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5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1054篇
安全科学   569篇
废物处理   91篇
环保管理   237篇
综合类   2400篇
基础理论   507篇
污染及防治   381篇
评价与监测   187篇
社会与环境   197篇
灾害及防治   16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21.
为了识别恶臭污染源排放特征以及了解不同行业恶臭物质排放差异,对恶臭污染排放源指纹谱指标物质进行了筛选,并依据筛选结果对6家典型恶臭排放企业进行样品采集及分析,绘制了各家企业的指纹谱图.结果表明:①通过物质嗅觉阈值与AMGE(ambient multimedia environmental goals,周围环境目标值)和RfC(reference concentration,健康风险参考浓度)对比以及结合国内外恶臭标准受控物质和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最终确定了包括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等典型恶臭物质在内的19种物质作为指纹谱指标物质.②依据我国现行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对19种恶臭指标物进行检测,初步得到了各家企业的恶臭物质指纹谱数据,绘制了各家企业的指纹谱图.③指纹谱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厂主要的恶臭物质是硫化氢,ρ(硫化氢)为44.566 mg/m3;涂料企业ρ(甲基乙基酮)、ρ(丁醛)和ρ(乙酸乙酯)较高,分别为39.037、28.757、27.840 mg/m3;制药企业ρ(丙醛)较高,为4.791 mg/m3;汽车和家具制造企业ρ(二甲苯)较高,分别为15.209和2.081 mg/m3.④应用分歧系数法分析不同企业指纹谱之间的相似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分歧系数在0.331~0.809之间,不同企业之间指纹谱存在较大差异.研究显示,建立恶臭污染排放源指纹谱可进行恶臭源排放特征识别,为恶臭污染溯源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2.
开展海水增养殖区卫生安全评价对于减少人体健康风险、提高增养殖区的有效管理尤为重要。本研究于2013年3月、5月、8月和10月对大连市金石滩、大长山岛、大李家3个重要海水增养殖区的贝类和海水进行了粪便污染指示菌总大肠菌群(TC)和粪大肠菌群(FC)的监测,同时监测了弧菌总数(TV)和主要环境要素(包括水温、pH、盐度、COD、DO、Chl a)。结果表明:这3个海区贝类组织中TC及海水中的TC、FC浓度均呈显著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变化。贝类组织中TC含量随时间的分布趋势为:8月> 5月> 3月> 10月,空间分布为:大长山岛>金石滩,大长山岛>大李家,而金石滩和大李家差异不显著(P < 0.05);海水中TC和FC浓度分布特征相似,时间分布特征均为:金石滩8月份最高,大李家5月份最高,而大长山岛各月份均低于最低检测限(2 MPN/100 mL),空间分布特征均为:大李家增养殖区污染较为严重,而金石滩和大长山岛差异不显著(P < 0.05)。3个增养殖区8月份和10月份的海水中TV浓度较高,为3.3×102~4.23×105 CFU/100 mL。通过分析不同季节海水增养殖区中TC、FC、TV之间及其与水温、pH、盐度、COD、DO、Chl a的相关性,表明环境要素以及增养殖区水域特点对于粪便污染指示菌和弧菌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更好地反映增养殖区的卫生安全状况,海水和养殖生物体内指示生物应同时监测,在监测传统粪便污染指示菌的同时,建议将弧菌作为重要的病原菌指标。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研究固体云爆剂的热分解特性。方法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测定该固体云爆剂的热分解过程。分别得到固体云爆剂在不同温度下的DSC和TG曲线,以及同一温度下云爆剂不同组分的DSC和TG曲线。结合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利用Ozawa法、Starink法以及Kissinger法计算了反应活化能。结果其表观活化能为208 k J/mol左右。结论该固体云爆剂的热分解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具有良好的安定性。  相似文献   
124.
×飞机半封闭部位局部环境谱当量加速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确定局部环境谱当量加速关系。方法以×型飞机某半封闭关键部位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在机体中所处的位置及服役环境中各气候条件编制局部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分别进行试验室周期浸润加速腐蚀和自然环境暴晒。借助涂层宏观、微观形貌检测、色差、光泽度等常规性能检测和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对两种不同环境下试验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试验室周期浸润加速腐蚀196.6 h,相当于舰面停放1年,且经过实验室2个周期加速腐蚀与自然环境暴晒2年的试验件涂层形貌、失光率、色差、电化学性能一致。结论该局部环境谱当量加速关系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5.
