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取有效的传播策略,促进消费者从绿色消费态度到行为的转化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构建了绿色产品广告诉求、印象管理动机和绿色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探索利己、利他广告诉求对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了印象管理动机对广告诉求与绿色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利他广告诉求,利己广告诉求更能激发消费者的绿色购买意愿。对强印象管理动机的消费者,利他广告诉求对其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更为积极;对弱印象管理动机的消费者,利己广告诉求对其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中国能源绿色消费转型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在构建能源绿色消费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综合测度了中国省域能源绿色消费转型水平,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能源绿色消费转型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1)2000—2019年,中国能源绿色消费转型水平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减小,区域水平格局形成“东中西”“北中南”阶梯式递增的空间分异特征。(2)地区间能源绿色消费转型存在显著的空间聚类特征,能源绿色消费转型水平冷点区主要集中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三省,热点区呈现从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向西北地区偏移的趋势。(3)城镇化水平、工业增加值和环境规制对能源绿色消费转型具有负向影响,政府行政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科技创新水平呈现正负两种影响效果,且影响程度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通过分析蓄电池企业超威集团313份有效员工问卷数据,检验员工的环境知识、环境知识共享、绿色行为意愿对绿色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时在环境知识共享与绿色行为意愿之间引入了组织绿色支持感知调节变量。结果表明:①环境知识对环境知识共享、绿色行为意愿表现出正向影响,并通过绿色行为意愿间接对绿色行为产生正向影响。②环境知识共享对绿色行为意愿和绿色行为均表现出正向影响,同时环境知识共享在主观环境知识和绿色行为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在客观环境知识和绿色行为意愿之间不起中介作用。③组织绿色支持感知在环境知识共享和绿色行为意愿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环境信息公开作为信息化时代环境治理的新型武器,对我国这样一个具有特殊财政体制和政治激励模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其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效果有待深入探究。本文基于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以2008—2016年120个城市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公开的污染减排效应,并重点分析了不同城市区位和城市规模下存在的异质性效应。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还能有效缓解财政分权引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信息公开对污染排放的抑制作用呈现“马太效应”,对东、中、西部地区和大、中、小城市的影响均依次递减。对东、中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其治污效应较显著,而在西部地区和小城市尚不见效。积极推动全面环境信息公开,构建环境多元共治的长效机制,是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在现有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绿色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为解决发展中的污染问题政府采取环境规制政策进行干预,环境规制政策的评价标准不仅要保护环境同时也要兼顾经济发展。目前关于检验排污权交易政策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基于中国2004—2018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DID)等实证检验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和作用机制,并且采用PSM-DID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不仅减少了污染物SO2的排放,而且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有效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作用机制分析可知,排污权交易政策提高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途径是加大研发投入,并没有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绿色创新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强环境规制下排污权政策的实施效果更好。中国政府有必要继续推动建设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全国化,发挥政府激励作用,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绿色创新效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绿色创新效率的新视角检验了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有助于区域绿色发展的同时也为制定和完善排污权交易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平遥古城为例,探究游客信息行为对文化遗产旅游难忘体验的作用路径和异质性的调节效果。结果发现:游客信息行为对文化遗产旅游难忘体验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条路径;异质性游客在信息对难忘体验的影响上存在显著调节效果;遗产地吸引力通过对游客再访意图的影响完全转化为难忘体验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境管理体系的绿色学校创建和评审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基于环境管理体系的绿色学校创建模式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如ISO14000、BS7750为绿色学校创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从而可以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重在持续改进的绿色学校创建新模式。基于环境管理体系的绿色学校创建模式包括5个步骤:学校环境评审、制定学校环境方针和行动计划、实施计划、检查纠正、总结和持续改进(如图1)。基于环境管理模式体系的绿色学校创建模式贯彻如下的基本思想:学校环境方针或指导思想。学校应该制定环境方针或指导思想,承诺发展面向全校的环境教育,将学校的环境管理和环境教育一并纳入绿色学校创建对…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重大制度革新,中央环保督察能否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对未来中国深化环境治理体系和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基于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的绿色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中央环保督察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提高地方环境执法力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只在非国有企业样本和高环境规制水平地区样本中显著。相较于数量,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对于绿色转型更为关键。在高环境规制水平地区,中央环保督察还带来了当地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显著提升。本文为中央环保督察的绿色创新效应评估提供了基于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绿叶》2012,(6):110
