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5 毫秒
21.
城市矿山普遍出现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可带来严重的灾害和隐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矿山生态修复迫在眉睫。城市矿山修复生态效益模型指标参考值的量化对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方案的建立与实施均有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建立矿山修复生态效益模型,计算湖北省荆门市矿山修复生态效益,并结合项目资金投入构成进行矿山修复效益评估。结果显示:4年的矿山环境修复资金投入为3277.01万元/年,生态效益价值为109.59万元/年,从长远角度来看,矿山生态修复可为当地带来可观效益。  相似文献   
22.
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重点问题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我国森林资源有限.并且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森林生态效益的受益者主要是江河中下游地区,一般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因而如何给森林生态效益提供者实施补偿.实现生态公平。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研究提出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总体框架和分析评价国内外森杯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操讨:界定了森林生态补偿的内涵与范畴;对补偿森林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两类;对森林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估算.考虑营造林的直接投入、保护森林生态功能而放弃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效益三个方面的因素;培育森林生态补偿市场化途径,加强对私人企业的激励机制.建立基金寻求国外非政府组织捐赠机构支持等办法;开征森林生态税,对征收对象、征收范围、征收依据和税率等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森林生态补偿的“三步走”战略。包括补偿基金完善阶段。补偿基金与生态税双轨并行阶段。生态税独立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2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由于森林的生态效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较大部分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部化,部分或全部地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提供者进行补偿,吸引全社会参与森林的保护与培育,即如何用经济杠杆解决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和公平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展开研究和探讨。对发达国家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为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借鉴。分析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具体实践,得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需要完善的方面。最后,提出我国今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4.
李芬  张建新 《地球与环境》2014,42(2):193-200
利用1961~2011年山西56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和煤炭开采消费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和灰色关联法,对山西煤炭开采消费与气温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1年来山西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变化平稳,90年代以后上升加速,近年来又有下降趋势。(2)山西原煤生产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975年之前,增加缓慢平稳;1976-2000年增速有所增加;2000年后则加速增加。上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煤炭消费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煤炭供需总体平衡。(3)能源外调量在山西能源生产总量中占有主导地位,能源外调量基本是以煤为基础;上世纪80年代到2007年,能源外调量和煤炭外调量呈同步增加的趋势,2008~2009年则有所下降。(4)煤炭加工供热产出和煤炭产量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的相关最为密切;煤炭加工发电产出和煤炭加工投入总量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相关相关程度相当;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的相关较小。(5)山西煤炭生产消费对气温变化影响的排序为:对年平均最低气温影响最大,年平均气温次之,对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5.
湖北省咸宁市光伏电站太阳能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无太阳辐射观测的咸宁市进行并网光伏电站太阳能资源综合评价,拟采用水平面太阳辐射气候学推算方法和倾斜面辐射换算方法,即根据武汉站历史资料分月建立总辐射量和直接辐射量与日照百分率的推算方程推算出咸宁逐月太阳辐射各分量,分析其时间变化、资源丰度和稳定性,并基于Klein提出的散射辐射各向同性的假设,计算出该地不同倾斜面年总辐射量和最佳倾角。结果表明:咸宁地区近50 a(1961~2009年)水平面太阳总辐射年总量为4 0914 MJ/m2,该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该地辐射形式等级处于散射辐射较多(C)等级,且太阳能资源年变化稳定度较高。正南朝向斜面接受总辐射年总量最大的条件下其最佳倾角为18°,该倾角下斜面年总辐射量为4 2246 MJ/m2,比水平的值高出33%。设计容量为1 500 kWp的光伏阵列若按最佳倾角和方位角安装,每年可发电约132×106 kW·h。太阳辐射各分量的合理推算与多个评价指标的联合应用为光伏电站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今后类似工作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26.
采用TiO2/ITO光电极研究了不同光照方式对有机污染物光电催化降解的影响,通过光强测试解析了有机污染物物降解过程及有机污染物的空穴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与正光照射相比,背光照射光电催化降解苯酚、腐植酸和酸性橙的速率分别提升了16.19%、26.09%和38.87%;正光照射时,光经过溶液导致的光强损失减弱了光阳极表面光...  相似文献   
27.
从人-自然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角度,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借鉴指标体系概念框架,提出了包含海岛基础承载力(FCCI)和海岛现实承载力(RCCI)两个综合指数的海岛生态系统承载力(EBCCI)评估方法,并以北方典型海岛庙岛群岛为例,评估了庙岛群岛南部岛群生态系统承载力。为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参数导致评估结果不确定性的计算方案,给出了不同置信度下不确定性度量方法。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上,庙岛群岛南部岛群RCCI得分区间为[0.6908,0.7348],不确定度为4.4%,FCCI得分区间为[0.7949,0.8417],不确定度为4.68%,社会支持能力(SSCI)得分区间为[0.8612,0.8863],不确定度为2.51%,社会经济发展较好地支持了基础生态功能的实现。通过引入对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承载力估计方法,用区间代替单一值来衡量生态系统承载力,使结果更加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28.
尾矿坝属于百年工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长期在酸性环境下坝体的损坏,以及若干年后坝体的稳定性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为避免尾矿坝的建设和使用中因在酸性条件下所产生的长期效应带来的坝体失稳事故的发生,从酸性污染物的迁移、酸性环境下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和坝体稳定性分析三个方面分析了某尾矿坝在酸性环境下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并对酸性环境下该尾矿坝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酸性环境对岩土体强度有较大影响,100年后坝体长期稳定性系数将降低近30%。因此,在此类尾矿坝的长期稳定性研究中应充分考虑酸性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芬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5):31-33,38
森林不仅为社会提供多种物质产品,同时在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生态效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森林外部性内部化。部分或全部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理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详细阐速了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我国今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经济、文化等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也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城市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各种产业和人为活动密集,环境问题尤其严重。城市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也严重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尽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