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监测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氯化物质量控制指标,提出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建议控制指标,具有广泛指导意义。全国东、西、中部共12个省份的53家实验室参加测定工作。研究结果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RSD1.0%,RSD≤5.0%,RE≤±5.0%;加标回收率为95.0%~115.0%;RD≤4.0%。  相似文献   
32.
运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氮的标准样品及实际样品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得出了当前常用的精密度及准确度方面质量控制指标的建议值。研究表明:标准样品在0.5~3.5mg/L浓度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5.0%;室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0%;相对误差RE≤±10%;实际样品在0.07~10mg/L浓度范围内时,相对偏差RD≤10.0%;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110%。  相似文献   
33.
废旧聚苯乙烯塑料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新  张建辉 《环境保护》1999,(12):43-45
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WastePolystyrenePlastics聚苯乙烯是一种常用热塑性塑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化学腐蚀性、抗震性、热塑性、电绝缘性以及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四大塑料之一,其使用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在聚苯乙烯(以下表示为PS)中加入一定的助剂,经鼓泡挤压可制得多孔或泡沫状聚合物,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以下表示为PSF),由于发泡后质量轻,抗震性高,隔热、隔声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防震包装、隔热保温材料以及食品工业,进一步加大了PS的应用范围。PS的…  相似文献   
34.
正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为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具体工作内容。土壤环境监测是各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  相似文献   
35.
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全国14个省份93家实验室的监测数据分析,研究确定了酸性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质量控制指标,建议控制值为:标准样品RSD≤4.0%,实际样品相对偏差≤5.0%,标准样品RSD'≤7.0%,标准样品RE≤±10.0%,加标回收率90%~110%。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汞的质量控制指标,提出精密度和准确度质量控制指标,具有广泛指导意义。全国东、西、中部共16个省份的62家实验室参加测定工作。研究结果为:标准样品浓度为5.0~15.Oμg/L时,RSD≤5.0%,RSD’≤10.0%,RE≤±10.0%;实际样品浓度为0.005—6μg/L时,RD≤20.0%;空白加标回收率80%-110%,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加标的回收率90%~110%。  相似文献   
37.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监督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管理需求和土壤监测技术特点,按照"建规则—控过程—设监管—有评价"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质量管理总思路,建立了具备全程序、全要素管理理念,内部质量监督为主、外部质量监督为辅,评价标准规范量化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质量监督体系,并通过多层级、多方式、多措施、多元化管理措施的运行模式予以实施,有效保证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工作的完成,促进了整体监测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为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38.
土壤环境监测基础点位布设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新形势下土壤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任务和要求,"十三五"期间,中国亟需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确定国控监测点位,以说清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整体状况、潜在风险状况及变化趋势。通过梳理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和经验,针对国内土壤环境的实际情况,开展布点尺度和点位优化方法研究,提出了国家尺度上适宜布点尺度,建立了统一的历史点位优化筛选规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点位的布设思路、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阶段性的布设结果,最后提出了后续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39.
地表水中51种有机污染物加标回收率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多家实验室的监测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地表水中51种有机物的加标回收率质量控制水平,提出了两种概率下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表明,51种有机物的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的控制范围比空白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宽,大部分有机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可控制在60%~120%之间,个别化合物的回收率需要放宽至40%~140%。  相似文献   
40.
基于近些年的调查和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了我国地下水环境质量基本状况及主要超标指标的地区分布情况。指出,当前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主要由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分别组织开展,存在地下水监测信息共享与整合难度较大、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双源”地下水监测现状尚未摸清、地下水监测能力明显不足、地下水监测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尚未体现等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部门资源共享与整〖JP2〗合、统一全国地下水监测体系、优化完善考核机制、尽快摸清地下水监测现状和逐步提升监测能力等工作建议,以期为下一阶段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