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3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1258篇
安全科学   253篇
废物处理   167篇
环保管理   286篇
综合类   1845篇
基础理论   589篇
污染及防治   1034篇
评价与监测   157篇
社会与环境   147篇
灾害及防治   1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活性污泥通过机械搅拌强化污泥内循环回流,提高了污泥的活性,并且使污泥浓度可达到4.5kg/m3,用该机械强化污泥回流式一体化活性污泥法处理小区生活污水,当水力停留时间为3h,溶解氧为2.2mg/L,机械搅拌速度为250r/min时,CODcr、氨氮去除率均可达到83% 以上,出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该一体化活性污泥法简单易行,运行成本低,投资小,操作维护方便,是生活小区生活污水适宜的处理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实际染料废水进行厌氧预处理之后,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对其作进一步去除CODCr和脱N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厌氧预处理能够破坏染料分子结构,将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物质,为后续的好氧处理提供可能性和易降解性;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采用好氧-缺氧-好氧的运行方式,能够实现在对CODCr去除的同时,实现脱N效果;在此基础上,求得所讨论的生物膜系统在好氧段由扩散作用所控制的CODCr和NH 4-N生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3.
水量衡算条件下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芦苇和无植物2种人工湿地,在系统水量衡算的基础上比较了2种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证明,在植物收割后的冬季,芦苇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低于无植物湿地系统约2%;在其他季节,芦苇湿地对污水CODcr的去除率比无植物湿地高出3.3%-5%。但对BOD5的去除率却比无植物湿地低了1.9%-2.7%。因此,芦苇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比无植物湿地高,但提高不多。比较了2种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芦苇湿地比无植物湿地的高(P〈0.05),这种提高主要集中在湿地水面以下约10cm的深度;从整个湿地床体来看。2块连续运行的潜流水平湿地内部氧化还原状态大部分相同。主要是厌氧状态。比较了2种人工湿地基质中降解有机物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别。考察了湿地进水有机负荷与去除量的关系,二者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2〉0.99)。  相似文献   
54.
对云南省主要风景区所在44个县,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表明,优,良,中的县、市占总数的88.64%,总体良好。44个县中有27个,10个国家的风景区中有6个均在两个旅游资源区内, 局相对合理。但10个湖泊中已 有7个水质达不到水质的功能标准,相关的14个城镇中也9个的空气质量达不到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55.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用于湖泊水质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模糊综合评估的应用与研究很多,在那些方法中主要应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最后的评定,但是湖泊水质评价涉及到多样点多项指标等多因素,一般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的最大隶属度原则不能适用。本文利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的基本理论,通过多目标优选,给出了更加合理、科学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我们对武汉市东湖水质监测结果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56.
分析了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室内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提出防护和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7.
黔中岩溶地区草地下土壤CO_2含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碳循环中,CO_2的未知汇可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某一部分,如土壤。土壤中CO_2的含量是大气的几倍至近百倍,它的吸收与释放将影响大气中的CO_2浓度。岩溶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对典型的岩溶地区——黔中某地土壤的CO_2进行了四季及昼夜的采样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地表大气的CO_2含量具有季节变化的特征。土壤气中的CO_2浓度为大气CO_2浓度的几倍至一百多倍;自地表向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大,CO_2浓度升高。土壤CO_2含量的季节变化及昼夜变化,与土壤中CO_2来源和温度等因子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8.
长江口悬浮固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长江口水体中微量金属元素Cu、Pb、Zn、Cd,在固-液两相中的分配,以及在悬浮固体中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元素Cu、Pb、Zn有90%左右存在于悬浮固体中,并以固态形式输入河口,溶解态仅占10%左右;元素Cd固态部分约占35%,溶解态占优势。在悬浮固体中,元素Cu、Pb、Zn主要以残留态和铁锰结合态形式存在,这两种形态的比例,Cu为40%和29%,Pb各占40%,Zn为37%和38%。元素  相似文献   
59.
上海市PM2.5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集了上海市区和郊区春季和夏季的大气PM2.5样品,分析了市区和郊区春夏2季PM2.5质量浓度变化的规律,使用PIXE(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分析技术获得S、K、Ca、Ti、Cr、Mn、Fe、Ni、Cu、Zn、As、Se、Br、Sr、Pb等15种元素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上海PM2.5中化学元素的质量浓度在春季(5038.6ng·m-3)比在夏季(3810.6ng·m-3)高,春季郊区(2528.9ng·m-3)和市区(2509.7ng·m-3)PM2.5中化学元素的质量浓度相当,夏季市区样品(1674.2ng·m-3)中化学元素质量浓度的总量比郊区(2136.3 ng·m-3)的低,但来自人为污染的化学元素(Cr、Mn、Ti、Ni、Cu、Zn、As、Br、Sr、Pb)在市区PM2.5中的含量较高;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显示,上海PM2.5主要由烟尘集合体、燃煤飞灰、矿物颗粒、生物质颗粒和不明物质组成,质粒DNA评价揭示上海市区PM2.5比郊区的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市区样品中含有较高的重金属元素和较多的烟尘集合体.  相似文献   
60.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综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曾勇  蒲富永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10-12,16
对目前国内外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价值评估方法,该方法分为14类29个指标,作为完善我国环境价值评估体系的一种建议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