5月15日,创绿中心举办了"绿色信贷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论坛。论坛以"公众如何监督银行是否把钱贷给破坏环境的企业和项目?银行是否要公开与污染企业相关的贷款信息,是否有相关法律的支持?"等内容为主题,介绍和探讨了如何通过绿色信贷政策等金融杠杆遏制环境破坏、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并对当前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行业环保绩效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经济和媒体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情况下,外部压力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面临新的社会背景。基于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关注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本文以2016年沪深A股八大重污染行业的31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媒体报道与政府监管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其中,媒体类型既考虑了传统纸媒,也考虑了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政府监管方面采用2014年调整后的PITI指数对监管力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数量越大,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越丰富,但并不能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主要受媒体报道倾向性的影响,而媒体报道的数量对其影响较弱;地方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管力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随着地方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下降,导致政府监管在媒体监督企业环境信息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进程的大力推进,环境制度约束相对舆论监督,在企业信息披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国家风能开发需求为我国风电产业推进跨境装备与资源开发合作带来了新机遇。风电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绿色债券要求募集资金进行封闭式管理投向绿色产业,增强环境信息披露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绿色认证,为风电产业提供新型的金融支持。基于企业所处产业链特点和需求,上游零部件生产企业利用绿色债务融资工具补充营运资金,下游风电开发企业通过绿色资产证券化筹集"一带一路"风电开发项目初始资金,中游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依据经营模式的纵深程度灵活选择绿色债券。企业通过提高绿色评级,政府拓宽绿色债券的担保和增信渠道,出台财税激励等政策强化绿色债券对风电产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公众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渠道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为考察不同类型公众参与方式对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差异,本文基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选取四类公众参与方式和四类污染物,结合我国2008—2017年30个省份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横向比较不同类型的公众参与方式,公众环境来访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效果优于环境信息公开和环保网络舆论,而政协提案、人大议案的积极效应尚不显著。纵向比较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治理效果,公众参与能显著促进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对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效果的影响次之,而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较不理想。建议政府进一步优化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并重视公众层面的环境诉求,建立公众与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的良好互动机制,同时鼓励公众通过新媒体渠道参与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以173个城市为案例,结合制度基础观与资源基础观理论,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和必要条件分析法(NCA)探究了制度环境和资源投入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协调联动关系,剖析了驱动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多重并发因果机制和多元路径。结果发现:(1)单一的制度环境或资源投入均无法有效激励城市绿色技术创新,需要二者联动匹配才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2)产生高绿色技术创新的组态路径包括5种:媒体关注—外资—人才投入驱动型、环境规制—资源投入驱动型、公众—媒体关注—内资投入驱动型、公众关注—内资—人才投入驱动型和多要素复合驱动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15—2019年中国石化行业33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验证了当期环境规制对后一期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从而验证了中国石化行业“波特假说”的存在。此外文章还发现环境规制影响企业绩效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中部地区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均支持“波特假说”,西部地区则影响不明显。基于上述研究,文章认为促进石化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需进一步加大石化行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实施力度、促进石化行业企业的科技投入并注重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宣教活动、绿色创建、信息传播、基地建设"平台的搭建,既丰富了环境教育的开展形式,也增强了环境教育的效果。今年来,上海着力打造环境保护宣教四大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校园、社区和公众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和培训工作,推出多样环境宣传文化产品,力求丰富宣教形式,拓展宣教内容,增强环境宣传教育效果,赢得了市民的关注,并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山东省17地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依据绿色发展测量指标和极值熵值法,测算城市群绿色化指数,并基于面板Tobit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绿色化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时序特征,城市间绿色发展指数截面差异明显;经济山和生态山子系呈现稳步增长的时序动态演变特征;2017年子系统绿色化水平的演变轨迹与2008年差异明显;经济增长、城镇化、科技发展、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工业化和资源消耗抑制了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浙江省环境教育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群众对美好环境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不断创设教育载体,强化信息公开,引领公众参与,为推动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与舆论支持。通过打造正能量、接地气、通俗易懂的环境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供应链环境协同治理问题,本文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分析了供应链环境协同治理中内部主体之间以及内外部主体间的协同作用机理,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供应链环境协同治理模型。为探究协同治理机制在该模型中的实际成效,本文运用多主体仿真技术,对二级供应链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协同治理在企业运营发展以及供应链整体环境绩效方面的提升作用,并针对协同模型中制造商零售商间减排成本分担系数进行调整,检验上下游企业间减排成本分担系数变化对供应链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虽然供应链整体利润随着制造商承担的减排成本增加而增加,但供应链单位产值排放量却随之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进一步验证了协同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献梳理,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经济成效不能用单一的线性模型进行解释,可能受到政策属性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双重影响。通过对城市"十三五"规划文本进行开放性译码,实现了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实施力度的定量化。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包含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政策类型的门槛模型,定量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经济成效。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环境可持续性政策具有不同的经济成效,宜居环境政策、绿色经济政策的经济成效受到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总体上,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城市应略微偏重于绿色经济政策和生态社会政策,处于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的城市应偏重于宜居环境政策和生态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20.
爨伟  郭大章 《环境教育》2013,(4):103-103
继1998年创建天津市绿色学校以来,六纬路小学以"对学生环境道德、环境行为、环境意识的培养"为切入点,逐步建构起以"绿色教育"为中心,涵盖并辐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套完整体系,并日益突显出其独特的"绿色"魅力。一、校园环境突出绿色唤醒一、校园环境突出绿色唤醒以"绿化、美化、教育化,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是一个无声的课堂,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