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472篇
基础理论   96篇
污染及防治   80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71.
“十一五”期间.太仓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立足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基层群众、服务社会稳定,积极探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预防为先、调解为主、多方联动“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2.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使用量逐年递增正成为社会稳定、环境健康新的关注点。准确地估算某一地区这类化合物的消耗总量是管理这类物质的关键。本研究对中国广西某市12个污水处理厂(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WWTPs)服务区域中的8种精神活性物质消耗量进行了调查。首先,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广西某市12个WWTPs进水中8种精神活性物质的浓度,检测到在<方法检测(method detection limit,MDL)至170.9 ng·L-1范围内的5种精神活性物质。然后,依据污水流行病学(wastewater-based epidemiology,WBE)进行消耗量反算。结果表明,氯胺酮(ketamine,KET)、吗啡(morphine,MOR)、冰毒(methamphetamine,METH)、摇头丸(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是主要检出的精神活性物质,平均消耗量分别为682.4、167.8、44.6、11.3 mg·d-1·1000inh-1;而可卡因(cocaine,COC)、苯甲酰爱康宁(benzoylecgonine,BE)、甲卡西酮(methcathinone,MC)没有被检出。对WWTPs进水中精神活性物质的残留进行分析,估算这些物质在特定区域的消耗量,为防控风险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3.
城市污水厂污泥衍生燃料成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污泥初始含水率、助燃剂锯末、煤粉的添加量、粘结剂粉煤灰添加量对污泥衍生燃料样品的成型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助燃剂,其混合物的可成型含水率范围不同.添加锯末的混合物含水率在33%~58%之间,成型率从20%上升至80%;添加煤粉的混合物含水率在30%~47%之间,成型率变化不大,约为20%~40%.在相同的污泥含水率下,以锯末作为助燃剂时,助燃剂添加量降低,抗压强度降低;而添加煤粉时,助燃剂添加量降低,抗压强度反而升高.添加锯末的燃料样品,其成型特性明显优于添加煤粉的燃料样品.添加粉煤灰,有利于样品成型率提高,但会降低其抗压强度.粉煤灰的最佳添加比例为4%.  相似文献   
174.
壳聚糖吸附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壳聚糖吸附处理废水的研究包括其对废水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的研究两个方面。壳聚糖表现出了良好的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染料分子和其它易引起变异物质的能力;壳聚糖对金属离子和染料的吸附机理模型研究理论意义重大,它将进一步推动壳聚糖的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5.
一株内生真菌单独及与水稻联合降解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株植物内生真菌拟茎点霉(编号B3)单独降解菲的条件及与水稻联合降解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糖和蛋白胨浓度均为10g/L、愈创木酚作为诱导物时,B3菌株10d内对初始浓度为100mg/L菲降解率达52.54%.该菌对菲的降解与菌丝生物量、胞外木质素降解酶类无明显关系,其分泌的漆酶作用底物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B3菌株与其共生植物水稻联合培养有利于对菲的降解,30d后菲残留浓度仅为无菌对照组的8.40%.水稻感染内生真菌B3后对菲胁迫表现出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76.
北京地区土壤对柴油的吸附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北京地区土壤对柴油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溶液pH和添加乙醇对柴油吸附的影响. 结果表明,6种不同土样对柴油的吸附等温线均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其吸附系数(K)分别为0.193, 0.218, 0.203, 0.199, 0.211和0.182 L/mg,6种土样吸附能力依次为轻壤土>轻粘土>中壤土>砂壤土>重壤土>紧砂土,这主要是由于6种土样的pH,有机质含量和机械组成不同所致;溶液pH的升高,不利于柴油在土壤中的吸附,pH从4升高到10,柴油在1~6号土样中的吸附量分别从1 012, 1 800, 1 377, 1 272, 1 601和862 μg/g降低到114, 236, 163, 150, 201和85 μg/g;向柴油中添加乙醇会减小柴油的吸附量,并且吸附量随添加乙醇量的增大而降低,这有利于柴油的向下运移.   相似文献   
177.
固定化反胶团漆酶及其在修复土壤DDT污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吸附法将反胶团漆酶吸附在表面改性后的硅藻土上,制备固定化反胶团漆酶.探讨了反胶团漆酶固定化的影响因素及其部分酶学特性,并对其在修复土壤DDT污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反胶团漆酶固定化的最佳温度是35 ℃,载体硅藻土的改性剂Tween-80的加入量为硅藻土质量的15%.固定化反胶团漆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5 ℃,最适作用pH为3.5~5.0;与游离漆酶相比,固定化反胶团漆酶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都显著提高.采用游离漆酶和固定化反胶团漆酶修复DDT污染土壤,游离漆酶处理中DDT总量(DDTs)的降解率为50.53%,而固定化反胶团漆酶处理中DDTs的降解率高达69.17%.固定化反胶团漆酶处理较游离漆酶处理的DDTs降解率提高了近20%.  相似文献   
178.
农用肥料中有机污染物的初步检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GC/MS技术对21种农用肥料中8类43种USEPA优控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肥料检出3类5种以上有机污染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酯、硝基苯、氯代烯和多环芳烃;有26种有机污染物至少在1种肥料中被检出,其中有5种污染物,尤其是邻苯二甲酸酯在大部分甚至全部肥料中被检出,最高达9764.57μg/kg ;强致癌性化合物苯并(a)芘在2种肥料中被检出.包膜肥料、多功能复合肥料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明显较高,表明在肥料生产中应注意原料的有机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9.
考察了不同接种时间、矿浆浓度、氮源、催化剂对烧渣脱硫效果的影响,还考察了铁精矿的脱硫情况.得出结论:在单因素下,前3天脱硫速度快,3~6天脱硫速度缓慢;接种菌的培养时间为72 h,矿浆质量浓度80g/L,氮源硫酸铵1g/L,催化剂硝酸银0.02g/L等条件下脱硫效果较好,此时,处理3天后含硫量能从1.07%降至0.40%,脱硫率62.6%;对铁精矿(含铁65.30%)脱硫,处理4天后,含硫量从1.44%降至0.44%,脱硫率达69.4%,铁精矿满足冶炼要求.  相似文献   
180.
应对恐怖爆炸袭击建筑物防护的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人体炸弹、邮件炸弹、箱包炸弹和汽车炸弹对目标进行恐怖爆炸袭击,是当前恐怖主义活动中最常采用的方式。大当量的箱包炸弹和汽车炸弹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尤为严重,一旦成功实施将会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并对建筑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形成巨大威胁。本文针对性的介绍了爆炸荷载作用下建筑物的响应情况、不同防护距离和防护等级下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和程度,总结了国内外对于建筑物承受爆炸荷载时的防护距离和荷载计算方面的规定,可供重要建筑物防恐怖爆炸袭击的防护技术、防护措施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