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82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Two different kinds of black liquor from the papermaking industry were treated by acidification and reuse.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and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reatment process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is an effective process for the treatment of black liquor from the papermaking industry. By the treatment, the solid materials in black liquor are transferred into two by-products and the other components are reused or evaporated. Thus, no wastewater except some condensation water would be discharged in pulping process and the problem of oollution of black liauor would be effectively solved.  相似文献   
2.
土壤腐殖质在草场退化中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3.
秸秆还田后作物残体的分解是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养分周转平衡的一个至关重要环节.为了探索秸秆化学性质和土壤质地对黑土区土壤CO2排放和微生物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恒温培养实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植株部位玉米秸秆(根、茎下部、茎顶部、叶)进入黑土区两种质地土壤(砂壤土和黏壤土)后的CO2排放、微生物量,并分析了它们与秸秆C/N、木质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部位秸秆一致增加土壤CO2排放量,激发效应值介于216.53~335.17μmol·g-1,黏壤土大于砂壤土.激发效应值与木质素/N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明显好于激发效应与木质素含量、C/N、含氮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添加秸秆增加MBC和MBN含量,降低MBC/MBN,微生物群落氮固持的速率高于碳固持.添加秸秆后,砂壤土微生物量增加的幅度大于黏壤土,总溶解性氮含量小于黏壤土.结果说明,秸秆的木质素和氮含量均会对它的分解和CO2排放产生影响,木质素/N比木质素含量、C/N等更好地说明秸秆分解和CO2排放的差异;与黏壤土相比,在砂壤土中实施秸秆还田可以取得更好的土壤碳固存、微生物量和氮素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用比值—导数光谱法测定香草醛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香草醛木素溶液在pH≤7时香草醛在230 nm处有吸收,在pH>7时在248 nm处有吸收。根据不同pH值和不同浓度条件下香草醛木素溶液的比值-导数光谱,说明在230 nm处的光谱信号在pH≤7不受pH值影响,248 nm处的光谱信号在pH>7不受pH值影响。在230 nm和248 nm处的光谱信号对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在此两处吸收值可用于香草醛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Since volatile mold metabolites are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mold growth in buildings, it was interesting to determine whether different indoor mold species show different affinity for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wood, a common building material. Growth and volatile metabolites were studied when Aspergillus versicolor,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and P. palitans were grown on laboratory substrates containing the major wood constituents cellulose, xylan and lignin. Microbi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MVOC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Growth and volatile metabolites varied considerably and there appeared to be complementary substrate specificities for P. chrysogenum, and P. palitans grown on cellulose and xylan. The failure of A. versicolor to produce characteristic MVOCs when grown on media containing wood constituents suggests that systems using volatile metabolites to detect microbial growth in buildings may be fundamentally unreliable for the detection of this species.  相似文献   
6.
脱木素工艺为中小制浆企业的黑液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系统中酸化纤维污泥减小碱木素胶粒间的斥力 ,吸附废水中已析出的木质素和细小纤维 ;酸破坏了系统中胶体的水化膜 ,增大了胶体的粒径 ;混凝剂中和胶体表面电荷 ,增加颗粒间的接触机会 ,同时发挥了絮凝沉降的作用。该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 ,减少了酸及混凝剂的用量 ,木素沉降速度快。当试验废水pH =5、绝干纤维污泥与进水CODCr质量之比为 1.1、硫酸铝投加量为 160mg/L时 ,CODCr去除率高于 63 %。  相似文献   
7.
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到2株对染料活性红M-3BE具有明显脱色效果的真菌,经形态学和2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Fusarium oxysporum和Geosmithia viridis.采用初始浓度50 mg/L M-3BE的液体培养基同步脱色培养,F.oxysporum在24 h内对M-3BE的脱色率为96%,G.viridis在36 h内的脱色率为82%.对脱色酶系的检测结果表明,脱色过程中F.oxysporum能产生LiP和MnP,G.viridis则仅产生LiP.此外,F.oxysporu和G.viridis对另外7种染料的脱色率也可分别达到16%~100%和83.3%~100%.  相似文献   
8.
堆肥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堆肥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厨房垃圾、园林垃圾、农村秸秆和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纤维产品均可作为堆肥原料 ,这些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 ,而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堆肥过程中较难生物降解。因此 ,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能加速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的高效微生物。研究发现 ,对纤维素和木质素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主要是高温放线菌和高温真菌 ,其中有独特降解机制的白腐菌在木质素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真菌预处理优化制备微介多级孔炭及其吸附甲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采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生物质前体物进行预处理的制备策略,从而研发孔结构可调的多级孔炭材料模板.选用荷叶作为生物质原材料,探讨菌种投加量、培养时间对多级孔炭材料前驱体的影响,并采用水蒸气物理活化法,分析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炭材料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表面官能团的综合作用.最后,通过Raman、XRD、BET、FTIR、TGA、SEM、EA等手段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质,并考察真菌预处理对炭材料的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物质荷叶质量30 g、菌种投加量4 mL、培养时间7 d、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90 min条件下制备的微介多级孔炭材料,在含有较多介孔的前提下比表面积可达937 m~2·g~(-1),总孔容为0.68 cm~3·g~(-1).动态模拟吸附实验发现,经预处理的炭材料在甲苯浓度905 mg·m~(-3)下对其饱和吸附容量为304 mg·g~(-1),是未经真菌调控荷叶吸附容量的1.83倍,吸附性能的提升主要归因于比表面积、孔容及表面酸性基团增大的作用.经真菌预处理调控的炭材料对甲苯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属于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0.
木质素混凝作用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质素能发生混凝作用的前提是克服其溶液状态下自身胶体结构中溶剂化外壳的束缚作用,即要求水样pH≤4;随后,由于其网状结构具有的强大吸附作用和网捕作用,木质素分子间以及木质素分子与悬浮或胶体粒子间相互搭结、形成坚实絮体沉出,对高岭土悬浊液浊度起到有效的澄清作用。试验表明,具有良好网孔结构的木质素的混凝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