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20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但同时雨洪排放又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公共负担。所以为了减少雨洪灾害的发生,减少因雨洪灾害而造成的损失,同时解决我国很多地区严重缺水现象,应转变原有的雨洪管理模式,实现雨洪管理由旧模式向新模式的转换,即由传统的废弃物排放管理转换为资源的收集利用管理,使雨洪真正转变成为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本文分析了雨洪的经济学属性以及其对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的重要启示,分析了雨洪管理模式转换的可行性,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2.
为了对PVA(聚乙烯醇)溶液中PVA去除进行研究,采用UV/Fenton氧化技术氧化处理PVA溶液。探究了UV/Fenton氧化PVA溶液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了反应时间、初始p H、H2O2/COD和H2O2/Fe2+,获得了各个因素对PVA溶液COD去除率的影响规律以及PVA溶液经处理后的B/C(BOD5/COD)变化规律。实验表明,随着H2O2/COD投加比的增加,COD去除率不断增加,B/C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随初始p H的增加,COD去除率以及B/C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随着H2O2/Fe2+不断增加,COD去除率以及B/C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随反应时间的增加,COD去除率以及B/C均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当H2O2/COD=1.5,p H=4,H2O2/Fe2+物质的量之比为10,T=30 min时COD去除率效果比较好,经过处理之后溶液的B/C由0.1增至0.6,可生化性提高,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3.
本文提出用氨法治理低浓度二氧化硫与解决氯碱行业氯平衡问题的联合方案;介绍了方案的原理和四项试验以及对工业应用的考虑。  相似文献   
144.
四川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是全国环境放射性研究课题(编号85-49)的一个二级子课题,该课题在四川省环境保护局领导下,由四川省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具体牵头,组织全省20个市、地、州环保部门参加,要求各自完成本地区的采样和测量分析任务。本工作于1986年下半年准备,1987年初开始实施,到1989年9  相似文献   
145.
本刊讯 最近,在河南省政府召开的一次省政府全体会议上,省长程维高特别强调了安全生产工作,决定把安全生产列入全省20项重要工作之中。程维高指出,要特别加强矿山和交通的安全工作,确保事故率比1987年有明显下降;发生责任事故,要按有关法纪严肃查处。 在这次会议上,还决定由副省长刘源主抓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副省长责任制。 为了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全省人民的支持和监督,今年7月还通过新闻媒介向全省人民公布了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年底将向省人大报告工作。河南省政府议定几项安全生产措施@谭永隆…  相似文献   
146.
环境因子对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林立 《环境科技》2006,19(Z1):90-92
介绍了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和释放机理,并对影响沉积物中磷的释放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温度,pH值,溶解氧,沉积物的组成,光照和水动力的影响,认为影响释放的主导因素因地而异;认为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三界面的磷的释放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相似文献   
147.
以《准格尔项目黑岱沟露天煤矿水土保实施设计报告》为例,论述了露天煤矿排土场水场保持设计主要应取的措施,其工程措施是“截”、“拦”、“导”、“整”四步曲,即截上上游的水,拦挡下泄的沙,疏导上面的水,整治坡地后再利用水。  相似文献   
148.
用~(14)C标记直链烷基苯磺酸盐,(~(14)C-LAS),研究了在由塘泥、水草、鱼、螺蛳和溞构成的室内模拟水生态系统中,LAS的降解规律、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积累分布及其与在水中降解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9.
利用造粒流化床技术进行了洗车废水回用处理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投药量、污泥床对出水浊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聚合氯化铝(PAC)为凝聚剂,投加量为45mg/L,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投加量为3mg/L,搅拌速度为60r/min,水流速度8m/h的条件下,出水浊度小于2度,COD_(Cr)为28mg/L_(?)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该装置运行状态稳定、污泥含水率低,无需浓缩设备,能满足连续处理和间歇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0.
粤港澳大湾区PM2.5本地与非本地污染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建设是我国新时代重大国家战略之一.虽然大湾区空气质量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与世界先进湾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定大湾区PM2.5精细化防控策略,需要在识别大湾区各城市PM2.5污染来源的基础上,量化PM2.5本地和非本地贡献及时空变化规律.基于此,本研究首次在大湾区15个站点同步开展持续一年的PM2.5采样和组分分析,并将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与后向轨迹结合,建立一种定量识别PM2.5本地与非本地贡献的新方法.通过对大湾区不同季节所属空气域进行划分,厘清大湾区各城市PM2.5本地与非本地贡献的动态化特征.结果发现,在2015年,大湾区15个站点共解析出9种PM2.5污染源,分别为机动车、重油、老化海盐、扬尘源、二次硫酸盐、二次硝酸盐、金属冶炼、生物质燃烧和新鲜海盐.其中,二次硫酸盐和机动车是大湾区最主要的两个PM2.5污染源.不同站点非本地贡献占比为51%~72%,表明外来传输是大湾区 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内陆和沿海站点污染源的本地与非本地贡献差异较为显著,主要原因是气象条件和排放特征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大湾区超过一半的时间处于同一个空气域,而有43%的时间处于两个不同空气域.进一步在每个季节划分空气域,发现大湾区处于两个空气域时,秋、冬季节沿海站点易形成单独的空气域,此时非本地贡献较强(68%~72%);春季内陆站点易形成单独的空气域,此时本地贡献较强(94%).基于对PM2.5本地和非本地贡献变化情况的定量识别,能够为大湾区各城市制定动态的PM2.5排放控制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