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99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红球菌CDT3降解氯氰菊酯的特性及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一株降解氯氰菊酯的红球菌(Rhodococcussp.)CDT3为材料,研究了CDT3降解氯氰菊酯的最适条件(温度、pH值、接种量、培养时间、添加营养物).结果表明,在温度30℃,pH8.0时,CDT3对氯氰菊酯的降解率最高,添加少量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汁均能促进它对氯氰菊酯的降解.研究了CDT3降解氯氰菊酯的代谢途径,通过GC-MS分析,证实氯氰菊酯被CDT3降解后的产物是3-苯氧基苯甲酸(3-PBA)和二氯菊酸(DCVA),推测氯氰菊酯是由CDT3产生的羧酸酯酶降解的,作为验证,提取了CDT3的粗酶液,并且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了羧酸酯酶.  相似文献   
92.
进水碳源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采用气升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对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器分别以蔗糖和乙酸钠为进水碳源时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特性与进水碳源有很大的关系;以蔗糖为碳源时,好氧污泥颗粒化速度快,好氧颗粒污泥表面被丝状物包裹,颗粒中w(VSS)为92%;以乙酸钠为碳源时,污泥颗粒化速度慢,好氧颗粒污泥表面光滑,w(VSS)只有55%左右;不同碳源下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沉降性能差别不大,但好氧颗粒污泥胞外多聚物的含量有很大差别.结果表明,由于进水碳源不同,好氧颗粒污泥特性和废水处理能力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93.
硫酸锰废渣浸出毒性及淋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市兴镇13家硫酸锰厂的生产废渣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造受到了严重破坏。本文在废渣浸出毒性实验、渣柱淋滤实验以及废渣的全分析基础上,全面地研究了废渣的组成、浸出毒性大小以及在当地酸沉降条件下的淋滤特征,为其安全处置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证明,废渣中重金属种类多、含量高,尤其是锰,高达138800mg/kg。渣的浸出毒性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但远超过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衰减可用负指数方程来描述。在酸雨淋溶下,渣中的锰离子会在短时期内大量释放后,维持在一相对较低水平长期释放,对环境威胁巨大。  相似文献   
94.
基于农产品安全的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限值推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相较于土壤重金属总量标准,有效态含量限值与农产品质量相关性更强,可更科学地指导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典型重金属污染区域案例研究,在统计分析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总量、有效态含量和不同水稻品种重金属蓄积量的基础上,运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法,推定土壤中镉和铅的有效态含量限值.结果表明,大冶市农田土壤中Cd和Cu样本超标率分别是90. 7%和42. 6%,表明大冶市农田土壤存在较为广泛的Cd和Cu污染;糙米Cd和Pb的含量分别有50. 9%和89. 8%的样本超标,其平均值分别是相应农产品污染物限量标准的2. 95倍和6. 75倍,表明大冶市稻米受Cd和Pb污染严重.利用BurrⅢ型分布拟合样品中8个水稻品种富集Cd和Pb的SSD曲线,依据农产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推导计算得出,保证95%水稻品种糙米不超标的土壤重金属Cd和Pb有效态含量限值分别为0. 02 mg·kg-1和0. 005 mg·kg-1.比较于该区域土壤中Cd有效态含量调查数据和其他国家或研究有效态含量限值,Cd有效态含量推导限值较为科学,可应用于当地土壤污染防治实践.在大冶地区土壤Pb可能不是稻米Pb的主要来源,水稻这一物种对于Pb有效态含量限值的推导不具有代表性,同时缺乏稻米在低积累水平和不同土壤污染水平下对Pb的累积数据,因而Pb有效态含量限值不具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和探空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2.5浓度数据,针对2015年3月7~11日一次冷空气南下的锋面天气过程中,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出现的大范围空气污染,开展了高空各层天气形势分析,以及本次过程中污染区域由北至南6个城市(北京、章丘、郑州、南阳、武汉、长沙)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垂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染前期(3月7~8日)中高纬度500hPa平直的纬向环流和地面均压场,为污染天气的发生和维持以及空气污染物的集聚提供了有利的环流场.