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1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504篇
安全科学   205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142篇
综合类   1265篇
基础理论   238篇
污染及防治   297篇
评价与监测   148篇
社会与环境   121篇
灾害及防治   8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雾、霾影响空气质量,特定气象条件有利于雾、霾形成。利用南京大学仙林综合观测基地的近地层湍流资料以及MICAPS气象资料,分析了2011年11月18日南京一次大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大雾发生前后南京处于高空低压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向南京地区输送充足的水汽,而近地面主要受到低压倒槽的控制,使得近地层相对湿度一直在90%以上。边界层上空(约300~500 m)存在很强很厚的逆温层,近地层动量通量几乎为0,感热通量也几乎为0,表明大雾期间南京地区大气一直处于稳定的边界层中,近地层湍流很微弱,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和维持。能谱分析表明,能谱高频段满足-2/3率,但中低频率部分可能由于非均匀下垫面地形的影响,分布比较杂乱。  相似文献   
112.
针对碳氮比小于7的污水,其碳源不能满足硝化与反硝化的要求这一问题,通过改变SBR工艺的运行方式、调解工艺参数等技术手段,使其能够达标处理此类工业废水,并通过某淀粉厂的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采用改良的SBR工艺可以对低碳高氮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3.
陕西老厂铅锌矿床是一个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老厂铅锌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93.3~396.5℃,平均值为235.9℃;盐度为0.4~22.5wt%NaCl,平均值为9.9wt%NaCl。原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结果表明其具有近似正态分布的特点;石英流体包裹体的盐度表明,其不成正态分布,且盐度较低。老厂矿床δDV-SMOW‰和δ18 OH2O‰的组成关系反映了其成矿流体为混合热液来源。  相似文献   
114.
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土壤-大气界面释汞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揭示不同气候条件下森林与大气间汞交换的规律,应用动力学通量箱与Lumex RA 915+测汞仪联用技术,选择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点,于2011年4月~2012年3月对针阔混交林土/气界面释汞通量进行了为期1 a的连续监测,并考察了各环境因子对土壤释汞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缙云山针阔混交林林地土壤年平均释汞通量值为(16.82±6.70)ng·(m2·h)-1,明显高于欧美国家自然背景区;受光照、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以及亚热带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变化规律影响,缙云山地区林地土壤释汞通量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暖季林地土壤释汞通量[(22.23±13.19)ng·(m2·h)-1]明显高于冷季[(6.01±4.05)ng·(m2·h)-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土壤释汞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和1 d中光照强度变化有密切关系,土温、气温和相对湿度与土壤释汞通量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可能是光照强度与土壤释汞通量相关关系的表象.  相似文献   
115.
利用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三峡水库消落区淹没后土壤、植物汞释放特征及其在斑马鱼体的富集水平.结果表明,随淹水时间的延长,淹没土壤中总汞(THg)含量下降;水体THg浓度总体明显升高.淹没土壤及水体中甲基汞(MMHg)含量总体明显上升,其中稗草+土壤处理水体中增加尤为明显,淹水21 d后,其浓度是土壤处理的2.52倍.表明消落区土壤、植物是水库水体汞的一个重要来源.供试稗草淹水分解造成水体pH及溶解氧(DO)含量下降、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上升,对土壤MMHg含量无明显影响,对水体MMHg影响较大.供试斑马鱼头部、内脏及肌肉中THg含量总体明显上升,与水体中THg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鱼体头部、内脏及肌肉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MHg富集现象,以头部与肌肉最为明显.淹水21 d后,添加土壤处理的鱼体头部、内脏及肌肉MMHg增加的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75~6.25、3.53~8.38、2.22~3.36倍;稗草+土壤处理的分别是土壤处理的3.57、2.37、1.52倍.可见,淹没土壤是鱼体MMHg增加的重要来源,淹没植物改变原水环境条件影响其向水体释汞过程能提高鱼体中MMHg含量.  相似文献   
116.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磷酸氢二钠(DSP)和羟基磷灰石(HAP)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Pb、Cd、Zn)向水稻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DSP和HAP都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和有效磷含量(p0.05),降低了土壤中Pb、Cd、Zn交换态含量,且HAP降低重金属交换态的效果较DSP好.水稻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交换态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说明DSP和HAP通过降低土壤中重金属交换态含量从而达到减少重金属向水稻中迁移的目的.②DSP和HAP明显降低了水稻各器官Pb、Cd的含量,同时使水稻根、壳、糙米中Zn含量降低,但增加了茎叶中Zn的含量.与对照相比,DSP和HAP分别使糙米中Pb、Cd、Zn最大降低了48.72%、22.22%、25.35%和62.82%、66.67%、39.88%,但是糙米中Pb、Cd含量仍未达到食品卫生标准限值(GB2762—2012).③DSP和HAP处理都使水稻根干重逐渐减少,使茎叶、壳、糙米干重先增加后降低,在0.12 g·kg-1时使水稻糙米产量最大.综上,DSP和HAP都能有效控制土壤中Pb、Cd、Zn向水稻中迁移,且HAP效果比DSP好,但磷添加量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17.
基于功能仿真的电子产品性能退化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基于功能仿真对电子产品长期工作过程中性能退化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方法以DC-DC电源模块为对象,一种方式是直接对电源模块进行加速退化试验,并基于试验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另一种方式是对电源模块中性能退化关键元器件进行加速退化试验,并将试验数据模型注入到电源模块功能仿真模型中,进行性能退化仿真与可靠性分析,最终对两种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仿真分析技术的有效性。结果对比显示,加速退化试验分析得到的电源模块平均寿命为281 560 h,仿真分析得到的电源模块平均寿命为357 290 h。结论由于仿真分析方法只考虑了性能退化的关键元器件,结果偏乐观,但是偏差在合理的范围内,证明该方法对于性能退化可靠性分析是有效的,并且应用该方法更便于进行设计改进和迭代分析。  相似文献   
118.
随着不断增长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量与滞后的数据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现有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平台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后,逐渐不能满足基层监测部门、决策机构和社会各界的要求,亟待更新和完善。对现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业务平台建设思路加以更新和完善,有助于建设功能相对完善的新型平台,从而为环境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服务,并对政府决策和预报预警提供更为及时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9.
以湖南湘江干流大面积死鱼突发环境事件为例,详细阐述了该事件开展应急监测的全过程,并就河流大面积死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监测指标确定、原因分析等内容进行探讨。溶解氧低是死鱼的主要原因,而大体量低溶解氧污染团的形成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暴雨以及特殊的开闸放水方式有关。所分析的案例为死鱼事件应急监测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0.
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对阳澄湖6个点位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91属184种,其中硅藻门为阳澄湖的主要优势门类,硅藻门中的小环藻属占主要优势种.对六个点位的浮游植物结构组成与9个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东湖南与中湖北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其他4个点位差异性较大,pH、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水温是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