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调研对中国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大气中重金属来源和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途径进行综述,提出为缓解重金属污染的高发态势,保护人群健康,应建立完善的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强化大气污染源颗粒物控制来减少重金属在大气环境中的暴露浓度,切断重金属在环境中的污染途径以减少大气传输和沉降,降低由大气-土壤-动植物-人体的重金属暴露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26.
后处理设施给水系统是后处理设施重要的公用系统,对后处理设施的稳定、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给水系统的可靠性需要深入分析,应用GO法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给水系统的平均故障概率、最小割集、重要度等可靠性指标.结果表明,给水系统的可靠性比较高,符合单一故障准则,二阶最小割集对系统故障的贡献最大,应该采取措施予以消除.进一步深入对比分析GO法与故障树法,结果显示,对于给水系统的可靠性分析,GO法有建模容易且图形简洁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7.
柴立伟  刘梦娇  蒋大林  樊灏  曹晓峰  黄艺 《环境科学》2016,37(12):4806-4814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是一种菌根真菌产生的耐热糖蛋白,因其与微生物密切联系而常用来表征土壤的健康状况.由于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提取过程中容易产生干扰物质,影响了这个指标在土壤状态评估方面的进一步应用.本研究采集了北京北部山区,中部城区以及南部郊区的土壤样品,使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模型技术解析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中可溶性有机物的荧光特征,将土壤类球囊霉素蛋白分解为5个荧光组分,分别为微生物源UVC腐殖质类物质、UVA人为来源腐殖质类物质、微生物来源的氧化醌物质、土壤富里酸类物质和类蛋白物质,蛋白质在其中所占比例为0~20%.不同采样区域的荧光特征比较显示,球囊霉素土壤相关土壤蛋白的5个荧光组分总体稳定,与山区相比较,城区和郊区的类蛋白质组分受人类活动影响降低,氧化醌类物质组分含量升高.不同采样点的理化特征结果显示,以城市建设和耕作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减少了土壤中的含水率、有机质含量以及总氮含量.比较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荧光特征与土壤理化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球囊霉素土壤相关蛋白浓度、UVA腐殖质组分、UVC腐殖质组分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显著相关,具有表征土壤健康状况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8.
针对甘肃合水马家村(MJC)全新世黄土剖面进行野外采样,分析磁化率和黑碳(焦炭和烟炱)等古气候指标,试图探讨黄土高原北部全新世以来生物质燃烧特征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早期(11500—8500 a BP)气候寒冷而干旱,区域野火事件时而发生,植被生物量是此阶段野火发生与蔓延的限制因素;距今8000年以来,黑碳和炭屑浓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由于季节性降水增多从而抑制大范围火灾发生几率。然而,8000—7000 a BP和3500—2500 a BP野火频率明显上升,这可能与仰韶时期老官台文化和寺洼文化时期的古人类放火烧荒和开垦农田等活动有关;全新世晚期(3100 a BP至今)气候进一步干旱,生物质燃烧增强与人口增加和人类土地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其中1500—1000 a BP出现一次较为明显的峰值,这可能与隋唐以来该区农耕活动加强有关。可见,近2000年以来黄土高原北部地区生物质燃烧特征受到气候和人类活动复合驱动所控制。  相似文献   
129.
应用时间破裂分析方程中表征地震距释放程度的m值,选取不同空间尺度进行时空扫描研究,得到震前1年以每2个月为时间间隔的空间m值随时间变化的分布图像,运用不同参数设置计算了地震前Benioff累积应变释放特征。通过对比这些变化找出研究区内m值空间分布搜索主震破裂点扫描效果较好的参数模型,尝试性地给出了"矩释放程度空间扫描"方法应用于地震预测的经验指标。并结合与矩加速释放具有相同物理机制的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利用这两种方法对地震进行中短期预测,达到两种方法互相检验、相互辅助的目的。考虑到本文仅对6个震例进行研究,无法给出具有统计显著性的结论,所以仍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点、线、面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0.
~(129)I由于具有较长半衰期,为2 Ma—80 Ma的地质定年提供了可能,因此,近几十年来,~(129)I定年的关键参数"初始值"受到了学术界关注。海洋系统中~(129)I初始值研究已较为成熟,并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陆地环境的认知有限,但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海陆间可能存在差异。由于环境中天然~(129)I和~(127)I来源的不同,影响地表碘同位素混合过程的环境因素是讨论陆地~(129)I初始值水平的关键,将为以后确定陆地环境的~(129)I初始值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