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区水利规划环评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评价形式化、方法单一化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性较强等问题。针对以往评价中的不足,提出了运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及其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以江苏省水利发展规划作为研究实例,建立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进行主客观综合指标权重的计算;从重点工程空间布局角度出发,运用调整后的可变模糊识别模型进行各市环境影响的相对优属度计算。结果表明,全省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相对优属度大于现状和零方案,南通市的相对优属度最大,其次是苏州和无锡。与层次分析法进行对比,该理论及其模型适用于地区水利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工程及其生态安全:优先研究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大幅度增加黄河上游径流量,并同时减少长江尤其是其上游及汉江下游的径流量,从而导致两条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的水环境改变。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调水,库区上游90 000余km2内的非点源污染和1 300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缺乏对水质将产生重大影响;调水引起水文节律的改变从而对东线沿途的湖泊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黄淮海平原受水区可利用水量的增加也可能导致该地区的盐渍化。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并讨论了其必要性,提出了工程对生物迁移的影响、水环境及水生态安全、水资源保护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和西部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等优先研究领域,并提出结合“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和长期监测来保障工程生态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满意度评价与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包括对传统环境影响评价要素的影响及对区域人-地系统的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刚性方案与弹性方案的环境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使得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变得更为复杂。鉴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一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特殊性,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生态满意度评价的方法。根据仙桃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识别了各种污染源。在MAPGIS支持下进行了面域分析与空间统计处理,预测了规划实施后主要环境指标的变化;根据预测的规划实施后的生态指标变化,进行生态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规划区预测生态满意度值为7485,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但水污染还比较严重,应该加强治理,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也应该得到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评价过程中应根据规划内容与区域差异选择合适的指标建构生态满意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海滩涂地区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江苏海岸带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岸带湿地之一。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农户是滩涂开发的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和相对独立的生产单位。农户的经济行为对滩涂开发和利用产生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以江苏省盐城市的射阳县、大丰市为例,选择3个典型村庄进行入户访谈式调查.在对220个农户进行了入户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区域经济动力学原理Logisti模型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农户经济行为对环境影响的数量经济模型。研究表明,滩涂区农户经济行为对滩涂环境压力的大小及类型具有直接影响。土地经营规模、土地利用类型、生产投入、投资意向、农户受教育水平等是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找出滩涂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的环境压力在于:农户经济生产方式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户教育水平较低,环境意识差;滩涂利用经济效率低.环境压力大;农户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东线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口咸水入侵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南水北调工程是长江流域继三峡工程后的又一重大工程,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河口的环境与生态有何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是众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南水北调是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有东,中,西线三种方案,它建成后必将对长江口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涉及径流,泥沙,咸水入侵,岸滩冲淤,航道,水产,渔业和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根据有关初步设计资料及长江河口的流量和盐度等实测资料,用统计的方法对东线南水北调调水500,700和1000m^3/s后对长江口咸水入侵的影响进行了初步预测。为了减少其不利影响,还提出了采取加快实施北支整治工程,尽快建造新的避咸蓄淡水库,确定调水的控制流量和三峡工程提前蓄水等措施,供南水北调工程决策和设计部门参考。若参采取这些措施,南水北调对咸水入侵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可以缓解或抵消的。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OM)产生了重大影响,探讨和区分二者的影响是水科学、环境科学重大热点问题。针对气候变化(降雨、径流、气温)和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城镇化、水利工程建设等)两个驱动因子,介绍了河流DOM来源和特征;分别综述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两者综合对河流DOM影响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流DOM影响的已有研究方法,并总结了方法中的问题及不足。提出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水文气候和人类活动情景交叉重复、缺乏对河流DOM转化机理研究和与生源要素耦合模型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雅康高速公路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康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构建川藏“经济走廊”,促进甘孜及西藏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雅康高速公路将穿越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外围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将可能对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产生负面的影响,明确高速公路建设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潜在影响,对于正确处理高速公路建设与世界遗产保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根据拟建公路与遗产地关系剖面图,初步分析了拟建雅康高速公路所推荐的K方案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雅康高速公路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二郎山特长隧道的工程地质勘探以及通风井群的施工与维护对自然景观会形成明显干扰。为更好地保护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就拟建的雅康高速公路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同题,然而我国目前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尚不完善。该文通过回顾近两年来我国发生的极端气象灾害事件,深入分析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和监测预警能力、应急机制、基础设施建设,预报预警信息发布、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和谐社会、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政治、法律、经济、外交四个方面,阐述了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并为完善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提出了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多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的应急协调机制、开展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和重视气象灾害科学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开发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气作为环境的重要要素,其状况优劣对开发区的发展及布局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进行开发区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已取得了不少经验,但仍在探索之中。对城市开发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进行了分析、预测和评价,对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环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对开发区进行了大气功能区划分,给出了开发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最后,针对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情,在产业发展方向、项目规划布局、能源使用、绿化、环境管理以及土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钱资荡是金坛市目前直接饮用水源地 ,根据环境环境监测结果 ,已处于中营养化后期。本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湖泊管理的成功经验 ,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金坛市饮用水源地保护方案。