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1篇
  免费   556篇
  国内免费   2094篇
安全科学   490篇
废物处理   319篇
环保管理   475篇
综合类   3721篇
基础理论   96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601篇
评价与监测   317篇
社会与环境   363篇
灾害及防治   27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98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大气颗粒物致机体损伤的OH自由基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怡  朱彤 《生态毒理学报》2007,2(2):142-149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可吸入大气颗粒物浓度上升与人群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密切相关.毒理学实验和人体暴露研究显示可吸入大气颗粒物可导致机体广泛的损伤,但其致毒机制尚未明确.大量体内和体外研究表明了活性氧在颗粒物致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OH自由基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是可吸入颗粒物致毒的重要机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综述了OH自由基可能造成的大分子损伤、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暴露引发机体产生OH自由基的分子机制以及生物体系中OH自由基的检测手段,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2.
冯辉霞  张婷  王毅  雒和明 《生态环境》2007,16(5):1578-1582
通过阐述化学发展与自然和人的关系,认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整个世界的自然观的最高目标。从生态学角度研究了化学发展史,认为化学发展过程可分为原始生态化学时期、非生态化学时期和生态化学时期,提出了生态化学的新概念,认为生态化学针对传统化学的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缺陷,提出了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并使原料利用率最大化;生态化学是站在对环境友好的高度,使环境资源的化学变换体系成为一种更有效的运行模式,对环境系统有更小的破坏作用,进而对改善环境质量做出贡献。因此,生态化学融被动处理污染的环境化学及主动出击的绿色化学为一体,是更加关注生态的先进理论。  相似文献   
993.
几种观赏型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蓝绿藻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些大型沉水植物种类的存在对"水华"藻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主要机制是水生高等植物不仅与藻类竞争营养、光照和生长空间等生态资源,而且还可以向水中分泌具有抑制藻类生长的化感物质。通过连续滴加种植水的方式研究了3种观赏型沉水植物矮慈菇(Sagittaria pygmaea Miq)、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石龙尾(Limnophila heterophylla)对5种富营养化淡水藻,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nasa)、纤维席藻(Phormidium tenue);绿藻:衣藻(Chlamy domonas sajao)、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clricauda)、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矮慈菇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纤维席藻的生长没有影响,对小球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衣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杉叶藻种植水小球藻、衣藻和纤维席藻的生长没有影响,对四尾栅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石龙尾种植水对小球藻、四尾栅藻、纤维席藻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没有影响,对衣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3种沉水植物中,石龙尾的抑藻能力最强,矮慈菇和杉叶藻次之,石龙尾的化感抑藻效应更具有广谱性,在富营养化水体中与蓝绿藻类的竞争更具有优势,比较适用于改善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94.
不同有机物料在潮棕壤中有机碳分解进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特定年度中,不同月份间有机物料在潮棕壤旱田、水田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及C/N变化。结果表明,4种物料(玉米秸和玉米根,水稻秸和水稻根)在潮棕壤地区温度、湿度适宜的前3个月(1999年7—月)迅速分解,之后进入缓慢分解阶段,其中根的分解残留率始终高于秸秆。经计算约有2/3的玉米根和稻根腐解产物残留在土壤里;分解至试验结束。所有物料的C/N比都趋于一致,约在10—13之间,与土壤腐殖质的洲比非常相近,说明这些物料已基本完成其腐殖化过程,而成为较稳定的有机组分、这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95.
无机阳离子对TiO2光催化降解染料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唐玉朝  胡春  王怡中 《环境化学》2003,22(4):364-368
考察了6种无机阳离子对P-25 TiO2光催化降解染料的影响,结果发现,Cu^2 ,Mn^2 和Ni^2 对光催化反应有强烈的抑制作用,Ca^2 ,Mg^2 和Al^3 对光催化反应速率无明显的负影响.经X光电能谱(XPS)的分析,确定锰离子以氧化物的形式沉积在氧化钛表面,使催化剂不可逆的中毒.Cu^2 和Ni^2 通过俘获光致电子导致催化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996.
由于大量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CO_2浓度持续增加,其中约1/3被海洋吸收,导致表层海水pH值降低和碳酸盐平衡体系波动,即"海洋酸化"现象。污染物的海洋环境效应一直是全球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实际环境中,海洋酸化往往与污染物共同存在并作用于海洋生态系统,且海洋酸化极有可能改变污染物的海洋环境行为从而影响其毒性效应。但现有研究大多针对海洋酸化或者污染物单独作用下的毒性效应展开,对海洋酸化与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的研究不足、亟待加强。为此,综述了近年来海洋酸化与典型污染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及新型污染物(人工纳米颗粒)的相关文献,重点阐述了海洋酸化对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和海洋酸化与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联合毒性效应,指出当前的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Many agricultural,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involve detecting temporal changes of a response variable, based on data observed at sampling sites in a spatial region and repeatedly over several time points. That is, data are repeated measures over time and are potentially correlated across space. The traditional repeated-measures analysis allows for time dependence but assumes that the observations at different sampling sites are mutually independent, which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field data that are correlated across space. In this paper, a nonparametric large-sample inference procedure is developed to assess the time effects while accounting for the spatial dependence using a block bootstrap. For illustration,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population changes of root-lesion nematodes over time in a production field in Wisconsin.  相似文献   
998.
江苏规划高速公路网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RS和GIS为基础,运用遥感信息提取、编制自然保护专题系列图、系列图与规划高速公路网叠加、缓冲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规划高速公路网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规划的5纵9横6联线路中的9条,对127个不同类型保护区中的9个有影响。11个过江通道中的5个对沿江饮用水源保护地有影响。规划高速公路占用的土地中76.74%是基本农田。跨越太湖的沪宁复线将加重梅梁湾、五里湖的水质富营养化。针对上述问题,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6大对策:避绕生态保护对象,修改跨太湖线路方案,合理规划穿越山地丘陵区的线路,减少平原区生态破坏,调整过江通道与饮用水源地的交叉关系,保护白鳍豚生存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999.
芜湖市郊土壤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表明,芜湖市郊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与数量随污染程度的加重而减少,土壤动物密度也呈同样的变化趋势,特别是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数量发生较大消长,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的组成逐渐减少.多样性指数H与重金属污染程度之间关系因受到季节的影响而变得复杂:冬季和初夏污染较重样地优势类群数量减少,群落均匀性指数E增加而优势度指数C减小,多样性指数H较高;而春季处于过渡阶段,某些类群(如螨类)数量爆发,C增高,H较小.土壤动物群落密度一类群指数DG随污染加重而减小.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动物的表聚性减弱,甚至出现逆分布现象.图1表4参15  相似文献   
1000.
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和施磷对油松苗抗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艺  姜学艳  梁振春  季海波 《生态环境》2004,13(4):622-625,640
采用3种不同的外生菌根真菌Boletus edulis、Xerocomus chrysenteron和Gomphidius viscidus,在山东东营盐渍土环境胁迫下,研究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和施磷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理。结果表明,接种和施磷都增加了油松植株的干质量,但施磷不如接种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接种外生菌根后,油松体内的K元素含量显著增加,而Na元素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使得w(K)/w(Na)增加,从而改变了植株体内的离子平衡,减轻离子的毒害作用。而不是通过直接减少植物对Na的吸收来增加植物的抗盐性;同时,接种后外生菌根增加了油松对P的吸收,改善了盐渍土壤导致的植物营养亏缺,促进了植物在盐渍环境下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