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8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1213篇
安全科学   343篇
废物处理   181篇
环保管理   333篇
综合类   2157篇
基础理论   574篇
污染及防治   915篇
评价与监测   196篇
社会与环境   209篇
灾害及防治   13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选取衡阳市区和衡山背景站臭氧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两地的臭氧污染特征。对空气质量的优良率情况、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臭氧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典型时段的浓度变化特征、臭氧浓度的月际变化特征和臭氧与PM_(2.5)的关联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云及阴雨天气时,衡阳市区的臭氧浓度日变化幅度大于衡山背景站。夏季,衡阳市区和衡山背景站的臭氧浓度的日变化特征规律差异较大,臭氧浓度分布比较分散,前者为典型的单峰形,后者则波动平缓。冬季,日变化幅度不大,但衡阳市区的臭氧浓度明显低于衡山背景站。衡山背景站和衡阳市区的臭氧基本同步变化,但日均值高于衡阳市区。  相似文献   
2.
Yan  Mi  He  Lei  Prabowo  Bayu  Fang  Zhumin  Lin  Jie  Xu  Zhang  Hu  Yanjun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2018,20(3):1594-1604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 Effort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hydrothermal treatment (HT) in producing high-quality solid fuel from sewage sludge were carried out by...  相似文献   
3.
科学度量人居环境自然背景的适宜性,有助于合理引导人口分布与流动,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运用GIS技术,以250 m×250 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气候、地形、水文、地被、自然灾害等因子,构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定量测评安徽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程度,剖析各类型区的适宜性和限制性。研究表明:安徽省人居环境指数介于33.64~74.58之间,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总体较好,绝大部分地区适宜人类居住,适宜性在空间上大体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与现有人口分布格局相反。一般适宜区面积最广,占安徽省总面积的46.08%;比较适宜区次之,占31.29%;高度适宜区占22.54%;临界适宜区面积最小,仅占0.08%。安徽省近61.16%的人口分布在一般适宜区,高度适宜区与比较适宜区人口所占比例不足40%,临界适宜区人口极为稀少。地形起伏度和水文指数是造成全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分异的主要因子,测评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安徽省人居环境的自然本底。全省人口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较大,人口流动与集聚的适宜范围较广。 关键词: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栅格;GIS;安徽省  相似文献   
4.
以实际中药废水作为阳极基质、实际含镉废水作为阴极电解液,构建了连续流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考察了其产电性能及对两种废水的处理效果。78 d的运行数据表明:系统可实现最大输出电压417mV、最大体积功率密度11.8 W/m3,最大体积功率密度运行条件下的库伦效率为18.5%;在阳极进水有机物浓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实现了阳极对中药废水中有机物的有效去除,平均COD去除率为81.5%;阴极对含镉废水中Cd2+的去除率为79.4%~84.8%。这表明MFC同步处理中药废水及重金属废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ree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s (SEPs), modified Tessier, modified BCR, and CIEMAT, were compared for mercury fractionation in polluted soils....  相似文献   
6.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Magnolia officinalis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 more than 200 kinds of patented Chinese...  相似文献   
7.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dry deposition by using dry deposition plate and water surfaces sampler during daytime and nighttime sampling periods at a near highway traffic sampling site. In addition, the characterization for mass and water soluble species of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TSP), PM2.5 and PM10 were also studied at this sampling site during August 22 to October 31 of 2006 around central Taiwan. The samples collected were analyzed by using Ion Chromatography (DIONEX 100) for the ionic species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particulate dry deposition fluxes are higher in the water surfaces sampler than that of the dry deposition plate. In other words,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water surface can absorb more ambient dry deposition inorganic pollutants than that of dry deposition plate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ionic species of Cl(-), NO3(-) and SO4(2-) occupied about average 60-70% downward flux out of total ionic species for either dry deposition plate or water surfaces sampler during August to October of 2006 at this near highway traffic sampling site.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周期性的水位调节对消落带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选择重庆忠县至宜昌秭归段的消落带植被群落进行研究,运用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分析不同高程的植物种类组成、生活型分布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统计植物共32科70属73种,禾本科、菊科和豆科是3个优势科,单种、属现象明显;狗牙根、苍耳、鬼针草、苘麻、鳢肠、酸模叶蓼、莲子草是3个高程的共存种,其中,狗牙根和苍耳在3个高程均为优势物种。(2)研究区域共统计11种植物生活型,在消落带下部和中部,一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在消落带上部,多年生草本植物成为优势生活型,生活型类型多样化,蕨类、藤本、灌木以及乔木植物开始出现。(3)消落带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均随海拔变化表现出显著差异,并且随海拔升高呈现上升趋势。由此可见,水位变化对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产生很大影响,在低海拔区段,消落带物种组成简单化,耐水淹和繁衍能力强的植物成为优势物种;随着海拔上升,水淹胁迫减弱,出现更多适应水位变化的植物种类,使植物群落沿海拔变化形成不同的分布特征。这些研究结果对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植物的筛选,以及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氢氟酸的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氢氟酸烷基化装置,运行过程中氢氟酸的危害,污染源的分析,防治措施及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目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受多重制度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分析。提出制度创新一对农村贫困地区做出一系列新的制度安排是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