该方案由 4个工程子系统组成 ,(1)截污工程 :在岸丘桥和南州桥位置各筑一节制闸 (而岸丘桥工程又是首选工程 ) ,以封住湖泊两头入流 ,杜绝污染物进入水源地的截污工程 ;(2 )引水工程 :是截污工程的配套工程 ,利用下游长荡湖来补充水量 ,并对 3个引水工程设想进行了系统分析 ,推荐涵管方案 ,同时将长荡湖作为该市战略水源地一并纳入保护体系中 ;(3)湿地生态处理工程 :对进入荡区前的芦苇区进行综合整治 ,发展以芦苇为主的湿地生态处理工程 ;(4 )环湖绿色自然保护带工程 :包括建设围湖芦苇荡、环湖林带、绿色食品基地以及污泥处置。最后还提出了三级水域保护区范围、水域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工程方案分步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合理地进行公路建设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是正确处理公路建设和自然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分析了现行公路设计相关规范,提出了适用于公路设计方案比选需求的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采用公路路线设计、桥梁设计、隧道设计、防护工程和临时工程5个方面共17个指标进行评价,并在规范和一定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给出了各个评价等级的标准。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子系统的权重,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求同时反映评价分级的主观性和实测数据的客观性。以常吉高速公路为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公路自然环境影响等级属于“良好”级偏“中”;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评价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由于规划项目涉及面广、不确定性强、行业多样等特点,目前还没有针对规划环评的通用方法。虽然很多适用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可以直接用于规划环评,但二者之间仍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结合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特点与评价要求,参考国内现有行业标准规范与新发布的大气评价导则技术要求,提出了规划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工作流程和4个工作要点,并通过具体案例应用,分别从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环境影响预测方案制定、规划方案的比选及环境承载力的测算给出具体说明与实施方法。通过预测评价分析及方案比选,对规划选址、发展规模、规划布局、产业结构以及区域规划发展方式等进行综合分析,最终针对规划项目的污染控制及规划方案提出调整建议,为今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与风景名胜保护的关系,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将武汉市土地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分为极度、重度、中度、轻度和非敏感区5个等级。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为该市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状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同调水方案下的水文条件,从可利用水资源量和水环境容量两个方面来研究中线调水对汉江下游枯水期水量和水质状况的影响。以人均月可利用水资源量和人均月水环境容量作为评价指标,提出相应的水安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来定量评价调水前后汉江下游枯水期水安全的变化程度。研究结论认为:各调水方案对汉江下游水量安全的影响程度比水质安全大;调水对枯水期水安全影响较大的月份是12月、1月和2月,而11月、3月则要好一些;现状条件下的水安全评价结果都在“较为安全”级别以上,而各调水方案的实施对汉江下游水安全都有一定影响,其中以方案Ⅱ的影响最大,方案Ⅲ则由于引江济汉补偿工程的兴建,其水安全保障程度要高于其他方案.  相似文献   

15.
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环境会产生不可逆转的重大扰动,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作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工程区域环境问题分析与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修复至关重要。以向家坝水电站为例,分析水电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产生扰动的特点,结合产生扰动的各环境要素,构建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体系。收集、整理相关监测数据,采用环境因子综合评价法对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各种环境因子的现状以及变化过程、总结区域环境总体状况的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自2007年工程大规模动工以来,区域的生态脆弱度大幅度升高,2008年达到顶峰,自2009年起环境开始改善,保持优于2007、2008年的状况;最脆弱区域为主体工程和云天化生产区交接地区,低度脆弱区域为河流及工程量少的加工工程区域;工程扰动最大的区域、当地工业区及交通枢纽集中地带是建设区环境最脆弱的区域,工程建设、工业及交通是建设区的主要扰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济南市西蒋峪片区公共租赁住房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生物、水土流失和景观类型等方面分析了施工期和运营期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租房建设中的景观生态建设和植被保护与恢复等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The study tries to set up a system to extract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 in exploit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China. First,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mphasis and deficiency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s SEA research in the past 10 years.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and evaluation principles of regional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RSEA). Then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  相似文献   

18.
共享发展理念要求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但当某些利于社会整体发展的项目设施建设将可能损害周边小部分群众个人利益时,政府管理部门如何合理协调处理好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提前做好相关调查应急预防工作,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本文从邻避冲突视角从微观上分析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特点和内在机理,论述了邻避冲突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机制和政策措施。结果表明,舆情酝酿是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关键,而解决舆情酝酿的关键则是参与人群边界的确定和恰当的信息公开。因此,建立有效的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对解决邻避冲突式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围绕邻避类项目的事前评价,提前做好损失预补方案和舆论疏导工作,有助于降低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具体说来主要可以通过建立环境类信息公开机制来了解民众的诉求,确保沟通渠道畅通;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并完善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机制,避免舆论因缺乏引导而持续发酵,引导舆论走向正面;建立环境类项目损害评估机制,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平等、自愿的原则进行不偏不倚的客观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案;建立包括直接经济补偿和社会公益补偿等形式多样的环境类损失补偿机制;最后还要建立环境类事件过程监控机制,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管控,确保政府管理部门始终处于事件主导地位。在信息化不断发展、公民民主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努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面对可能发生的矛盾焦点突出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时,政府应当科学分析其产生发展的原因脉络,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study tries to set up a system to extract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 in exploit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China. First,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mphasis and deficiency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s SEA research in the past 10 years.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and evaluation principles of regional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RSEA). Then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RSEA. After that, the article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process of RSEA, which includes defining evaluation scope, describing regional background, combing strategic behavior, designing development scenarios, predicting the pressure on environment, assess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screening alternatives and proposing regulation and control schemes.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土地利用的宏观结构调整与布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作出的预测性评估。当前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刚刚起步,国内还没有形成公认的范例,旨在通过实例研究建立一个适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选用综合指数和协调度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毕节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且系统地探讨了基于该方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毕节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方案对生态、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属中等水平协调,通过适当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以改善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