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绿叶》2021,(1)
正对世界的哲学解读,需要立足于对世界的哲学定义。思考世界、环境、哲学与人类的关系。一方面,立足于把世界放在环境哲学的角度做系统性的立体思考;另一方面,基于世界环境作为一个越来越成熟的整全式概念加以辩证审视。当然,在此之中世界环境及其哲学的蕴涵也在接受新时代环境的凝视。  相似文献   

2.
现存先秦典籍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生态哲学与环境文化的巨大宝库,其思想如一泓泓源泉,一脉相承而来,影响至今。《老子》作者老子是道家开山鼻祖,也是中国环境哲学之父。《老子》一书五千字,字字珠玑。书中以"道"为世界本源,以"道"而点化"和"之哲学内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历来哲学研究和哲学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哲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夫子提倡“天命论”,主张“尊天命”,“畏天命”,认为“天命”是不可抗拒的;老子鼓吹“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旬子反对这些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观点,主能“明于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天人关系”的争论贯穿了整个中国哲学史。外国的情形也是这样。关于  相似文献   

4.
景观是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文化、环境和社会议题密切关联。同时,景观还是社会福利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对它的保护与改进是经济活动和我们职责的重要方面。这样一种空间认知,为我们提供了创建可持续景观的基础,而应对这一挑战性难题的深层根基在于生态哲学。本文试图将哲学理解与现实空间管理结合起来,对这一刚出现不久概念的相关方面——景观和景观可持续性——做出系统阐释。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开篇的新型生态文明塑造运动,以全球性环境危机为契机,当代生态哲学所确立的一些核心文明理念也必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产生深远影响,有能力塑造人类文明的基本走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薛富兴认为,如果说这一崭新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对自身走过的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年发布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机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此定义在哲学上很有吸引力,各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各有评说,几乎涵盖资源、能源、工业、农业、林业、贸易、财经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但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还缺乏较深入的研究,其理论体系还处于哲学思考和实践归纳阶段。“人的需求即人的本性”,人的自然生存需求、社会经济需求、精神发…  相似文献   

7.
地理科学与哲学具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上哲学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框架,现代地理科学研究要自觉接受哲学的指导,并积极吸收哲学的研究成果。近现代科技革命对地理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地理科学的研究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地理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地理科学研究对象在本体论前提上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所以地理科学研究应该从多个视角分析和观察问题,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来思考和分析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将会进一步廓清我们对这条道路的认识,从而更自觉地在实践中探索它、发展它。本文对此进行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9.
翻新法是环境工艺哲学意义上的重要方法.本文总结了翻新法在环境工艺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它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发现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使我们对传统西方哲学的“元哲学观”或思维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使我们从新的角度重新看待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变革。  相似文献   

11.
欲擒故纵法是环境工艺哲学意义上的一般方法。本文对环境工艺中运用欲擒故纵法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哲学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20,(Z1)
正传统生态哲学的研究进展最近几年,我做过这样一些工作。一个是写了一本专门研究河流的书——《河流的文化生命》,这本书对于我们整个国家的河流管理机构,包括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治河理念的改进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天人关系,是自古以来人们思考的一个哲学基本问题。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答案有两个,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天人分裂",这是根本对立的两种自然观。生态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具体要求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修复自然、再造自然。工匠精神与生态意识相关,工匠精神蕴含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环境科学的特点,立足于长远发展,从生态哲学角度分析了生态道德观对环境科学技术的重要价值。分析认为应用生态的观点来学习和研究环境科学,才能达到最大程度防治的目的;合理融入生态观念的环境治理技术有利于经济发展;生态道德观是环境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品质和环境科学发展的动力。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以生态道德观为指导的结论。另外本文从纵向和横向分析了生态道德观在指导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观念导致人们把开采演化成为掠夺,严重打乱了生态系统的有机循环,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是目前威胁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源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本的对待自然界的生态伦理观。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新的视角出发对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探索,甚至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行探讨。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人们惊奇地发现,东方的伦理思想、宗教、哲学中包含有大量有关生态的伦理、哲学思想,其中尤其以道家、道教为甚。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层面简要探讨了农业环境保护过程中发生的利益调整以及伦理道德的确立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取长补短法是哲学意义上的一类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论述了取长补短法的定义,列举了此法在环境工艺中的成果,并对其哲学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环境哲学类的图书大都按中图法分类号分到了X类,也就是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一般归理科或自然科学借阅处,而文科学生很少会去理科借阅处。一、问题与现状从事环境哲学研究与教学的一位朋友向笔者谈起,学生反映说去图书馆时不太容易找到此类图书。笔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依靠原有的生产方式带动社会发展已难以为继,人们逐步意识到将生态要素纳入传统生产范畴的重要性。生产活动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生态生产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从生态哲学视角考察,学术界对生态生产研究通过三方面展开:生态生产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充与完善的过程;与传统生产理论相比,生态生产具有独特的优势;生态生产的推进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生态生产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生态哲学的结合是新的探索点,在生态生产关系、生态生产建构指数与测度的研究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上天入地法是环境工艺技术一般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给出了上天入地法的定义,在环境工艺中的应用实例,并探究了其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