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343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t分布受控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PM2.5质量浓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齐齐哈尔大学监测点2014年3—5月PM2?5质量浓度及其对应的每小时的气象因素、气体污染物浓度,建立基于t分布受控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 BPM?TCG),对PM2?5质量浓度进行模拟预测。并将其与BP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 BP?GA)进行对比分析。3种模型预测结果表明:BPM?TCG模型预测精度最高,泛化能力最好。 BPM?TCG模型对PM2?5质量浓度的准确预测为预防和控制PM2?5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92.
氮、磷等环境因子对太湖微囊藻与水华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太湖主要水华藻类(微囊藻与水华鱼腥藻)在多种环境因子作用下的生长变化机理,在实验室内对部分水华藻类(微囊藻、鱼腥藻)进行分离培养,研究氮、磷、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水华藻类生长增殖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水温(30℃)是微囊藻的最适生长温度;随着氮、磷浓度的提高,微囊藻的生长速率加快;低磷是鱼腥藻生长的限制因子。同时,通过野外测定的各项指标发现,当藻类密度较低时,其与总氮、总磷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93.
以2008年南京北郊大气中O3 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Matlab小波分析工具,对O3浓度的年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的O3 日均浓度的变化特征:春、夏季节O3浓度大于秋、冬季节,最高浓度出现在春末夏初,最低浓度出现在冬季;并且全年共有5个突变点;弱高压的天气系统、较高的温度、较低的湿度和晴朗少云的天气是造成南京北郊O3浓度突变的主要气象因素。结合HYSPLIT气流后向轨迹模拟,对污染源来源进行追踪,结果表明:南京北郊O3高浓度污染来源主要分为本地局地污染和外来污染物输送两类;垂直方向上,O3的区域尺度或中尺度的输送主要稳定在混合层的底层。  相似文献   
694.
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质量控制合格率偏低及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大的问题,分别选择3种国产及3种进口的不同型号监测仪,通过工艺比较、性能测试、低浓度及较高浓度实际水体环境下的质量控制测试及长时间连续在线监测4个方面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仪器采用不同工艺,影响标准物质核查结果及运行维护成本和便捷性;不同仪器性能测试结果基本符合要求;不同仪器质量控制合格率差异显著,标准物质核查合格率(低浓度的为32%~57%,高浓度的为44%~80%)低于实际水体比对(低浓度实际水体为66%~79%,较高浓度实际水体为71%~100%),国产仪器质量控制合格率与进口仪器整体相当;不同仪器连续在线监测数据有效率及相对偏差±20%内的数据量占比差异显著,而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在这2个方面整体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695.
升钟湖水体叶绿素a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5年每月监测升钟湖湖区的4个代表性断面的水质指标,分析水体中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影响水体水质状况的其他要素。结果表明:升钟湖的叶绿素a具有显著性的年际差异,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且呈现逐年下降的变化趋势,总磷、总氮、氨氮、溶解氧、透明度监测指标同样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的变化趋势,除溶解氧和透明度的监测指标逐年上升外,其他监测指标均逐年下降。构建了叶绿素a与总氮、总磷的多元回归方程模型,该模型可根据水体营养盐状态准确预测升钟湖叶绿素a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96.
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安全工作突出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安全自身的特点,使得安全的经济效益并不能够立即显现出来,导致企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采取的措施不当或不完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本文从人身生命经济价值出发,通过对人身伤亡赔偿费用的确定,分析人身伤亡赔偿与安全效益之间的经济关系,得出增加职工的人身伤亡赔偿,不仅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起到了在生产前制定安全措施方案的建议作用.  相似文献   
697.
电催化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新兴废水技术--电催化氧化技术.阐述了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原理和电极材料、供电方式和电解反应器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有机物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指出了该技术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98.
驾驶员是道路交通系统中最灵活、最有价值的因素,而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都归结为驾驶员的"不注意",因此探讨驾驶员的注意水平对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很大的意义.通过对驾驶员注意的研究和分析,结合专家在注意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驾驶员注意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对驾驶员的注意水平进行评价,得出了驾驶员的注意水平等级.  相似文献   
699.
河道底泥的处理处置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道底泥的主要成分和特征,阐明了河道底泥对水体水质的危害,并对河道底泥的传统处理、卫生填埋、海洋投弃、堆肥处理和热干化与焚烧等处置途径进行了阐述和研究,指出了河道底泥资源化处置的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0.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在管理制度、监测技术、信息平台、业务体系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随着排污许可制度的全面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改全面完成,减污降碳全面提级,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面临着专项制度不完善、自行监测数据质量监管压力大、基层执法监测高需求与低能力矛盾突出、减污降碳监测体系有待系统设计等突出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建议:健全制度体系,研究制订《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完善技术体系和质控体系,加快快速、便携、智能化的污染源监测新技术体系及基于物联、信息技术的全流程、全链条质控体系的研究应用;优化业务体系,推动污染源执法监测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规范化和监测信息平台改造提升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