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矿物质与矿物离子对煤中硒释放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卿  王钧伟 《环境化学》2013,32(1):100-105
利用固定床热解反应装置研究了煤中不同类矿物质及不同矿物离子(Ca2+、Si4+、Al3+、Mg2+)对黑代沟烟煤、霍林河褐煤及各自的酸抽提(HCl、HF、HNO3脱矿物质)样品中硒释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热解过程中,碳酸盐、硫酸盐、单硫化物、磷酸盐与氧化物(HCl脱除的矿物质)抑制了两种煤中硒的释放,且对黑代沟烟煤中硒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强;铝硅酸盐类(HF脱除的矿物质)对两种煤中硒释放的抑制作用均较强;而煤中黄铁矿类(HNO3进一步脱除的矿物质)在其分解转化过程中会形成更加稳定的新物质而抑制硒的释放.担载的Ca2+、Si4+、Al3+、Mg2+对黑代沟与霍林河煤的HCl/HF-抽提样品中硒的释放均有抑制作用,但作用的强弱顺序不同.对黑代沟煤为:Ca2+>Si4+>Al3+>Mg2+,而对霍林河煤为:Ca2+>Al3+>Si4+>Mg2+.  相似文献   

2.
尹浩  刘桂建  刘静静 《环境化学》2012,31(3):330-334
利用热解炉-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和热解炉-同步辐射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不同含硫量的煤IBC105和C22650在热解过程中释放的8种含硫气体,并对这8种含硫气体的释放规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200℃—400℃的热解区间内含硫气体释放相对较多,表明硫元素大部分是以有机态的形式在煤中赋存,而且芳香硫相对于脂肪硫含量较多;同时含硫量较高的煤IBC105中噻吩硫的热解释放量,较煤C22650多;由于煤中芳香性有机物的裂解多以苄基的形式出现,因此在两种煤中二苄基硫醚释放量都较噻吩或者苯并噻吩多.  相似文献   

3.
污泥热解残渣催化市政破膜污泥的热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对污泥热解残渣中金属化合物含量测定和扫描电镜(SEM)对污泥热解残渣的表面形态进行表征,采用热重分析(TGA)对印染污泥和市政污泥的热解残渣催化污泥热解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两种污泥热解残渣对污泥热解均有催化作用,且印染污泥热解残渣催化效果优于市政污泥热解残渣;热解残渣中金属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对其催化效果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污泥热解残渣中铝、铁、锌化合物在污泥催化热解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沉积物中氨氮(NH4^+-N)的释放与氧化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过程。本文通过室内模拟,构建饱和(BH)、好氧(HY)、缺氧(QY)和厌氧(YY)等四种上覆水溶氧(DO)条件,研究九龙江口湿地两种沉积物(红树林、光滩)中NH4^+-N在沉积物-水界面的释放与氧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溶氧条件下,两种沉积物氨氮的释放、氧化存在显著差异。首先,红树林沉积物上覆水NH4^+-NN的累积释放量是光滩沉积物的1.9-4.5倍,其中红树林沉积物上覆水NH4LN释放量分别达到1.64mg(BH)、2.07mg(HY)、3.47mg(QY)和3.20mg(YY),而光滩沉积物则分别为0.85mg(BH)、1.00mg(HY)、0.77mg(QY)和1.27mg(YY)。在较高DO条件下两种沉积物NH。’一N均呈低释放状态,而在较低DO条件下则呈高释放状态。另外,四种溶氧条件下红树林沉积物NH4^+-NN的释放速率(N43.73-78.51mg-m^-2-d^-1)和氧化速率(N26.19-40.68mg-m^-2-d^-1)均高于光滩(分别为N14.50-19.22mg-m^-2-d^-1和N8.89-22.53mg-m^-2-d^-1),原因可能是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种类丰富,群落多样性更高,矿化和硝化作用强烈。本文明晰了不同溶氧条件下河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NH4^+-N的迁移转化过程,可促进滨海湿地的生态保护以及近海水域富营养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南黄海不同粒度表层沉积物中可转化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晓霞  宋金明 《环境化学》2004,23(3):314-320
南黄海不同粒度表层沉积物中可转化氮的形成与释放受环境因子的驱动作用各不相同,上覆水体的温度、盐度、pH值、DO的含量以及NH4^ 和NO3^-的含量都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其中DO是不同形态的氮形成与释放最显著的影响因素,这是因为上覆水体中DO的含量愈高,扩散进入表层沉积物中的O2就愈多,沉积物处于相对氧化的环境中,有机质的矿化作用较易进行,致使无机形态氮的含量相对较高,而有机形态氮的含量相对较低,所以其与可转化有机形态氮呈负相关,而与可转化无机形态氮呈正相关.温度与中、细粒度沉积物中的SOEF-N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能是因为温度的升高加快了海洋底栖生物的生长发育,使生物排泄物和死亡残体增多,尽管温度的升高加快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矿化分解,但由于中、细粒度沉积物堆积紧密,对温度的响应不明显,致使SOEF-N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上覆水体中的NH;和NO3^-分别与中、细粒度沉积物中的SAEF-N和SOEF-N的含量呈正相关,说明上覆水体中的NH4^ 和NO3^-主要来自于沉积物中SAEF-N和SOEF-N的形成与释放.另外,粗粒度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氮对环境的响应较中、细粒度沉积物中的强.  相似文献   

