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437篇
安全科学   182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135篇
综合类   1105篇
基础理论   189篇
污染及防治   92篇
评价与监测   118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8 毫秒
71.
为更好了解污染物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湍流扩散规律,2010年9月开展了一系列SF6示踪扩散试验,获取了SF6浓度数据,以此实验数据为基础,计算出SF6浓度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扩散标准差、地面峰值浓度等参数,并与P-T-C扩散参数进行对比,总结得出了污染物在山区和平原连接处中性、稳定、强稳定等气象条件下湍流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72.
通过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氯化铁(FeCl3)及聚合硫酸铁(PFS)对含镉废水的处理研究表明,三种混凝剂对含镉水体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同等条件下,三种混凝剂对含镉水体去除率分别为98.22%、92.19%和93.63%。研究了PAFC对含镉水体的混凝沉淀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碱性条件有利于镉离子的沉淀,当pH为9~11时,去除率可达98.00%左右;对于初始浓度为4.000 0 mg.L-1的含镉废水,经处理后,水体浓度可降至0.184 0 mg.L-1,对于初始浓度为0.400 0 mg.L-1的含镉废水,经处理后水体浓度降至0.007 2 mg.L-1;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石灰乳对PAFC除镉起一定的作用,投加量达30.00 mg.L-1时,其去除率达99.91%;通过对PAFC除镉动力学拟合,符合一级线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3.
ε-聚赖氨酸生产废菌体对六价铬吸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曹玉娟  张扬  夏军  徐虹  冯小海 《环境科学》2012,33(2):499-504
以ε-聚赖氨酸(ε-PL)发酵生产废菌体小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PD-1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对吸附Cr(Ⅵ)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对预处理方式、pH、初始Cr(Ⅵ)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HCl预处理的菌体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Cr(Ⅵ)的吸附增加率达到22.7%,最佳pH为2.0左右,温度对Cr(Ⅵ)的吸附影响不大.实验过程中分别采取Langmuir和Freundlich 2种吸附等温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2个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9 4和0.979 8,这表明吸附过程中既存在单层吸附同时也存在复杂的多层吸附,小白链霉菌对Cr(Ⅵ)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23.92mg.g-1.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酰胺基和羟基等基团在吸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镉胁迫对虾夷扇贝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虾夷扇贝在96 h的急性毒性效应,以及不同浓度Cd2+(0,0.005,0.025,0.050,0.150和0.300 mg/L)对虾夷扇贝内脏团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以探讨其用于污染暴露的生物标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虾夷扇贝96 h的LC50为1.73 mg/L;其95%的置信区间是1.58~1.90 mg/L;安全浓度为0.0173 mg/L。酶活力:0.025 mg/L及以上的各实验组SOD活力先上升后下降,在第3 d时达到峰值,与对照组呈显著差异(P<0.05);处理第6 d,各浓度组SOD活力有所下降,到第9 d时受到抑制;CAT活力在处理0.5 d时,0.025mg/L0、.150 mg/L和0.300 mg/L三个浓度组均受到显著诱导(P<0.05),处理第6 d时,各实验组酶活力开始受到抑制。两种酶对实验设计的Cd2+浓度反应敏感,呈现出"诱导-抑制"规律,对海洋Cd2+早期污染具有指示作用。GSH-PX对Cd2+污染没有SOD和CAT那样敏感,GSH-PX的各个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因而它作为对海洋Cd2+早期污染指示物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75.
随着高速铁路向西部地区建设的快速延伸,建设高标准的隧道工程将越来越多。由于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具有隐蔽性、作业空间狭窄、地质条件不确定等特点,决定了铁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使得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的概率高于其他工程,因此在铁路隧道建设全过程中通过开展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将有利于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控制风险事故后果的损失。本文以贵广铁路其岭隧道为例,对其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进行了识别,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以为其他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6.
Nutrient addition has been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enhance oil biodegradation in marine shorelines.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range of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bioremediation of oil-polluted beaches,nitrate was added to the simulated shoreline models i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1,5 and 10 mg/L.Whenever the NO3-N concentration declined to 70% of its original value, additional nutrients were supplemented to maintain a certain range.Results showed adding nutrients increased the oil biodegradation level,the counts of petroleum degrading bacteria(PDB)and heterotrophic bacteria (HB),and the promoted efficiency varied depending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Oil degradation level in 5 mg/L(NO_3-N)group reached as much as 84.3% accompanied with the consistently highest counts of PDB;while in 1 mg/L group oil removal efficiency was only 35.2%,and the numbers of PDB and HB were relatively low compared to the other groups supplemented with nutrients.Although counts of HB in the 10 mg/L group were remarkable,lower counts of PDB resulted in poorer oil removal efficiency (70.5%) compared to 5 mg/L group.Furthermore,it would need more NO_3-N(0.371 mg)to degrade 1 mg diesel oil in the 10 mg/L group than in the 5 mg/L group(0.197 mg).In conclusion,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 5 mg/L is superior to 1 and 10 mg/L in the enhancement of diesel oil biodegradation in simulated shorelines.  相似文献   
77.
