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22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本文介绍了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工况监控系统,研究了系统关键技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主要参数进行数据有效性范围校验、关联度判断、逻辑判断,实现对脱硫设施运行异常状态的报警,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工况监控系统在环境监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2.
不同水肥管理对太湖流域稻田磷素径流和渗漏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于2010和2011年在太湖流域开展了为期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对2种灌溉模式(常规连续淹灌与干湿交替节灌)和4种施肥管理(不施氮、常规尿素、控释BB肥与树脂包膜尿素)条件下稻田田面水和渗漏水总磷(TP)、溶解态磷(DP)和颗粒态磷(PP)浓度的动态变化及磷素径流和渗漏损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面水TP和DP浓度变化趋势相同,均在施肥后1 d达到最高值,之后急剧下降;渗漏水TP和DP浓度变化趋势也相同,均在施肥后7 d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PP是田面水磷素的主要形态,DP是渗漏水磷素的主要形态.节灌降低了田面水和渗漏水磷浓度但对DP/TP影响不大,同时降低了TP径流流失量(24.7%~57.4%)和渗漏淋失量(21.0%~25.3%).施氮增加了田面水和渗漏水的磷浓度,也导致了更高的TP径流和渗漏损失.与常规尿素相比,控释BB肥提高了田面水和渗漏水的磷浓度及TP损失量,而树脂包膜尿素降低了田面水和渗漏水的磷浓度和TP损失量.综上,干湿交替节灌结合树脂包膜尿素施用能有效降低稻田磷素径流和渗漏损失,削减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53.
面对知识经济和Web3.0技术对旅游市场产生的巨大影响,创新旅行社传统营销方式势在必行。在借鉴国内外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新疆旅行社创新营销内涵、特征及其创新营销模式,并以新疆康辉大自然国旅为例进行了创新营销策略应用。结合财务指标和定性指标构建旅行社创新营销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定量评价和模糊评价法对其创新营销绩效进行综合量化,以期有效衡量旅行社营销的回报水平,同时为国内旅行社制定高效的营销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4.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上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最早建立完善HSE管理体系的企业之一.在HSE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体系框架包括了核心理念、HSE管理政策、HSE管理目标、相关体系文件、管理程序、应急计划及HSE管理的保障机制等构成部分.文章运用SWOT分析等多种手段对中海油深圳分公司HSE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公司在HSE管理执行过程中的先进方法并阐述了积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5.
娄玉良  苑士波 《化工环保》1995,15(3):167-170
对氰化钠生产中的聚合废料进行了吸附试验和氰化钠含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聚合废料中含有28%左右的氰化钠,其中黑褐色杂质可用活性炭吸附脱除。生产规模试验证明,用聚合废料为原料生产的硫氰酸钠,产品质量可达到装置设计指标,满足腈纶装置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6.
分级除尘效率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对微细颗粒物PM10、PM2.5的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阐述了分级效率的测定、原理及其分析。从而确定某一粒径粒子的除尘效率,以便为微细颗粒物的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7.
人工挖孔灌注桩由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被建设部列为限制使用工艺.不得用于软土或易发生流沙的场地,地下水位高的场地,应先降水后施工.人工挖孔桩桩长不得超过当地建设行政部门的规定(如福建省规定:全省设区市、县级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自2007年4月1日起人工挖孔桩桩长不得超过15 m.)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天津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土壤中菲、甲基菲、荧葸和芘的δ^13C值范围分别为-29.5‰~-23.2‰、-39.8‰~-23.4‰、-27.2%~-23.6‰和-28.1‰~-22.6‰,不同功能区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反映了PAHs来源的差异.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在研究区内,化石燃料燃烧产物的干-湿沉降是土壤PAHs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其它可能的来源有污水携带的油污、农作物茎杆及薪柴不完全燃烧产物等.就具体地点而言,土壤PAHs以二元混合输入为主,据此,运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二元复合数值模型对不同来源PAHs的相对贡献率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59.
腐植酸臭氧氧化和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处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鹏康  王晓昌  白帆 《环境化学》2005,24(5):533-537
以TOC和UV254为指标,比较了不同条件下腐植酸的臭氧氧化和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效果,运用HPLC和热裂解-GC-MS分析考察了氧化前后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和官能团构造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和臭氧单独作为氧化剂对水中TOC基本上没有去除作用,但均能导致水中UV254浓度的降低;在几种催化剂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对TOC和UV254的去除效果明显提高,其中以O3作为催化剂的效果最好,Fe^2+次之,而Mn^2+和Cu^2+的催化效果较差;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和臭氧化均导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向小分子的方向转移,氧化后水中以羧酸、醇、胺、酯、醚、烷烃为代表的含氧基团和饱和构造基团明显增多;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和臭氧氧化均有助于改善混凝处理和活性炭吸附处理的效果.关键词腐植酸,臭氧,过氧化氢,催化氧化.  相似文献   
60.
基于对生化反应体系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曲线特征的分析,研究了一种污水毒性检测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在确定的操作流程和参数条件下,对于同种污水的周期性反应,体系DO周期性变化特征值波动小于10%,呈现高规律性和稳定性;最终建立了一种基于体系DO曲线特征的污泥活性相对抑制率公式,通过量化分析污水毒性对污泥活性的抑制程度,提供一种污水毒性快速检测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