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为了防治污染,近些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法律法规,这是对我国环境治理的法律约束。而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也被称为"公民十条",则是对社会公众环境行为的道德约束,开启了建设美丽中国法治与道德建设"双管齐下"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动物伦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构建动物伦理学,笔者考察并概括了西方动物伦理研究的本质和关键问题,认为:动物伦理学是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尊重动物的价值和权利的新的伦理学说。它的产生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伦理基础和现实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13,(Z1):130
许明,1963年生,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如今拥有长江商学院EMBA硕士学位,是高级经济师,高级经营师,现任新疆大明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自1997年创办大明公司以来,历经10余年的发展,如今公司已经成为一个在行业内颇具规模的拟上市公司。"诚信经营,以诚为本"是他一直不变的初衷。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诚信,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办事,并把它作为企业的基本行为规范。讲究诚信,是市场经济中企业道德的主要方面。许明在经营过程中一直坚持"5个信用",即对银行讲信用,对员工讲信用,对政府讲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环境保护走向法制化已成为必然。环境保护行政处罚作为环境管理的一种手段.目前正逐步得到加强,它的主体是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基本原则是以违法事实为依据.以环保法律为准绳。先调查取证,后作出处罚。环境管理部门或环境执法机关在履行职责、依法讨政时,如果不能正确使用自由我最权,量罚有失公正或不当,不但会影响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加环境纠纷和争议,而且还会直接影响环保执法机关的威信。因此,处罚的正确裁量.对于环境执法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环境执法的效果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屈振辉 《环境教育》2008,(12):17-18
人的生存与发展须臾都不可离开环境,环境道德是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构成。公民道德建设关系国家发展以及社会和谐,若要全面提升全民族环境道德意识与素质,必须立足本土资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中华民族极为注重礼在道德教化中的功能,“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杨心内容和精髓,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中应有之意,必须重视“礼”在环境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余谋昌 《绿叶》2010,(10):85-85,87-92
中国环境伦理学只有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形成自己的环境伦理理论和实践,才能够真正对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作用。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的建构不能像西方一样走不同学派争论的路,而应朝建立统一、开放、完整的环境伦理学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要对西方不同学派的理论进行整合。实践是环境伦理学的精华。我们需要通过对社会不同角色、不同阶层人的伦理态度、伦理行为的研究,来制定一套比较和谐的、符合我们社会实际情况的环境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7.
论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4环境教育2003年第2期“环境道德”的溯源道德是反映和调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由各种各样的规则所构成的规范体系。道德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形成一定的道德。按照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人类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信息社会迈进。在渔猎时代,由于自然力异常强大,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据人类学研究,图腾、风俗、礼仪、禁忌等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自然、归属自然、畏惧自然。 当进入农业社会时期,生产…  相似文献   

8.
教师对教育的贡献,不仅表现为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诸如:师表意识淡薄、行为规范不严、敬业精神不足和治学不严谨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可以从完善制度建设、完善师德考评机制、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屈振辉 《绿叶》2013,(3):38-43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环境危机日渐加剧,环境伦理的研究和构建也愈显重要。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为环境危机是环境伦理产生的根源,但通过研究却可发现环境伦理的产生与流行同原始先民中的礼仪不无关系。基于此,我们做出了环境伦理最初起源于初民之"礼"的道德猜想,并对环境伦理的生态起源及其道德内涵进行了探讨,试图从礼仪文化特别是中华传统礼仪文明中,探究其对于当代环境道德建设的若干启示,为解决现代环境危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是指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其目的是确保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因此环境教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环境教育亦即生存教育、发展教育。一、环境问田的产生及其启示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负反馈效应。显然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和存在着…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通关注的重大问题。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转变环境道德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走向和谐,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为儿童的发展打好基础,特别是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更加强调了以儿童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为此环境教  相似文献   

12.
孙冀红  刘经伟 《绿叶》2011,(1):69-74
生态文明的道德维度不是生态道德,它是一个领域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关于道德建设方面所构成的体系。它具有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伦理意识的全球性、伦理觉悟的深刻性、实践主体的全员性、主体实践的自觉性、主体实践的和谐性等特征,表现形式为意识形态、行为规范、情感活动、实践活动等。生态文明的道德维度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峡移民的出路在于库区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移民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解决三峡工程移民问题的正确战略应该是将库区作为一个综合开发的整体,以库区的持续发展作为移民安置的基础,坚持移民成功应达到的经济标准、社会标准和环境标准,将发展二三产业作为移民就业的重点,按适应21世纪持续发展的要求,搞好库区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增加对库区的投入。  相似文献   

14.
一、渗透教育的理论分析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产生、发展规律,概括现实道德规范,指导人们进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哲学分支学科。它是一门极富理论性同时又接近现实生活的规范性、们便性极强的学科。伦理学的教学体系一般由道德基本理论(涉及道德的涵义、本质、特征、作用、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等),道德规范体系(涉及道德现实分析、道德原则、规矩、范畴等)、道德实践与内化理论(涉及道德内化理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个体道德行为与品质、人生观与道德理想等)三部分组成。与伦理学的教学体系相一致,伦理学…  相似文献   

15.
所谓人的品质是指人们在行为、作风、思想、道德、品性等方面的本质。而素养则是在理论、知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修养。科技人员的品质和素养不但直接地影响着他的工作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事业的成败。环境保护事业是一项新兴的事业,环境科技队伍是一支新生的队伍。环境科技人员的品质、素养与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奋斗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环境科技人员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和素养,才能适应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肩负起实现“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所提出的环境奋斗目标和任务呢?  相似文献   

16.
高梁 《绿叶》2008,(2):46-48
任何社会要得到有效治理,对精英层要有更高的道德水准要求。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在价值多元化和制度欠缺情况下,腐败加剧,社会凝聚力下降。加强社会精英层的职业道德,把群众的评议作为各类官员考核、任职、升降的重要标准,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治理腐败、扭转社会风气、加强社会凝聚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和评价,对运动中的一面大旗"科学",我们要从历史性的角度进行考察。科学是力量,是公理,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但在近现代史上也是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重要方式——知识投资。破除科学的霸权和特权,通过平民的而不是精英的教育体制将科学知识推广到基层民众中去,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进程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8.
正可持续发展,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来的,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依此定义,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可持续旅游定义是:旅游资源和吸引物的开发、使用,不以牺牲我们子孙后代对其利用为代价,要求旅游设施的规划、开发和运营,都应以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在确保从旅游中获得收益的同时,旅游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结构不会由于游客的到来而受到破坏。因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部刚刚将中小学思想品德教材调整为道德与法治的内容,道德培养自觉,法治限定底线,相较于原来略显空泛的思想品德课,此次的调整应该更具有针对性、更落地。其实道德和法治本来就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一个高标准、一个基础标准。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教育价值观的单一化完全省略掉了这两个标准  相似文献   

20.
邓长绪 《青海环境》2005,15(4):173-175
环境文化是倡导生态经济、尊重自然法则的先进文化,是通过法律和道德体系来保障实现的。发展环境文化是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弘扬环境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团结稳定的奉献。文章从环境文化与经济关系、环境文化与法治德治、环境文化与政治文明、环境文化与民族精神四个方面阐述了环境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