兰州市城区河道表层沉积物磁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博  夏敦胜  余晔  王丽  田世丽 《环境科学》2010,31(8):1740-1748
通过系统的环境磁学测定,分析了兰州市城区河道表层沉积物的磁学性质及其对城市污染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兰州市城区河道表层沉积物样品磁性特征以亚铁磁性矿物的磁铁矿为主导,同时存在少量赤铁矿和针铁矿贡献.根据参数χFD、χARM、χFD/MS和χARM/MS所指示的人为活动排放物对不同河段沉积物的贡献量将兰州市河流分为3类:末端集中型(排洪沟、寺儿沟、鱼儿沟、水磨沟),源头集中型(七里河、烂泥沟),影响较小型(罗锅沟、大沙沟).与有机质测量结果比较发现,兰州市河道沉积物样品有机质含量与超顺磁颗粒及单畴晶粒具有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了细颗粒磁性矿物对有机碳的富集作用,显示了超顺磁颗粒及单畴颗粒含量作为兰州市城区河道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的代用指标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8.
夏斌  马绍赛  陈聚法  赵俊  陈碧鹃  王芳 《环境科学》2010,31(6):1442-1449
根据2008-08-09~2008-08-13在南黄海西部绿潮(浒苔)暴发区取得的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氮(PN)的分析数据,结合同步获得的水文环境要素资料,研究了该区域有机碳的分布特征、来源、影响因素以及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结果表明,DOC的浓度范围为1.55~3.22mg/L,平均值为2.44mg/L;POC的浓度范围为0.11~0.68mg/L,平均值为0.27mg/L.DOC与POC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呈现近岸高,外海低;表层高,底层低的趋势.POC与TSS的相关分析表明,POC与TSS整体上呈显著正相关,表明TSS的浓度和来源是控制POC浓度高低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POC与PN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估算了样品中PIN的含量.扣除样品中PIN的影响后,沿岸大部分海域POC/PON的平均值8,结合POC/Chl-a比值,表明沿岸海域POC主要是海洋有机质来源,并且存在降解有机物,这可能是调查期间处于绿潮暴发后期,部分浒苔开始腐烂被降解所致.应用初级生产力估算的浮游植物固碳强度的结果表明,南黄海西部绿潮(浒苔)暴发区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变化范围为167~2017mg/(m2·d),平均为730mg/(m2·d),该区域日固碳量达到2.95×104t.换算至整个黄海,日固碳量为28.03×104t.  相似文献   
79.
两类微生物燃料电池治理硝酸盐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二氧化铅阴极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和双室MFC,以葡萄糖为唯一电子供体,系统研究了两类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和去除硝酸盐的情况.结果表明,双室MFC闭合后,阳极室降解葡萄糖产生的电子可通过外电路传递到阴极,在生物的作用下,NO3--N得到电子被还原,平均反硝化速率达3.77 mg·L-1·d-1.双室MFC...  相似文献   
80.
华北地区1951-2009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一驰  吴凯  于静洁  夏军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1):1930-1941
基于华北五省(市)64个基本气象站的1961-2009年逐年逐月气温、降水资料, 利用泰森权重计算了华北地区面平均降水及面平均气温,并建立了7个长序列气象站的气温、降水与面平均值的回归方程,展延了研究区1951-1960年面平均降水和气温资料。对展延后的1951-2009年序列数据,应用Mann-Kendall检验、Mann-Whitney检验、9 a滑动平均等方法进行趋势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该区59 a间年气温上升了1.5 ℃,年气温序列存在显著上升趋势,年气温序列在1993年前后有一个突变点,年气温距平以1989年为低温期与高温期的分界线,年气温平均每10 a增长2.2%;年降水序列无显著趋势,亦无显著跳跃趋势,年降水距平大致以1976年为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分界线,年降水平均每10 a增长-1.3%。研究成果为深入分析华北地区气候变化规律、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以及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