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加剧,环境纠纷时有发生,并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及时而妥善地处理环境纠纷,是环境法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和日本的环境纠纷处理法律制度各具特色。本文拟对两国的环境纠纷处理法律制度分别作些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作一比较分析。一、中国的环境纠纷处理法律制度(一)我国环境纠纷处理法律制度的概念。所谓环境纠纷,是指因污染和破坏环境而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争执。这种纠纷通常都是由于单位或个人在利用环境的过程中违反环境法的规定,污染和破坏环境,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产生的。与其他社会纠纷相比,环境纠纷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概括起来就是: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矛盾尖锐,技术性强,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2.
当今我国环境法的体系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现在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入WTO以后要应对环境问题与贸易之间的协调问题,还要与国际环境法相接轨,环境法体系在“内忧外困”的境况下,需要实现自我的完善,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创新,本文考究国外最新的环境法立法,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协调环境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重点对环境法体系的更新进行理论探索,并提出一些环境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际环境法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际环境法的内涵、基本原则和发展过程,报告了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立法趋于逐渐完善但滞后性明显的现状,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法存在执行不利的问题,建议以推进国际环境法的实施和完善为契机,制定明细的配套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加强各行政机关间的交流与合作,统筹应对复杂的环保形势;发达地区扶持不发达地区发展环保事业,推进我国环保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环保小辞典     
《环境教育》2010,(4):67-67
<正>本期关键词:环境学环境法学又称环境保护法学。研究环境法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既是法律科学的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环境法及其实施和有关的法律现象,即整个环境法制建设,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问题,目的是认识、概括和掌握其发展规律,为健全环境法制、实现保护环境的任务而服务。  相似文献   

5.
环境法是一个新兴的部门法,对其基本原则的认定在学界观点颇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环境责任原则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从发展到完善的过程,体现了环境公平与正义的价值取向,反映了环境法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应该作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同时,应通过法律制度的建设贯彻该原则,以发挥其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活动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庆 《绿叶》2014,(5):11-15
过去三十余年,我国陆续颁布了近30部与环境相关的法律,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换环境法律体系,但与之相对的却是整体环境质量的下降,可谓徒法不能自行。因而,如何让环境法能发挥治理和保护环境的功效,是比制定和颁布法规更为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IS)是各国环境法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环境法律制度。它很好地体现了环境法的预防原则,体现了环境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因此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我国环境法也确立了这项制度,但这项制度还存在问题,比如关于其适用范围的规定就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阳光权之于公民是公民的一项自然权利。在我国有关阳光权的立法主要见诸于《民法通则》和《物权法》。但是目前理论界关于阳光权的论著还比较少见,有关阳光权的法律性质更鲜有提及。文章在厘清阳光权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阳光权的法律性质,认为阳光权是一项兼具民法和环境法性质的一项权利。目前公民阳光权可以从民法和环境法两个维度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9.
纵观人类发展历程,在原始时代,人和自然的关系浑然一体,进入农业时代这种关系逐渐松弛,而进入工业时代这种关系就变得尖锐对立起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到本世纪60年代末,在一些发达国家才有环境法的出台,用环境法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这时环境管理的概念才被逐渐引入。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是环境管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环境管理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把环境保护融入其中。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各不相同,环境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有很大的差异,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管理的方法多、手段…  相似文献   

10.
罚款是我国环境法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制裁方式,它对制止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起了较好的作用。然而,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笔者深感罚款的适用、权限、原则和数额的确定亟待研究解决。一、罚款的适用环境法中的罚款是指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依照环境保护法规,对违反环境法但尚不够给予刑事、民事处分的违法者,强制其在一定时期内缴纳一定数量金额的处罚。它与环境法制裁中法院强制缴纳一定数量金额的罚金、赔偿损失是不同的。罚金是刑罚方法,适用于严重污染、破坏环境而触犯刑律的人;赔偿损失是民事制裁方法,适用于因  相似文献   

