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环境属于物质文明领域,还是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有利于在保护环境的工作实践中,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有利于确立保护环境的精神文明现,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用环境保护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全面进步。一、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因直接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性江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讲:“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在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然而,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观念却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观,是古代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与理性思考,是传统文化丰富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自然本体意识。中国传统文化在审视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给予自然以十分重要的地位。以至将其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本体。因而,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的客观性相对于人类的能动性要重要得多。2.生态伦理意识。从自然生态的本体意识出发,很容易萌生出对自然界及其存在的爱惜观念。儒道两家都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自然界及其存在的价值意义,对人类活动做出了道德限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生态伦理意识可称得上最早的生态伦理学。…  相似文献   

3.
试论环境意识及其对环保工作的影响和促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振发 《四川环境》2006,25(3):123-126
从环境意识角度探讨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简略总结了西方进入工业社会后的人与自然观,及20世纪兴起的环境哲学概况。介绍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存在的认识误区。论述环境意识对环保工作的影响和促进及提高环境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完善、发展,与真善美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向来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它作为人们掌握世界的三种不同方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它不仅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而且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的现代,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使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成为当代世界最普遍的困惑,遂已成为当前的一大主题。人与自然怎样才能达到和谐发展,已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呢?笔者认为,人对待自然应以真善美为尺度,以实践为中介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一、真…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天人关系,是自古以来人们思考的一个哲学基本问题。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答案有两个,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天人分裂",这是根本对立的两种自然观。生态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具体要求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修复自然、再造自然。工匠精神与生态意识相关,工匠精神蕴含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6.
陈锋 《环境教育》2002,(2):21-22
现行浙江省编初中《自然科学》综合教材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概念,专门在《自然科学》第五册中辟出“能源”、“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环境”等大量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旨在第一课堂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生态观、资源观和人口观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科学素养。1 教学目标在初中《自然科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初步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帮助他们养成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和环境道德观念,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从而生成自觉…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学是在全球性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伴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而孕育、诞生的一种新型文学形态,同时也是生态学向文学、文学向生态学相互扩张渗透的产物。它以语言艺术构筑的形象抒写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表达人类应有的对待自然的伦理信念、情感态度及行为规范,引领人们进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蒋劲松 《绿叶》2014,(2):45-48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重要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对动物的态度是人对自然态度的一个缩影。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强化,我们不仅需要整合各界动物保护力量,更需要深入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动物,以及我们为什么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是人们根据生态关系的需要和可能,最优化地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高昂的环境代价使得人类社会不得不重视这些问题,另辟蹊径,从道德方面寻求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使人们自觉地维护生态环境,形成生态文明自律。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自律体系建设的探讨,探索提高人类生态道德意识的有效方法,构建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家园。  相似文献   

1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有信念下,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实现个体理性向集体理性的收敛。制度变迁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是资源相对价格和人们消费偏好的变迁。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唤起公众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环境责任感,让足够的认知成为公众自觉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今天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提高绿色环保意识,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下开发可再生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选择。我国加入WTO后,再生资源业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因此,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积极发展再生资源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启蒙他们的环境意识,培养他们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引导他们以正确的环境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环境与发展中的问题,使他们从小就具有环境意识,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并在人生道路中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这对于提高全民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战略意义。世纪之交,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环保事业对宣传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今年3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  相似文献   

14.
以生态保护工作的实际行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物质精神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观念。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着“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的盲目性、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文物古迹修缮过程中的盲目性,以及国民生态意识淡薄、旅游行为非生态化等问题。构建生态文明的旅游观,是旅游业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的运动过程,首先是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自然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转化的过程。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得以结合。这两者的结合是通过社会组织系统  相似文献   

17.
夏光 《绿叶》2011,(10):7-14
在中国转向绿色发展和加强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环境保护担负新的重要使命:重建社会道德,重塑中国人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民族信仰。如何实现环境保护的这项使命?第一,要确立环境保护在执政理念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形成环境友好型的执政观、政绩观。第二,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在经济领域形成"保护环境引以为荣"的道德风气。第三,要推进环境教育创新,培育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利益相关,匹夫有责"的社会主流风气。  相似文献   

18.
谢天 《环境教育》2002,(2):30-30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一个全面提高公民道德水准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把“环境保护”列入社会道德领域,作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使我们更加明确了环保部门提高全民环境道德意识、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意识、道德观念,让人们懂得: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是侵犯他人的利益,是不道德的;环境是有价值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环境资源是有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相似文献   

19.
一、人与自然是一种对象性关系在自然界演化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同时也出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种对象性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方面,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活。人的一切,包括肉体和意识,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全部依赖于自...  相似文献   

20.
广西环境教育基地自2002年创建以来,每两年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开展申报创建工作。环境教育基地除了具有承载公众的教育功能外,还对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环境教育基地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和推动公众参与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