污染中期(3月8~10日)冷空气南下,地面冷高压向华东地区移动,重污染区域随冷高压前部的弱低压场或均压场由北向南移动.伴随着天气系统移动,六个地面观测站的边界层特征在时空上表现出相似性,由北向南各站在污染期间先后出现多层逆温,风速较小,逆温层下相对湿度较大.此次多层逆温的形成是由于夜间近地面辐射冷却、冷锋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锋面逆温以及边界层以上的下沉运动造成的.本研究揭示了在天气系统移动中,位于天气系统相同部位站点的边界层结构具有共同的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以催化氧化除氨氮/锰失活滤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3种不同恢复方式(自然恢复,投加碱度,再次挂膜)对滤料催化氧化氨氮、锰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恢复(1#)滤柱,投加碱度(2#)滤柱,再次挂膜(3#)滤柱分别于4,2,3d后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逐渐提高氨氮浓度,3#再次挂膜滤柱出水氨氮浓度波动最大,1#自然恢复滤柱恢复期间出水亚硝氮积累时间最长且峰值最高.3根滤柱催化氧化去除锰活性恢复速度均较快.1#自然恢复滤柱和2#碱度恢复滤柱均能在2d内将锰完全去除.3#挂膜滤柱是在停止投加高锰酸钾后5d内实现将进水锰完全去除.氨氮和锰的相互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根滤柱中投加碱度(2#)滤柱表现最优.尽管氨氮抑制锰的去除,但是投加碱度滤柱随着进水氨氮浓度的升高出水锰浓度始终低于0.1mg/L;锰对氨氮的去除影响不显著.XRD分析结果表明,受其表面负载新生成氧化膜的影响,高锰酸钾重新挂膜滤柱的滤料样品的结晶度较差.综合考虑氨氮和锰的活性恢复效率以及挂膜过程中药品的投加,提出采用自然恢复方式最适.  相似文献   
97.
以东北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选择了2006年-2016年SO_2、NO_2和PM_(10)年平均浓度值作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指标,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该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初探,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经分析推测,该市维持现有经济发展方向,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境空气质量基本可维持现状或呈现好转。  相似文献   
98.
成都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成都市臭氧(O3)污染特征及其气象成因,对2014—2016年成都市6个国控环境监测站和同期气象台站逐小时地面观测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近4年来成都市O3污染日趋严重,O3年均浓度不断上升,较2013年升高51.2μg·m-3.O3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夏季较高,秋、冬季则较低,且各季节O3浓度变化具有很强的长期持续性特征.O3浓度日变化特征呈明显的单峰型分布,8:00出现最低值,15:00—16:00出现峰值,超标时段主要出现在13:00—17:00.O3浓度变化与紫外辐射、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关系,且当紫外辐射大于12 MJ·m-2、气温高于15℃、相对湿度低于65%、西风或偏东北风控制时,成都市容易发生高浓度O3污染.  相似文献   
99.
以采自内蒙古霍林河煤矿的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四溴双酚A在煤胶体上的吸附行为,重点探讨了温度、p H值和离子强度对四溴双酚A在煤胶体上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煤胶体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过程可由Freundlich表面吸附-分配复合模型很好地描述.随着温度的升高,四溴双酚A在煤胶体上吸附的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同样都有所下降,但温度的升高对分配作用的影响程度较大.p H值主要影响四溴双酚A在煤胶体上的分配作用,在p H值为9时,四溴双酚A在煤胶体上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其对总吸附量的贡献率为97.5%;而在p H值为6~8时,则以分配作用为主,其对总吸附量的贡献率为64.0%~78.9%.Ca~(2+)浓度为0.001~0.1 mol·L~(-1)时,离子强度对于四溴双酚A在煤胶体上的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0.
员工帮助计划(EAP)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种长期的援助和福利计划。煤矿企业员工帮助计划是指服务人员针对煤矿一线工人和煤矿企业特点,提供专项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和相关培训,解决煤矿企业员工心理问题。因此,实施煤矿企业员工帮助计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