属物料为对象,对其再生利用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添加硅烷偶联剂、润滑剂、抗氧化剂和改性剂等助剂改性共混,基于挤出注塑成型工艺过程,可制备废线路板非金属物料填充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该工艺同时可适合一定温度条件下加热改性处理后的非金属物料,其主要力学性能符合相关制品产品质量标准.确定的优化参数为:非金属物料添加质量分数30%,添加助剂包括硅烷偶联剂(1%)、润滑剂(1%)、抗氧化剂(1%)和改性剂(5%).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与日俱增,其妥善处理是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环境管理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系统收集和整理1979~201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的政府统计及相关中英文文献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的时空演变特征,建立了全国与各地区城市生活垃圾物理组分数据清单.研究结果表明:1979~201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显著增长至2016年的2.04亿t,以厨余类为主要成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6%,无害化处理方式逐渐转向为焚烧为主、填埋补充的技术格局.我国各地区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产生量增速、物理组分、无害化处理率和处理能力等存在时空差异,各地区应因地制宜,结合国家专项规划,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弥补无害化处理缺口.  相似文献   

18.
餐厨垃圾管理和处理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一方面介绍了餐厨垃圾的产生、管理及处理现状,简述了餐厨垃圾资源化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另一方面剖析了餐厨垃圾处理难的原因,进而探讨了餐厨垃圾规范处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废电路板非金属材料再生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问题,本文针对非金属材料再生产品的特性,参考相关评价标准,结合目前现有的环境危害评价方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构建了再生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环境安全性评价模型.收集A、B两种再生木塑产品进行评价试验,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和危害.结果显示在不考虑水体稀释作用情况下,两种再生木塑产品对I类地表水均存在极度或重度污染的可能,对于其他类地表水环境风险较小,应避免在源头水等区域使用;对于地下水,产品B污染指数大于1,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但是考虑在稀释情况下(5%),两种再生产品对于地下水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两种再生木塑产品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分别为0.03和0.41,均小于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作用不明显.本文可为非金属材料再生木塑产品环境安全性管理提供评价标准和参考,有利于促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