6.
煤的化学脱硫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子群  胡旭东 《环境化学》1994,13(6):486-491
以我国的三种高硫煤-山东兖州、四川南楠、东林煤为试验煤样,考察了Fe2(SO4)3溶液和NaOH溶液加热处理的脱硫作用,以及热解时煤中有机硫的变化。试验发现,用2mol/lFe2(SO4)3在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h下,可脱除近80%的硫铁矿硫;经6%NaOH溶液处理后再用5%HCl浸煮,即可有效脱除煤中矿物质,也能明显脱硫;在煤热解时,煤中有机硫大部分滞留于煤焦中,被脱除的硫主要以H2S形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对2种红壤镉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红壤中镉的释放。在pH4.5的酸雨作用下,镉的平均释放水平是对照的1.6~1.7倍,在pH3.5的酸雨作用下,镉的平均释放水平是对照的2.0~6.5倍。经过相当于9150~10650mm降水量的淋溶后,pH4.5的酸雨使红壤镉的累积释放量提高63.0%~80.0%,pH3.5的酸雨使其提高102.7%~630.6%。红壤镉的释放与铝、铁的释放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酸雨对镉释放的影响可增加水体中镉的负荷,从而加重镉对人类的直接或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8.
铁锰结核对As(Ⅲ)的吸附和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As(Ⅲ)在土壤中的铁锰结核上的吸附和氧化特征,对理解土壤中As(Ⅲ)的含量变化和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东北地区代表性土壤-棕壤中提取的铁锰结核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一次平衡法,对As(Ⅲ)在铁锰结核上的吸附和氧化特性,及其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是包括吸附和氧化反应的复杂过程.初始质量浓度在1~15 mg·L~(-1)的范围内时,随着初始质量浓度的提高,吸附量随之增大,Mn的释放量增加,初始质量浓度在15~30 mg·L~(-1)的范围内时,吸附量的增加缓慢,Mn的释放量也接近平衡,吸附曲线可用Langmuir方程及Freundlich方程拟合(r>0.97),铁锰结核对As(Ⅲ)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达到了3 000 mg·kg~(-1).动力学实验中,反应在24 h内趋于饱和,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氧化反应后释放到溶液中的As(V)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先升高后降低,大多数的As(V)都被吸附在了铁锰结核表面,说明铁锰结核对砷具有很好的吸附和解毒作用.Mn的释放量在6 h时基本达到平衡.释放到溶液中的Mn质量浓度与时间符合Elovich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应用砷污染水稻土的厌氧富集培养,探讨水稻土中潜在存在铁厌氧生物循环及其对氮和砷的耦合作用.富集培养直接证明了水稻土中铁的厌氧生物循环:三价铁(人工合成针铁矿)在厌氧条件下被逐渐还原成二价铁;铁还原过程结束并外源添加硝酸根时,培养基中新生的二价铁在依赖于硝酸根的铁氧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当提供新的电子供体乙酸时,生物合成的铁矿重新被还原.在铁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中,随着铁的还原,培养基中砷的浓度不断增加,反之,当铁逐渐氧化的同时不断地吸附固定培养基中的砷.在铁的厌氧氧化阶段,铁氧化的同时硝酸根被还原,培养基中积累了NH4+和NO2-.因此,厌氧水稻土中可以进行完整的铁氧化还原循环,同时这个循环过程耦合了氮和砷的迁移转化.  相似文献   

10.
砂页岩赤红壤磷肥活化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不同活化剂处理不同性质的磷肥,并对其在砂页岩赤红壤中的生物效应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砂页岩赤红壤上,施用供试的儿种经活化剂处理的磷肥均能显著提高蔬菜生物量。砂页岩赤红壤中的铁、锰质量分数与磷素的有效性有密切的关系,且在还原条件下,土壤铁、锰对磷的固定作用更大;硅、钙可促进土壤中磷的释放。供试活化剂不仅可促进难溶磷的释放,还可控制水溶性磷的释放,使土壤供磷性能平稳;有机活化剂的用量,用于难溶性磷促释时其质量分数为3%,用于水溶性磷控释时其质量分数约为14%。在土壤-植物体系中,活化剂对磷的促释和控释机理是它通过对土壤铁、锰、铝质量分数的调节而实现对磷的活化。  相似文献   

