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89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92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41.
包头某铝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包头市某铝业周边500 m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东北、东南、西北、西南4个方向不同水平距离及深度处土样中Cu、Cd、Pb、Zn、Ni和Cr的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表层土壤中6种重金属普遍高于内蒙古土壤背景值,且在西南方向50 m处含量最高,人类活动对该区域重金属干扰强烈,而风向对重金属分布影响不大;铝厂周围土壤中Cd、Pb处于中污染-重污染,Cu和Ni处于无污染-中污染,Zn和Cr为无污染,各金属污染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轻;健康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域内Cu、Pb、Ni和Cd均不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而Cd的致癌危害虽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已存在潜在致癌风险,Ni的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已超过预警值,应予以高度重视和防治。  相似文献   
342.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environmental vanadium distribution, mobility, and bioaccumulation, a total of 55 soil samples and 36 pla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four typical land-use districts in Panzhihua region, Southwestern China. Soil sample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modified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 (BCR)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and the content of vanadium in soil and plant was determined by ICP-AES. The total content of vanadium was 208.1?C938.4 mg kg???1 in smelting area, 111.6?C591.2 mg kg???1 in mining area, 94.0?C183.6 mg kg???1 in urban park, and 71.7?C227.2 mg kg???1 in agricultural area, respectively, while the bio-available content of vanadium was characterized that the polluted areas (mining area 18.8?C83.6 mg kg???1, smelting area 41.7?C132.1 mg kg???1) and the unpolluted area (agricultural area 9.8?C26.4 mg kg???1, urban park 9.9?C25.2 mg kg???1). In addition, the contamination degree of vanadium in soil was smelting area > mining area > agricultural area ?? urban park. Moreover, the fraction of vanadium in each sequential extraction characterized that residual fraction > oxidizable fraction > reducible fraction > acid soluble fraction. The bioaccumulation of vanadium from soil to plant was weak to intermediate absorption. Therefore,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soil monitoring and remediation should be to take in the sooner future, especially in mining and smelting area.  相似文献   
343.
目的 建立热空气作用下氟醚-2D(FM-2D)橡胶材料的老化本构模型,形成老化作用下橡胶材料力学响应分析方法,为准确评估橡胶密封件使用寿命提供依据。方法 探究热空气作用下FM-2D橡胶材料老化机理,基于连续介质有限变形理论框架,采用热力学耗散势函数法,引入橡胶老化过程的势能函数,据此建立考虑橡胶材料老化的超弹性本构模型,基于橡胶老化试验,完成本构模型参数标定,实现老化作用下橡胶力学响应的预测。结果 建立了热空气作用下橡胶材料的老化本构模型,依据老化试验数据标定模型参数,分析了热空气作用下橡胶材料本构模型的可靠性。结论 建立的热空气作用下橡胶材料的老化本构模型可准确预测橡胶随老化时间演变的力学响应,有效模拟了橡胶材料的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344.
蒙脱土、高岭土和针铁矿对DNA吸附与解吸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平衡法研究了蒙脱土、高岭土和针铁矿在不同pH值和不同电解质溶液下的DNA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在4种电解质体系中,尤其在溶液pH值>5.0时,3种矿物在吸附过DNA后,pH有不同程度上升,但CaCl2电解质体系中含针铁矿溶液的pH开始下降.针铁矿对DNA的吸附率大约为75%~91%,高岭土对DNA的吸附率从pH为3.5时的90%开始下降,至pH 6.0~7.0时的下降至大约18%~50%.在一价电解质体系,当溶液pH值为2.2~5.0时蒙脱土对DNA的吸附率大约为90%开始下降至25%~40%,但在二价电解质体系蒙脱土对DNA的吸附率大约为92%.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能更好的拟合针铁矿、蒙脱土和高岭土对DNA的吸附.蒙脱土对DNA相对吸附容量在pH 3.5时大于针铁矿,而pH 5.0时小于针铁矿.以NaOAc为解吸剂,针铁矿、蒙脱土和高岭土上吸附DNA在不同pH时解吸率分别为0.1%~0.4%、63.7%~90.2%和29.7%~87.5%.以NaH2PO4为解吸剂时,这些矿物吸附DNA的解吸率分别为69.6%~78.7%、0.8%~7.0%和0.4%~2.2%.这表明针铁矿吸附DNA时键合作用较大,蒙脱土和高岭土静电引力较大,这是DNA在不同电荷类型矿物表面的吸附差异.  相似文献   
345.