11.
“法律规范的存在在于其效力;而法律规范的效力,虽然并不等同于某些事实,但却以这些事实为条件的。”环境法的适事范围是指环境法对什么行为或事件有效。总体上看,《环境保护法》适用于所有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包括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管理环境的各种活动,环境单行法则规定具体的适事范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内外环境法的适事范围近十年来得到一定的拓展。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环境保护法》修订工作,应对以下方面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环境法学在我国属于新型的法学学科,"1984年原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教学计划>将环境法正式列为法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选修课,1985年制定的<经济法专业教学计划>将环境法和自然资源法两门课程分别列为经济法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国家教委于1987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开始将环境法...  相似文献   

13.
日本环境法体系的现状与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本环境法律体系的分类日本国家制定法的体系包括宪法、法律和命令三大类。在环境法体系中,不包括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只包括环境保全方面的基本法、单项法(即以《……法》的形式出现)和特别法(即以《关于……的法律})的形式出现)等法律。而有关命令因为是以政令或省、厅令的形式发布的,所以在整理环境法体系时一般不将其纳入。主要分类如下:1.基本法。即规定环境行政目标、政策体系等基本事项的法律。它的特征在于只对基本事项作原则性规定,其具体化则表现为各实施法、“单项法和特别法。在1993年11月以前,日本还没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规体系,建立了一整套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强化了环境监督管理,促进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提高了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环境意识,推动了我固环境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一、我国环境立法的发展概况虽然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保护山林、水道、动植物等内容的法律,但是环境法作为独立的法律出现却是现代的事情。我国环境立法是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四十年代末到七  相似文献   

15.
环境标准与环境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建凯  黄琼 《环境技术》2005,23(2):37-39
环境标准是环境法运行的基础,环境法律责任是环境法实施的重要保障,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环境法的顺利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环境标准的正当性和阐述法律法规对人身财产权利的固有保护,可知环境标准是判断是否承担环境法律责任的充分但非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李燕 《绿叶》2012,(1):81-88
工业社会的形式理性及其法律制度本身是环境事故高发和风险规制匮乏的重要原因。事故经验本身推动着人类对自身的理性与制度结构做出反思。在"风险知识"的刺激下,风险规制中的预防原则获得法律上的确立,并极大冲击和重塑着现代环境法框架。我国环境法体系侧重后果防治及其责任配置,无法应对贝克指示的新风险,也无法吸纳预防原则要求的法律理性,因而需要根据新的风险知识和法律原则及时做出修改。在以"风险知识"为根据的全新法律框架之下,风险规制机构应强化建制,程序设计也应容纳技术因素之外的社会参与,形成"科学—民主"的宽域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17.
国际环境法(InternetionalEnvironment Law)是调整国家或国际组织间环境保护行为关系的准则。它是当代国际法中一个新领域。是为解决环境问题而制定的国际法(Internation Law ofEnvironment)。国际环境法调整的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或国际组织。国际环境法保护的客体是国家和人类的环境权。国际环境法是国际公法,但也追究个人的民事责任。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有: 一、人类应享有环境权和发展权的原则《里约宣言》第一条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概述所谓可持续发展法,是指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总称。法学界也有人用广义环境法或可持续环境法来代表可持续发展法。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主要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以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整治、城乡规划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区域流域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9.
常纪文 《绿叶》2010,(9):29-32
环境法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因为环境法没有自己独特的基础性调整方法。若是独立部门法太多.则不利于规律性的研究。否定环境法的独立部门法地位,只是否定其与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的同类性.并没否定环境法是一个特殊领域或者类别的法,也不否定其作为法学二级学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地方环境法规或规章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法制统一规则,地方国家机关的立法从属于宪法和法律,并且要同宪法和法律相协调。那么地方环境立法能否优先适用,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地方环境立法的能动空间以及地方环境立法权的有效行使及监督,则是环境法理论必须回答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拟从这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