11.
董德明  花修艺  李鱼  纪亮 《环境化学》2003,22(3):232-235
1 IntroductionSurfacecoatings (biofilmsandassociatedminerals)existonallkindsofsolidphasesinnaturalaquaticenvironments.FeandMnoxideswerefoundedtobethemostimportantcomponentsofsur facecoatingsfortheirhighadsorptioncapacity[1—3].Tostudytherelativeroleofdif…  相似文献   

12.
煤加压气化废水中含有多种难降解有机物,其成分因原煤性质和气化工艺的不同而复杂多变,属于难处理工业废水,目前主要的处理方法有臭氧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Fenton试剂法、超声空化效应等,文章综合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煤加压气化废水的特点,利用不同类型的无机混凝剂和Fenton试剂对气化废水进行了混凝-Fenton法处理,并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在最佳条件下,COD、BOD5、氨氮、挥发酚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1.27%、76.87%、72.45%、86.42%和99.9%,BOD5与COD的比值由0.34提高到0.45。在对处理前后的废水的液-质联用谱图分析得知,处理后苯酚的去除率约为97.6%左右。结果表明煤加压气化废水经过混凝-Fenton法联合处理后出水能达到国家标准,并且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包膜尿素对水田土壤排放NH3、NOx和CO2的影响,采用水稻盆栽的方法,探讨了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内不同种类包膜尿素对水田土壤排放NH3、NOx和CO2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处理对水田土壤排放NH3、NOx和CO2均具有抑制作用,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尿素LP40、LPSS、BB、SC60 NH3的挥发总量降低了5.4%~19.3%,NOx的挥发总量降低了8.1%~23.4%,CO2的挥发总量降低了1.6%~13.0%;施用包膜尿素能够抑制水田土壤NH3、NOx和CO2的排放。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包膜尿素对水田土壤排放NH3、Nox和CO2的影响,采用水稻盆栽的方法,探讨了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内不同种类包膜尿素对水田土壤排放NH3、Nq和CO2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处理对水田土壤排放NH3、Nq和CO2均具有抑制作用,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尿素LP40、LPSS、BB、SC60NH3的挥发总量降低了5.4%-19.3%,Nox的挥发总量降低了8.1%-23.4%,CO2的挥发总量降低了1.6%-13.O%;施用包膜尿素能够抑制水田土壤NH3、NOx和CO2的排放。  相似文献   

15.
ZrO2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CO+NO(O2)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月娟  周仁贤 《环境化学》1999,18(5):432-436
本文运用固定床微反技术考察了Cu,Fe,Mn,Cr,Co和Ni负载(ZrO2载体)氧化物对CO+NO(O2)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NO和CO在不同比例时,催化剂对N2O和N2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O+CO反应中,NO和CO的比例对催化剂活性和N2O,N2生成均有明显的影响,CuOx/ZrO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N2O是NO+CO反应的中间产物,低温或NO过量时有利于生成N2O,高温或NO不足时有  相似文献   

16.
不同化肥对水稻土中Cu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研究Ca(NO3)2、NH4CI、NH4NO3、CO(NH2)2、KH2PO4和KCI 6种化肥对土壤中Cu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O(NH2)2使土壤中Cu的吸附率和分配系数增大,NH4NO3、KCI、NH4Cl和Ca(NO3)2则使其明显减小,KH2PO4对土壤Cu吸附的影响作用与Cu离子浓度有关.不同化肥处理土壤中Cu的吸附势E0顺序为:CO(NH2)2>CK>NH4NO3>Ca(NO3)2>KCI>NH4CI>KH2PO4.6种化肥对土壤中Cu吸附行为的影响作用为:KH2PO4>CO(NH2)2>CK>NH4NO3>KCI>NH4CI>Ca(NO3)2.由于不同化肥对土壤中Cu吸附行为的影响不同,因此在Cu含量较高的土壤上种植时应合理选择施用化肥,以避免土壤中Cu的迁移转化,降低其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溶剂对提取原煤中PAHs种类、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浩原  刘桂建  薛翦 《环境化学》2005,24(5):613-616
以淮北煤田的煤样为研究对象,选取二硫化碳(CS2)、二氯甲烷(CH2Cl2)、正己烷(C6H14)三种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原煤中的多环芳烃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提取液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溶剂对原煤中多环芳烃种类、含量和分布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C6H14的提取能力显著低于CS2和CH2Cl2,CS2容易提取低环数的PAHs,CH2Cl2更容易提取高环数的PAHs.  相似文献   

18.
Fe_2O_3-SiO_2对燃煤过程中石灰石固硫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了不同温度条件下,Ca/S摩尔比、添加剂Fe_2O_3或SiO_2以及不同比例Fe_2O_3和SiO_2的混合物对石灰石固硫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能够大幅度地影响Ca/S比与石灰石固硫能力的关系,添加剂Fe_2O_3或SiO_2单独存在于煤样及煤样与石灰石共混样中的作用不同且不明显,同时添加一定比例的Fe_2O_3和SiO_2时,其促进作用较大,固硫能力大大优于纯石灰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