晋城城市扬尘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采集晋城市城市扬尘及其他污染源样品,分析其中元素、离子、碳含量,选取富集因子分析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分析城市扬尘化学组成及来源,为制定有效的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晋城市城市扬尘中主量成分包括Si、TC、Ca、OC、Al、Mg、Na、Fe、K和SO_4~(2-),质量分数总和为61.14%.地壳元素在城市扬尘中含量最丰富,离子更易在细颗粒上富集.OC在PM_(2.5)上的质量分数较高,EC在PM_(10)上的质量分数较高,说明二次有机污染物主要集中在细颗粒上.城市扬尘PM_(2.5)和PM_(10)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为极强,且PM_(2.5)比PM_(10)具有更强的生态危害性.城市扬尘中Pb的富集因子最大,在PM_(2.5)中达196.97,其次为As、Cr、Ni、V、Zn、Cu,且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均在10以上,表明这几种元素显著富集,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土壤风沙尘、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煤烟尘是城市扬尘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46.
环境规划工作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大作用,通过环境规划来协调人与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中国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包含3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提升阶段.今后,环境与经济协调型规划将会成为环境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环境规划体系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中国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完善中国环境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由此造成的居民健康损害事件和案件逐年增多,但缺乏有效的解决途径和办法。环境污染健康损害作为一种新型的人身损害,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需要针对其特殊性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补偿办法,来保护和救济环境污染健康损害受害人,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人民健康幸福。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现行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法规中赔偿项目、标准及计算方法,以求对制定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补偿办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48.
本文利用沸石负载羟基氧化铁作吸附剂对六价铬进行吸附和解吸附实验。探讨了沸石负载羟基氧化铁对六价铬的吸附机制和固体浓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的用量从0.05g增加到0.2g时,在实验条件下,六价铬的吸附量从27999.493μg/g降低到8930.610μg/g,吸附剂对Cr6+的吸附存在明显的固体浓度(Cs)效应。吸附滞后角随着Cs的增加而减小,吸附反应的可逆性增大。将实验数据分别用Lang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进行拟合,发现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拟合效果较好,表明该吸附反应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349.
多溴联苯醚在河套农灌区土壤和水体中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BDEs作为一类全球性的新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具有疏水性,土壤和沉积物对其有很强的固着能力,被认为很难进入地下水中。文章在河套平原典型的黄河农灌区采集地下水、地表水以及表层土壤样品,利用GC-μECD和GC-MS方法测定发现,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均检测到PBDEs,且主要为BDE209,其在地下水中含量高达5.3μg/L,而地表水中仅为0.03μg/L,揭示PBDEs存在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对土壤中PBDEs的分析发现,其优势同系物为BDE47、100、183和99,主要富集在地面以下0~5 cm和10~15 cm处,该范围普遍发现农用地膜(PBDEs≤5μg/g)的残留物。此外,研究区主要农作物(玉米、番茄、瓜类、小麦和葵花)中,广泛利用地膜的玉米种植土壤中PBDEs的含量最高,达77.13 ng/g。研究显示,降雨淋滤以及灌溉水入渗作用下,地膜中PBDEs的释放可能是研究区土壤以及地下水中PBDEs不可忽略的重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350.
百花湖消落带常见植物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2011年9月在百花湖消落区进行随机采集,选取常见的30种百花湖消落带植物,如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鬼针草(Bidens pilosa)、菖蒲(Acuros calamu Linn)等为研究对象,对其根、茎、叶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植物根、茎、叶中N、P、K含量表现出一致性,即K>N>P,并且N、P、K相互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与该地区土壤中N、P、K的含量有着显著的关系.在同一植物不同器官中N、P、K的含量也表现出一致性,即叶>茎>根,并且根、茎、叶中的含量相互之间也呈现出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消落区植物总体根、茎、叶的营养状况分别为低、中、高,并且地上部分的营养元素占整株植物总营养元素的平均值为80%以上.因此,收割地上部分的茎和叶,即可达到对土壤中N、P较好的处理效果.禾本科、蓼科及菊科植物中营养元素含量较低,又具有一定的耐水淹性,适宜在消落区水淹时间较长且土壤中N、P营养元素含量较低的这种特殊环境下生长.该研究揭示了百花湖消落区常见植物的营养状况,以及有助于筛选出适合消落区生长的植物,对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研究消落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